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4日訊 全域旅遊自2016年初向全行業作出部署,目前已有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示範區創建單位506個,其中省級創建單位有7個,在全國形成了熱火朝天的創建局面。因此,全域旅旅被寫入黨中央和國務院文件,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戰略。
區縣一級作為全域旅遊的一線和主戰場,如何在發展全域旅遊中破除行業與産業壁壘,搞好與相關産業的融合發展,形成1+1〉2的共贏效益,關鍵是把旅遊+、+旅遊的文章做好。我認為,以下5個方面比較重要。
一、全方位+
這是全域旅遊的一個總體要求,基本要義的是要突破傳統的景點景區開發的慣性,而不是把全區全縣當作一個大景區、大花園來建設,要圍繞瞄準一切能調動起旅遊者興趣的業態,不管是一二三産業的哪一種,通過“+旅遊”的方式,增加旅遊接待條件,使之成為旅遊吸引物。例如,浙江仙居縣“楊百利”楊梅加工與展示基地,藏鮮蟲草原創培植研發基地,竺梅枕頭文化博物館,高新醫療器械研發企業等,都可以通過專業化地+旅遊,成為遊客感興趣的光顧點。
二、高品質+
我們正處在一個旅遊消費快速升級的時代。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2017年國民出境旅遊已超過1. 29億人次,隨著國民視野和審美水準不斷提高,我國旅遊産品進入到一個更新換代的集中期。再開發低檔次旅遊産品,已難滿足旅遊者的心理預期。為了對應市場的需求,全域旅遊的+必須保持較高的品質。一是不能以發展現狀+旅遊,而應該儘量予以提升,達到在周邊乃至全省領先程度。二是所+旅遊功能不應落後,如旅遊吸引物的表現,景區索道的選擇,停車場的興建,休閒座位的設置等,都應保持較高水準。三是+的結果達到高品質,未必要去追逐豪華、鉅額投資。關鍵在於適度、配套、實用,如旅遊演藝項目,應以情節內涵、藝術性、觀賞性為主,遊客接待中心不必奢華、遊步道應以防滑為要、接待設施應以功能性為主。
三、專業化+
為了確保全域旅遊的發展水準,不論是旅遊+,還是+旅遊,都要體現開發旅遊産品的專業化要求,開展市場調研和客源分析,通過專業化的策劃、論證、設計、施工,最終達到+的最佳效果。一是要避免隨意性、簡單化,使+必須有專業的論證、專業指導,力戒隨心所欲、信馬由韁;二是應在專業提升的基礎上相加,就是相加的雙方應秉持強強相加、相得益彰的心態,拿出在本行業具有前瞻性水準的作品,通過進一步的融合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三是+的效果應該得到專業認可(行業標準)和市場檢驗(看經濟與社會效益)。此外,這個+的過程,無論對主業,還是對旅遊業,都不應是鉅額投資,或者是畫蛇添足。
四、産業化+
發展全域旅遊的目的是為了做大做強旅遊産業,讓旅遊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因此,提升産業化水準是推動旅遊+發展的重要目標,大投入、少産出的旅遊+是不成功的。為此,一是要從産業關聯度上相+,注重內在肌理的融合,要+出新的效益、延展産業鏈條。二是加強旅遊商品開發和貨源組織,突破旅遊紀念品的概念束縛,大力開發但不局限于文創産品的旅遊商品。如當地名優土特産品、名牌商品、時令性的特色果品、蔬菜等。三是提升旅遊商品的知名度。各種專業機構的認證(綠色、有機、富含某種元素),原産地商標,形成系列化的名優土特産品。此外,要適度地加以宣傳推廣,同時注意購買、捎帶、托運或者網購的便利。
五、戰略性+
對於一個區縣來説,選擇怎樣的産業結構,走怎樣具體的經濟發展路子,是從當地實際情況加以選擇的。但是無論選擇發展哪一種産業,堅持綠色環保是大方向,培育綠色産業是根本,旅遊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由於旅遊+所+的多是非旅遊行業的資源和産品,是一種跨部門、跨領域的産業行動,這就決定了很難單靠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力量,必須將全域旅遊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需要發揮好黨委、政府的主導和統籌作用。一是決策統籌。包括旅遊業的戰略定位、發展規劃(幾規合一)、決策機制、保障措施、優惠政策等。二是部門統籌。如按旅遊要素,則包括道路交通、食宿接待(社會旅館、農家樂的提升)、景點遊覽、旅遊購物等;如按旅遊産品,則涉及觀光、度假、休閒、運動、節慶、會展等,屬於旅遊範疇的,但未必以旅遊部門為主,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如市場監管,很多地方旅遊市場處於難管的狀態,必鬚根據涉及的方方面面,分頭監管、分兵把守。三是準入統籌。主要是指旅遊項目的開發,從開始就應該有部門或機構主管,進行必要的論證和審核,不放任誰都在搞旅遊、誰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要有負責機構;要有明確程式;要有相應要求。浙江松陽對民宿發展的統籌,就抓得比較細緻和到位,確保了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
做好旅遊+、+旅遊的文章,下大氣力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做好專業化的若干工作,才能保障全域旅遊健康發展,為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高舜禮: 中國社科院旅研中心特約研究員,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政策法規司 原副司長,中國旅遊報社前總編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