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天津市委網信辦統籌推進《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宣傳 築牢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法治防線

發佈時間:2023-11-29 10:10:49 | 來源:津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

近日,《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佈,並將於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領域治理體系,健全青少年健康成長法治保障的重要舉措,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連日來,在天津市委網信辦的統籌推進下,天津各區各網各端聯動,多措並舉大力推進《條例》的宣傳,著力提高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意識和個人防護技能,不斷強化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全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網路空間。

守正創新勇當網路普法“主力軍”

在《條例》公佈之際,天津市委網信辦就充分發揮網路普法“五個一”特色品牌的優勢,全量全域全頻推出系列專題節目。其中,“天津網路法治頻道”策劃推出相關新媒體産品8個,刊發稿件25篇。“天津網路法治小劇場”利用AI技術打造“3D虛擬主播”短劇,通過相聲的藝術形式創作主題短劇。《少年長安》集納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的幾種網路侵害類型,以模擬真實案例的方式讓針對未成年人的詐騙具象化;《築牢防護網》將培養未成年人網路素養的概念進行大力普及宣傳,呼籲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未成年人撐起網路“保護傘”》聚焦低俗直播帶貨帶來的惡劣社會影響,闡釋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的必要性和立法迫切性。3期節目一經上線,産生強烈反響,成為全網轉發熱點。“天津網路法治時間”動漫微視頻從未成年人的網路打賞、肖像權保護、追星詐騙等現象入手製作多期內容。不僅教會未成年人面對紛繁複雜的網路世界應該注意哪些陷阱,更向家長傳遞了當未成年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如何維權、保護。此外,還製作了《青少年普法小常識》。“天津網路法治雲電臺”圍繞《條例》,通過“資訊速報”和“網事説法”傳播資訊,聚焦未成年人租售遊戲實名賬號、未成年人肖像隱私保護等社會熱點,以案釋法。

聚力聯動奏響未檢普法“最強音”

法之所向,治之所歸。保障未成年人在網路空間的合法權益,是網路空間治理的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匯聚各方合力。南開區、河北區、西青區網信辦積極聯動各未檢工作室,將法治宣講平臺由“線下”搬至“線上”;網信、教育、司法等多部門攜手天津師範大學專家,聯合主流媒體和網路大V,採用網路短視頻、直播、雲課堂等多種形式,形成了網、端、微等多載體的傳播矩陣,展開宣傳普及。區網信辦聯合檢察院、教育局通過“模擬法庭”讓孩子們在學習法律知識的同時增強網路安全意識。全國普法中期先進個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河北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冰淩”工作室負責人趙劉佳走進校園宣講條例。

用心用情做好護“未”成長“宣貫者”

按照“實行社會共治”的要求,天津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門、區縣、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業行業等協同合作的工作格局。各區立足實際,加強《條例》宣傳和普法工作,組織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普法活動,積極營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上輿論氛圍,合力開創新時代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新局面。

薊州區人民檢察院將“綠書籤行動”與《條例》進校園緊密結合;西青區精心策劃製作原創作品,以長圖海報與趣味動圖相結合的創新方式闡述《條例》內容;濱海新區、河北區、河東區持續開設專欄,營造濃厚網路輿論氛圍;津南區、薊州區組織律師、公安幹警走進校園,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及教師帶去一場場生動的法治教育課;寧河區將《條例》納入全區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寶坻區將《條例》納入《網路行政執法有關法規彙編》,強化各級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能力。

目前,天津市委網信辦正在聯合市教委、團市委相關單位啟動“未成年人網路普法進校園”活動,通過騰訊平臺推出系列視頻訪談,持續深入宣傳《條例》,以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點燃孩子們學法用法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