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港的繁忙碼頭上,有一位被譽為“拖車大王”的港口工人成衛東。作為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身上有很多重量級“標簽”——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勞動模範、天津市首屆海河工匠、天津楷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多年來,成衛東始終把“學最好的技術、當最好的司機、做最好的員工”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在平凡崗位上不斷創新:總結出拖車工作法,大幅提高港口作業效率;帶領團隊成員一道開展技術創新改造200余項,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其中45項技術革新項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隨著天津港向建設綠色智慧樞紐港口的目標邁進,成衛東又自學CAD製圖電腦建模、學編程,把自己積累的技能經驗寫成程式指令給機器人當“師傅”,訓練機器人精細作業……在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98年,從學校畢業的成衛東來到天津港後,迎來第一個身份:拖車司機。當時,天津港大大小小的貨物幾乎全靠拖車在貨輪和港區之間轉運。港區裏各類貨物、車輛、人員密集,路況複雜,而拖車長達20米,轉彎、倒車時司機視野受限,全靠司機摸索經驗,才能做到萬無一失。愛思考的成衛東把拖車操作的一個迴圈分解成40多個動作要素,需要挂幾次擋、踩幾腳剎車、回幾下頭等,一個要素一個要素地逐個研究,逐漸在大腦中形成了“數據庫”。通過不斷摸索,成衛東把枯燥的拖車工作總結出“快”“準”“穩”工作法,提高作業效率16.7%,他也成為天津港最年輕的高級技師、大夥口中的“拖車王”。“父親是天津港一名普通的碼頭裝卸工人,我從小就看著父親和工友們忙碌的身影以及天津港日新月異的發展,這也讓我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天津港人。想到父輩們當年手拉肩扛推動了天津港快速發展,我也下定決心,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極致。”成衛東説。
2021年,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投入運營。碼頭裏,一輛輛平穩運作的智慧水準運輸機器人代替了老式拖車。智慧水準運輸機器人依託5G、衛星等技術,能夠自動實現釐米級精準定位。如何讓機器人運轉更高效?成衛東抽空學習CAD製圖電腦建模、編程,把頭腦中20多年積累的“大數據”提供給程式員,由程式員翻譯編入程式,寫成指令。就這樣成衛東有了另一個身份:AI師傅。通過結合實地場景的反覆測試,成衛東不斷訓練這批新“徒弟”的駕駛技能。“我做的就是努力把人的經驗數據化、標準化,複製到‘機器人’身上,以人工技能賦能人工智慧,讓它們發揮出更大效能。比如,ART什麼時候減速、遇到障礙物如何躲避、怎樣轉彎半徑和角度最合適等,我總結了40多個駕駛技巧和操作方法,都詳細提供給程式員,他們再編入程式寫成指令反覆測試。”
如今,這些機器人“徒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突破,變得身手矯捷。在天津港,ART已實現超L4級無人駕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光自己掌握技能還遠遠不夠。一直以來,打造“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是成衛東的夢想。2015年7月,“成衛東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成衛東帶領同事不斷學習創新,致力將工作室打造成“一流的創新創效基地、一流的技術傳承基地、一流的人才培養基地”。隨著天津港綠色智慧樞紐建設提質,成衛東認為産業工人未來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黨和國家為我們搭建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讓我們能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也讓我們在邁向製造強國的進程中信心十足。作為新時代的産業工人,我感到驕傲和自豪,也感到身上的一份責任。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産業工人的現代化。作為新時代的港口産業工人,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用實際行動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在天津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新創業的主體,努力為天津市高品質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