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全球人文視野下的中外美學比較論壇暨上海市美學學會2021年年會”于上海社會科學會堂學術報告廳舉行。論壇由上海市美學學會主辦,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聯辦,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及人文藝術研究院、神話學研究院承辦。本次論壇聚焦全球化的文人視野下美學、比較文學及其交叉領域的一些熱點話題及前沿問題,旨在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美學、比較文學的融通發展,開創美學研究的新局面。特邀嘉賓、學者以及學會會員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年會。

上海市美學學會黨工組組長、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范玉吉教授

開幕式由上海市美學學會黨工組組長、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范玉吉教授主持。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齊紅女士分別致辭,在介紹了上海交大人文研究傳統和主要研究成績後,期待通過本次論壇的舉行和未來與上海市美學學會的合作,促進交大人文學科的發展。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教授致開幕辭,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創世神化”工程項目的研究狀況及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的基本情況,並期待能在今後進一步密切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與上海市美學學會的合作,推進中外比較美學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齊紅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教授‍

上海市美學學會會長祁志祥教授代表學會做全年學會工作總結。他從學會層面總結了八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圓滿舉行第十屆換屆大會和學會成立40週年紀念大會,順利實現了學會新老班子的交接。調動上海和全國資源,以聯辦的方式,開設“上海美育大講堂”。加盟聯辦的單位目前達到20多家,開設美育講座九講50多場。並回顧了中小學美育、審美時尚、書畫藝術、設計美學、舞臺藝術五個專委會一年來舉辦的數十次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會活動的頻繁開展和活動級別的提升、領域的拓展,使學會的社會影響和美譽度進一步擴大,新會員發展有了大的發展。展望未來,祁會長表示,將以品牌意識運作學會,開拓思路,創新思維,虎躍龍騰,虎虎生威,爭取將學會工作做得錦上添花。

上海市美學學會會長祁志祥教授

第一場大會發言由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梅芳教授主持。

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梅芳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寧教授做了《後現代文化的審美特徵:抖音對文化普及和傳播的作用》主題發言。王寧教授先從八個方面對後現代主義的特徵做了扼要精闢的提煉,並認為,具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實際上是一個微時代,在這個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産品已處於“垂死”狀態,而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的出現,為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命力提供了希望。王寧教授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出發,指出抖音自身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同時體現在對傳統文化的激活作用和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再闡釋、再建構。抖音作為新的傳播媒介,能夠使得被邊緣化的傳統文化在新的語境下得以煥發生機,並在一定程度上産生當代的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寧教授

南開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王立新教授做了《西奈文學敘事的觀念與原型》主題發言。王立新教授認為,“西奈文學敘事”是指希伯來“出埃及”史詩中關於古代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接受其民族律法體系的相關敘述文本。從“觀念史”的角度看,它是希伯來民族文學與文化啟示傳統的真正發端,並深刻影響了後世的西方文學與文化。王立新教授從文本語境、敘事形式與觀念內涵等方面全面闡釋了“西奈敘事”這一概念,並通過對以“十誡”為代表的西奈敘事文本和《論語》中孔子之言的比較分析,以小見大地説明瞭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傳統與猶太—西方文化傳統的一個根本性的差異在於人本主義與神本主義的文化立場。

南開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王立新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朱國華教授做了《元宇宙與文學的未來》主題發言。朱國華教授明確地表達了“元宇宙是文學死亡的最後加速器”這一觀點,並做了簡要論證。朱國華教授指出,文學存在的目的在於製造並拉大與主體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審美距離,而技術恰恰縮短了這一距離。朱國華教授認為,元宇宙可以實現主體“既是觀眾又是演員”的慾望,扮演現實世界中難以實現的身份。照此理解,元宇宙對於人類生存緯度、感官緯度的拓展,將遠遠超過人類對文學所能帶來的感官要求的期待。

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戲劇學院王雲教授在評議中指出:王寧教授的發言對於後現代主義審美特徵的概括十分精準,王立新教授對基督教倫理與儒教倫理的比較很未到位,基督教在神本主義包裝下隱含人本主義,朱國華教授關於元宇宙會加速文學消亡的觀點也耐人尋味。

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戲劇學院王雲教授

第二場大會發言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汪雲霞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汪雲霞教授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教授做了《萬年中國觀與美學的深度》主題發言。葉舒憲教授基於對中國文化大傳統的再發現和再認識,以文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考究中華文明基因的起源,並介紹了其“萬年中國觀”的學説遞嬗。葉舒憲教授指出,玉文化是驅動華夏文明認同、建構民族精神和核心價值的文化基因,中國哲學、文學、美學的起點正是聚焦于10000年前的玉文化。葉舒憲教授並以此為切入點,結合水稻的起源與長三角一體化關係,認為玉文化先統一長三角,再統一中國。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教授

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張寶貴教授做了《拒絕裝飾: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芻議》主題發言。張寶貴教授簡要介紹了美育的歷史,指出當前美育存在著美育與藝術教育不分、教育主體高高在上、職業美育等同於技術教育的問題,並結合馬克思的生活美育思想,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途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張寶貴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劉陽教授做了《從事件論角度談中西美學比較》專題發言。劉陽教授首先介紹了英美、法國、德國等西方學界對於“文學事件”的觀點和論述,以及國內學界對於其接受過程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劉陽教授指出,要解決國內關於“文學事件”接受所存在的問題,須要構造一個突破語言論的可能性範式的仲介,才有可能化文學事件的完整形態入中國母體,讓文化事件論的中國接受可以提供一個西方學術中國畫的防範性標本。

華東師範大學劉陽教授

祁志祥教授在評議中認為葉舒憲教授從上五千年重新審視下五千年,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拓展了新的文化視角;認同張寶貴教授提出的美育的性質在於改造生活,補充闡述了美育作為情感教育、價值教育的樂感緯度;認為文學事件論是文學從本質論走向現象學的一種形態,而劉陽教授的研究為文學理論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新動態。

上海市美學學會會長祁志祥教授

辭舊迎新的文藝聯歡是學會年會近年來開闢的特色環節。今年的文藝聯歡由孫沛瑩、楊賽主持。由於疫情原因未能到場的上海交通大學交響樂團通過視頻錄播方式演奏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火鳥》配樂選段。上海交大的青年教師覃楨、周麗嫻,會員黃丹、贏靜雅、陳莉、吳菲兒、沈護林、向麗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歌曲獨唱及詩朗誦。自幼在內蒙古長大的特邀嘉賓王立新教授也以一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參與互動。演出高潮疊起,歡聲笑語不斷。演出結束後,會議合辦方領導與演職人員合影留念,祝賀演出成功。(作者:上海市美學學會秘書處 王赟)

孫沛瑩、楊賽

演出嘉賓集體合影

上海美學學會會員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