旅遊中國>地理中國>

每步踏的都是國家寶藏 每眼看的都是歷經千年

發佈時間:2018-02-08 14:58:45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南孟 丨 責任編輯:路遙


【點睛】這個地方,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自秦時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73年曆史。

1.十大熱詞,最新文博綜藝——《國家寶藏》

隨著上週末,南京博物院攜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等三件國寶震撼亮相,參與央視《國家寶藏》欄目的九大博物館已全部亮相,本週節目也將迎來的收官盛典。

《國家寶藏》一齣,好評如潮。節目將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

面對良莠不齊的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以一種新的方式讓人們開啟一次文博之旅,成為其中一股清流。它通過講解與演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我們國家的“老古董”,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及文化底蘊,每一期都是獨具匠心,每一集都精雕細琢,讓人不禁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國家寶藏》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合作,將古老的文物及故事都搬上了舞臺。

但無論是越王勾踐劍、《千里江山圖》卷、亦或賈湖骨笛,都只能作為文物供世人研究,而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有這麼一個地方,是活著的國之瑰寶,國家寶藏。

2.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2273年前的故事

這個地方,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自秦時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73年曆史。

蜀國水患為一久疾,自望叢二帝時起便有記載。

岷江發源於四川北部的岷山,是匯入長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岷江口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分界點,岷江水流量大、流速湍急。

每當春夏季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起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在這樣的背景下,百姓苦不堪言。都江堰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3. 我叫都江堰,但我不是水壩。——都江堰

沒來過都江堰的人大多會認為是來這裡看水壩,但其實都江堰水利工程分為三大部分,並沒有水壩的存在。

寶瓶口——沒有那麼多科學知識的借鑒,全憑經驗及智慧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

按當時條件,只能用鋼釬和鐵錘,而採用這樣的方式,鑿開玉壘山至少需要三十年。李冰在這種情況下,創造性地想出了火燒水澆的方式,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岩石迸裂疏鬆,進而開鑿。

歷經八年,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取名為“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魚嘴——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二八分沙:在魚嘴分流的地方,內江河岸為“凹”狀   ,外江河岸為“凸”狀,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流向內江,底層水流流向外江,因此隨洪水而下的砂石大部分隨底層水流流向外江。

四六分水:在冬、春枯水季節,岷江水位較低,河流主流線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將約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內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量,簡稱“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節,岷江水位相對升高,河流主流線相對變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將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內江。

泥沙排放至今都是巨大的難題,但在2273年前,秦時人民做到了。


飛沙堰

為了進一步起到泄洪排沙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一方面,在水量較大時,溢洪道自動泄洪,使多餘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內江不受洪災。另一方面,河道利用江水直沖水底崖壁而産生的漩流衝力,將泥沙從河道側面的飛沙堰排走,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工程完工後,前人(一説為李冰,尚未確鑿證據)還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維護制度,其中最精華的六個字廣為人知——深淘灘,低作堰。

“深淘灘”中的“灘”,指的是鳳棲窩(也就是飛沙堰對面淤起的淺灘)的一段河床,每年洪水過後這裡會有沙石淤積,必須歲歲勤修。“深淘灘”就是指每年歲修時,河床淘沙要淘到一定深度,淘得過深,寶瓶口進水量偏大,會造成澇災;淘得過淺,寶瓶口進水量水量不足,難以保證灌溉。為此,相傳李冰才在河床下埋石馬,作為深淘標誌。“低作堰”是指飛沙堰在修築時,堰頂宜低作,便於排洪排沙,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的作用。


就這樣,都江堰把“人或成魚鱉”的蜀地,變成了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更重要的是,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發揮著它的作用。

是真正意義上“活著的國之瑰寶”。

4. 你們説我雜亂無章,我很委屈,走在這裡,每一眼都是歷經千年。——離堆公園。

都江堰景區內不僅有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還將川派盆景的精髓搬到了離堆公園中,公園內林木蔥蘢,四季常青,盆景樁頭,千姿百態,奇花異卉,爭芳鬥艷,亭樓閣廊,古樸典雅,假山噴泉,獨具匠心,道路迂迴,曲徑通幽,佈局精巧,別有情趣。


一進園內,兩行高約5米的千頭柏整齊排列在路兩旁,如列隊迎賓。

前行有一噴泉池,池中陳列著複製的都江堰內江河床深淘標誌“臥鐵”,再前行即堰功道。其上12尊造像底座都有銘文,簡介了他們的生平事跡,這可謂是“天府源頭水,先賢治水功”,寬闊平坦的道路兩側有大龍頭2個、小龍頭248個,噴水入道兩側龍吟溝中。


離堆公園花木扶疏,植被良好,得益於歷代的栽培保護,古樹名木多。園內有成片的楠木林、杉木林、月月竹林及盆景園等,尤以張松銀杏、紫薇花瓶、紫薇屏風、紫薇佛手等為世罕見。

離堆公園中的“張松銀杏”長在離堆公園紫薇薔薇長廊與海棠苑之間,樹齡約為1800年,傳為三國時“西川別駕”張松手植,故此名。1952年從張松故里遷植至此,至今仍枝繁葉茂。

無論是水利工程,還是離堆公園,都充分地體現出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處處都是細緻地設計,而非雜亂無章,如果你能靜下心細細品讀,都江堰景區將是一本一生都讀不完的書。

都江堰,這一世界僅存的“無壩引水”工程,是真正的“行走中的國之瑰寶”,奔騰不盡的岷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有山有水有林,有歷史有文化有情懷。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人生在世,不去都江堰,定抱憾終身。

(南孟)

(都江堰介紹部分,文字資料摘自知乎黃修傑)

(離堆公園介紹部分,部分文字資料摘自四川大學論文《都江堰離堆公園歷史文化及其園林特色分析》)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