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甘南添津彩】跨越山水幫扶情——天津市與甘南州高品質推進東西部協作與對口支援工作綜述
天津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一東一西,相隔千山萬水,因黨中央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成為攜手向前的“一家人”。
從渤海之濱到青藏之窗,天津與甘南在幫扶路上攜手前行。特別是近年來,堅持“中央要求、天津所能、甘南所需”,兩地圍繞項目建設、産業發展、人才培養和園區共建等重點工作,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朝著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不斷拓展。
“十四五”以來,津甘兩地黨委政府深入貫徹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重要精神,堅定不移扛牢協作幫扶政治責任,堅持“以協作促發展”的鮮明導向,聚焦聚力“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求真務實謀發展、上下同心抓協作、精銳盡出固成果、真抓實幹促振興,持續深化産業協作領域,拓展市場協作空間,暢通勞務協作渠道,加大智力支援力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脫貧攻堅成果更加鞏固,鄉村振興有序推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為甘南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支撐。
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全方位打造增長能極
近年來,合作市與天津市濱海新區積極溝通銜接,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的協作交流,出實招、辦實事。去年6月27日,合作市甘南津街落成。甘南津街是“濱城”“羚城”雙城交往交流交融的“連心工程”和帶動群眾持續增收的“民生工程”,也是“濱城”“羚城”共同打造的具有標誌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現代文旅新地標,充分彰顯了濱海新區對合作市的幫扶成效。
甘南津街位於合作市城區南部,沿當周街南延930米,佔地19.8畝,投資1.8億元打造的羚城商業核心區。其中濱海新區社會幫扶資金4000萬元作為39個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投入甘南津街項目建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實現了城市發展和村集體經濟增收的雙贏目標。
甘南津街充分體現了“東方之珠、青藏之窗、東西交流、幫扶羚城”的主旨思想。甘南津街既是集天津、甘南特色于一體的高品質商業街區,也是集全市3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於一體的“城市帶動型”村集體經濟,激活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讓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進而促進産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值。
無獨有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腹地,夏河縣正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著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引擎——夏河縣生態經濟産業園區。自2022年6月獲得批復以來,在天津市南開區的幫扶推動下,園區以驚人的速度推進籌建與啟運工作,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企業産值逐年增加,輻射效應不斷釋放,呈現出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入駐企業由少變多的良好態勢,産業園區成為吸納就業、推動發展的新高地。目前入駐企業有5家已投産,今年上半年生産總值達5796萬元,帶動就業人數達340余人。一直以來,南開區健全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深化幫扶舉措,引導企業入駐園區、為入駐企業解決協作資金缺口難題等,改善産業發展基礎環境、引進骨幹企業和重大招商項目、培育特色龍頭企業。
天津市幫扶甘南州以來,圍繞“強基礎、補短板、利長遠、惠民生”,真金白銀投、真情實意幫、真抓實幹扶,累計投入財政專項資金和社會動員資金27.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657個。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一項項實事惠及百姓,高品質推動東西部協作走深走實。
産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根本。近年來,天津市聚焦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産業,以“育主體、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建標準、強品牌”為目標,將60%以上的幫扶資金投向産業發展,累計落實産業幫扶資金18億元,建設産業園區10個,引進落地企業123家、投資21.33億元,産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升。持續加大農特産品産銷對接力度,幫助銷售各類農特産品8.3億元。援建各類幫扶車間126個,吸納農牧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7200人,輻射帶動15.3萬名農牧民實現穩定增收。
迭部縣旺藏鎮旺藏村作為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示範村,學習借鑒天津市河東區的做法,通過黨建引領,在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遊的同時,厚植綠色理念,利用生態資源,夯實發展根基。
近年來,旺藏村充分依託茨日那毛澤東舊居、旺藏寺等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通過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為打造文旅綜合體築牢了基礎。去年,天津河東區與迭部縣再次投入12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宣傳推介紅色文化,建設茨日那村史館,打造紅色旅遊。村黨支部引導龍頭企業帶領當地群眾發展精品民宿38間、藏家樂10戶、景區商店3戶,帶動40人就業,年底戶均增收1萬元。
紅色旅遊也帶動了蘋果産業發展。通過“紅綠融合”,旺藏村推出了認買蘋果樹的行銷新模式,省、州、縣、鎮各級領導幹部,河東區援派幹部、天津市部分社會組織以及大學生、遊客認買280余棵蘋果樹。去年,河東區和天津市攝影家協會大力拓展消費幫扶渠道,通過各種形式將旺藏蘋果推介到天津市,有效解決蘋果滯銷問題,幫助果農增加收入。
黨中央強調,要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産業體系,實現産業興旺,把産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2021年以來,天津市和平區立足實際,在舟曲縣幫扶建設3個鄉村振興津甘共建示範村,立節鎮傑迪村位列其中。立節鎮搶抓中組部定點幫扶、天津市東西部協作幫扶、中國農科院科技幫扶和省州縣支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大好歷史機遇,積極轉變思路,以推進産業強鎮建設為契機,依託全縣“1+6”産業發展格局,由村“兩委”領辦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黨支部+企業+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的融合發展模式,投資2400多萬元(其中天津市和平區幫扶資金1600萬元)分3期建成集優質果蔬選育推廣、科普研學、人才實訓、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園,園區總面積107畝,建成單拱日光溫室20座、日光玻璃溫室1座。種植生菜、小白菜、聖女果、草莓等果菜,受益農戶131戶,不僅按下了集體經濟發展“加速鍵”,還鼓起了村民們的“錢袋子”。
同樣,在天津市河西區的幫扶下,卓尼縣始終把産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大力發展“牛羊菜藥菌”五大特色産業,加快構建現代特色農牧業發展體系,加快推進現代種植業“五個萬畝”培育行動,持續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展高原酥油蘑菇研發培育及林下菌馴化。加快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興産業蓬勃發展,産業多元化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21年以來,河西區圍繞卓尼縣“五個萬畝”産業發展,投入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幫扶資金3629萬元支援該縣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産業,幫助建設食用菌種植大棚564座,助推卓尼縣食用菌産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積極吸納當地勞動力就近就業,增加群眾收入。
今年,天津市東麗區持續加大對臨潭縣産業發展幫扶力度,聚焦“四項行動”,加大特色産業提升、文旅産業發展、産業園區建設方面的幫扶力度,全力促進臨潭縣提高內生發展動力。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東西部協作工作的最大結合點,以農牧業振興發展、文旅融合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三大發展策略”為主要支撐,緊盯“牛羊豬藥菜菌”六大特色産業,不斷拓寬産業發展新途徑,累計投入資金1.66億元,先後實施了中海油扶貧車間扶持項目、“一縣一園”合作共建項目、銘鑫羊産業項目、臨潭縣農産品産地交易市場等67個産業項目。東麗區還圍繞冶力關旅遊區國家級5A景區創建,推動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今年投資1200多萬元提升冶力關景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文旅宣傳幫扶,安排東西部協作資金190萬元開展旅遊資源推介,完成北京首都機場、蘭州中川機場、蘭州西客站、重慶洪崖洞等地宣傳廣告投放,開通蘭州中川機場至冶力關旅遊區的專線大巴,發揮東西部協作機制,在天津高鐵站、濱海機場開展冶力關旅遊區免費宣傳,開通天津地鐵2號線“冶力關旅遊區”宣傳專列,推動出臺冶力關旅遊區天津籍遊客免票政策。
敢向特色産業要“效益”
牧區打通産業振興路
高原草地畜牧業在碌曲和瑪曲兩縣佔了主導地位,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乃至整個甘肅省重要的畜牧業生産基地。長期以來,農牧民群眾守著自己的草場,放牧牛羊,單家獨戶的生産模式束縛了生産力,畜牧業市場化水準低,制約著産業的發展。
碌曲縣位於甘青川三省交界之地,是整個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海拔最優質的天然大牧場,畜牧業資源極為豐富,出産的牦牛、藏羊肉質鮮美、口感細膩、品質極高,但農畜産品卻一直存在著售賣價格低、銷售渠道窄等問題,2022年,在天津市紅橋區的大力支援和援助下,碌曲縣規劃建設了生態産業園區,推動屠宰、乳製品、農副産品加工等産業的全鏈條建設,通過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生産進一步提升該縣農畜産品的知名度,拓寬銷售市場。園區目前已引進屠宰企業1家,為碌曲縣洮源牧場農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乳製品企業1家,為天津蒙益得乳製品有限公司;農副産品加工企業兩家,為碌曲縣崗聚農産品開發有限公司和碌曲縣鴻鑫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除了2022年開工建設的生態産業園區,為了解決好牧民牲畜銷售難、外運成本高等難題,去年11月,碌曲縣以紅橋區援建資金為杠桿,推動建成並運營甘青川貢巴活畜交易市場,還引入金融服務、檢疫服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讓農牧民可實現直接在市場內交易,在家門口增收。此外,碌曲縣還建立了碌曲萬頭牦牛萬隻藏羊綠色養殖基地、農牧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可突破高原季節性限制,一年四季向市場源源不斷提供活畜。
瑪曲是甘肅唯一的純牧業縣,草原面積佔到全縣面積的90%。天津市河北區各級各界竭盡所能傾力相助,資金投入持續加力、項目支援精準有效,與瑪曲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觀念保持一致,同頻共振。今年,瑪曲縣充分利用天津市幫扶資金1315萬元,新改擴建阿萬倉牦牛養殖基地、活畜交易市場、黃河首曲遊牧人家家庭牧場産業開發示範項目,共新建牛舍1462.31平方米,水網約1000米,電網約950米,預計項目實施可直接帶動養殖戶1000戶以上實現增收;交易市場新建業務用房749.06平方米,飼料儲備庫936.23平方米,圍墻改造及新建 45米;打造4處具有當地遊牧特色的家庭牧場。通過建立牦牛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基地,吸引更多養殖戶加入到科學養殖、規模養殖和標準養殖中來,同時,提升改造升級交易市場,促進全縣牦牛産業高品質發展,形成産、供、銷、加一條龍産業體系。今年,阿孜畜牧科技示範園區還順利建成甘南牦牛種公牛站。此次甘南牦牛冷凍精液的成功製作,標誌著甘南牦牛提純復壯和選育繁育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甘南牦牛本品種提純復壯、保種選育、種群結構調整、種質資源優化等工作將變得事半功倍。
狠抓人才隊伍“引育留”
各領域激活內生動力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天津市結合自身人力資源優勢,通過“結對子”“傳幫帶”“學科合作”等方式,在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展協作,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不斷增強各領域內生動力。
去年2月,按照中組部關於開展“組團式”教育幫扶的工作要求,天津市和平區“組團式”幫扶教育人才團隊來到甘南州舟曲縣初級中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幫扶工作。幫扶團隊19人,其中管理人員5人,支教教師14人根據學科專長分佈在各年級不同教學崗位。
幫扶團隊來到學校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援甘的初心使命。一年來,幫扶團隊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出實招,繪好“組團式”教育幫扶的“援甘畫卷”;謀良策,打造“組團式”教育幫扶的“援助品牌”;抓落實,銘刻“組團式”教育幫扶的“支援印記”。
幫扶團隊堅守教育教學一線,用心用情帶隊伍、育學子,舟曲縣初級中學從校容校貌到辦學條件、從教師隊伍到學生成長都有了全面提升,得到了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天津幫扶幹部克服高原環境,紮根甘南、服務甘南,緊盯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民生保障,利用科技、資本、資訊、市場等優勢資源,持續加強教育醫療科技人才幫扶力度,選派到甘南的挂職幫扶幹部124人,專業技術人才1245人;甘南到天津市的挂職幹部204人,專業技術人才813人,培訓各類人才2.3萬人次。特別是聚焦教育、醫療水準提升,開展“組團式”“院包科”“師帶徒”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成功晉級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轉診率由58%降至9%,舟曲縣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在全國宣傳推廣。天津醫科大學、中醫藥大學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定向錄取565名甘南籍醫學本科生,417名畢業生已在州縣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就業服務。
一批又一批的天津幫扶幹部把甘南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書寫“津”彩幫扶故事,培育“津”牌幫扶成果。夏河縣現代畜牧産業園的落地建成,合作市俄合拉旅遊標桿村的打造運營,臨潭縣冶力關旅遊區文旅融合發展……就是天津支援幫扶甘南的真實寫照和有力見證,彰顯了兩地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的深情厚誼。新征程上,天津與甘南,將在資源互補互利互惠中,攜手同心打造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新典範。
(撰文/吉寶剛、馬保 聯合出品/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天津市援甘前方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