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種菜是什麼體驗?他們在公園裏建了個“食物森林”

發佈時間:2024-06-26 15:15:20 | 來源:津雲 | 作者:王敬怡 | 責任編輯:吳一凡

每到週末,天津津南體育公園裏的一片綠地就人聲鼎沸,一群人在這裡澆水、施肥、收穫,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少在公園遛彎的人也爭相前來觀看,路過的人都説這裡像斯卡波羅集市一樣,有香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也有人説這裡像莫奈的花園,空氣中瀰漫著蓬勃生機,在花花草草的映襯下,一秒就進入到了畫裏。

事實上,這是一群志願者在共建“食物森林”。

image.png

坐落在津南體育公園的“雙新食物森林”是個一畝的試驗地,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在城市公園裏建造的“食物森林”。這裡有大喬木、小喬木、灌木、爬藤、草本、地被等等,涵蓋著草藥、香草、水稻、水果、蔬菜等在內的300余種植物,還擁有生態水迴圈系統、好氧堆肥系統、雨水收集系統、廊架休閒系統、生態種植系統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援。在這裡,志願者通過勞動收穫的果實大部分會用來慰問社區需要幫助的人群。家住南開區的李娟是“雙新食物森林”項目的發起人,她偶然間了解到“食物森林”的概念,“第一次知道‘食物森林’後,我就覺得這不就是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的具象化體現嘛。”於是,李娟在津南區將這個項目做了起來,而她也希望基於“食物森林”,能夠形成一個“熟人社區”,讓周邊居民享受勞動快樂的同時,又能與外界交流互動、分享盈餘,人類社群像自然的生態系統一樣和諧共生。

image.png

“雙新食物森林”的參與者,上至70多歲,下至幼兒園小朋友,既有退休老人、親子家庭,也有周邊大學生。拋開年齡、職業、性別,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然名。銀杏、山羊、青秧、小蜜蜂、山茶花、忘憂草、滿天星、熊童子、穀雨……動物、植物、風雲雷電、山川河流、四季節氣成為了他們的新身份,“有了自然名,我們就不再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而是平等地進入生態世界。”——“五角楓”李娟説。

image.png

志願者“三角梅”傅敏,今年64歲,她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二批大學生。大學畢業後步入職場,從未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以前在公園遛彎就是沒有目標的走,直到我看到這個獨特的小園子。”那是三年前的夏天,竹林茅亭,滿園花草。那一天,傅敏決定留下來,時至今日,她依舊記得做的第一件農活是給瓜翻面,“當時園子裏種了很多瓜,南瓜、西瓜、冬瓜……瓜的每一面都要被太陽曬到,才能長得均勻,這是我之前根本不知道的。”幹了一上午活兒,雖然被蚊子咬了一身包,累得滿頭大汗,但傅敏帶勁兒極了。

“食物森林”裏的志願者大多不懂種植,但無一不熱愛花草自然。67歲的“五穀”名叫董立,之前她對種菜、種花完全不了解,“現在清明種瓜點豆、小滿插秧,水稻收穫以後就要種下冬小麥……這些張口就能説出來,所以我們這裡有很多‘土博士’。”董立記得,秋天挖紅薯時,有的小朋友挖出的紅薯比他們的臉都要大,“到秋天柿子熟了,大家都不捨得摘下來,那時候就有小朋友坐在樹前寫生。”董立説,七八歲的孩子正是滿處跑的年紀,“但他們能在這裡專注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這就是‘食物森林’帶給孩子的成長。”

image.png

image.png

年長的人在這裡給枯燥的生活加點生機,年幼的孩子則在這裡掌握了生活的經驗。“小野豬”2021年到“食物森林”時只有3歲,“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現在搬到這裡,能在高樓林立的城市看到一片可以種菜的土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小野豬”爸爸“熊童子”説,三年前的“小野豬”是一個喜歡沉浸在自己世界裏的內向小男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得愛説愛笑,遇上新來的夥伴甚至可以為他們講解“食物森林”的故事,“今年,他特別希望在一米菜園種下胡蘿蔔,因為在繪本裏讀過‘拔蘿蔔,嘿喲嘿喲拔蘿蔔’那段故事,所以特別想體驗一次,書上的知識與現實就連接起來了。”同樣地,“海娜”也帶著女兒“桃子”每週來到這裡觀察記錄葉子長高幾釐米,果實有什麼變化,“老師佈置過《印象最深的事情》的作文時,我還寫了在這裡看到蛇吃青蛙,看到小刺猬、蝸牛、蚯蚓的場景……”

image.png

image.png

小學生把“食物森林”的見聞寫進作文

時值盛夏,“食物森林”裏有一片黃色的小花,像向日葵,又像非洲菊,李娟讓大家順著花往下看,“這是茼蒿菜!”有人回答。“我們看到菜市場裏的蔬菜,只是它們的生命中其中一種形態,它們可以是種子、可以是莖,可以開花,甚至可以結果。”李娟説,在“食物森林中”,人們能看到植物的每一個形態,讓人們了解大自然的魅力。

在這裡,志願者們不僅體驗到了“鋤禾日當午”,更懂得“粒粒皆辛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曾經舉辦過的零廢棄冷餐會,每個家庭都在家做好了食物帶過來。”傅敏在家烤了麵包,再從“食物森林”裏折了些麥稈,把食物串起來堆成塔,“等到冷餐會結束後,麥稈放到堆肥箱,其他家庭帶來的瓜、果皮放到昆蟲塔‘喂’蚯蚓,紙板也可以拿去堆肥,一點垃圾都沒有。”也有不少志願者開始承諾,不點外賣、不買礦泉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不用不易降解的濕巾……

image.png

從土地到餐桌,再到生活,他們以言行互相成就,成為更好的自己。四年以來,勞動超過3次以上的志願者至少達到了400多人。談到未來,李娟説,她希望把“食物森林”做得更加貼近生活,孩子們在這裡可以慢慢建立生態意識,形成生態觀,老人們在這裡通過勞動、慰問其他的人更加有價值感,年輕人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群人相互支援鼓勵。關於種植,李娟説,“大自然幫我們剔除了一些品類,我們也要順應進一步調整這裡的結構,讓來到這裡的少年兒童了解認知更多的動植物,樹立環保意識,達到自然教育的目的。”同時,李娟也希望更多人加入進來,她堅信少年強則國強,“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食物森林’的好處,相關部門能看到‘食物森林’對城市的用處,建設更多的‘食物森林’,讓居民們就像是他們的自然名一樣,融入大自然,在生態的包圍下,成為關愛地球的友善公民。”(津雲新聞記者 王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