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開源”有道 “撬動”給力 監管有方 天津財政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發佈時間:2023-06-08 15:25:31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岳付玉 | 責任編輯:孫玥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7年支出總額突破千億元大關

■到2022年,各級財政累計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27億元

■2021—2022年向種糧農民發放“兩項補貼”資金共計11.8億元

■累計統籌利用中央財政獎補扶持資金10億元支援農業産業全鏈條升級

■統籌安排財政資金8.8億元持續支援“廁所革命”

■2022年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補助資金4.2億元

在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中,如何更好地發揮財政作用?面對這一時代問卷,我市財政部門探索出“六個聚焦”的解題思路,切實強化資金保障,構建多元投入格局,持續優化政策體系,力求“開源”有道、“撬動”給力、監管有方。

聚焦優先發展,強化鄉村振興資金保障。“我市持續把鄉村振興作為優先保障領域,健全與鄉村振興相適應、覆蓋農業農村各領域,貫穿投入、使用、監督各環節的投入保障機制。”市財政局相關人士表示。“十三五”以來的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支出總額突破千億元大關,為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提供堅強保障。建立健全對各區考核機制,確保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支出比例穩步提高,有效拓展鄉村振興資金來源。

聚焦金融保險,構建多元投入格局。財政資金素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市財政部門深入對接農業政策性保險、農業信貸擔保等金融“工具箱”,引導形成“財政資金、金融資源、社會資本”共同投入格局,並做到風險可控、績效導向、監管有力。從2007年建立農業保險政策以來,到2022年,各級財政累計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27億元,帶動政策性農業保險累計保費收入突破37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達167.3億元,為提高我市農業抗風險能力,持續保障糧食安全、“菜籃子”重要農産品供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穩定實施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政策,近年來市財政累計撥付資金近1億元,對我市農業擔保機構實施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確保市場主體實際承擔的擔保費率不超過0.8%上限,有力引導我市農業信貸擔保堅守政策性定位,始終為農、惠農,支農、支小。

聚焦糧食安全,夯實穩産保供基礎。我市積極發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政策疊加效應,2021—2022年在關鍵時間節點及時高效向種糧農民發放“兩項補貼”資金共計11.8億元,進一步釋放重農抓糧的積極信號,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有效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著力加強投融資機制創新,撬動專項債券等更多渠道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2011—2022年,已支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390萬畝,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支援我市糧食生産實現十九連豐。全力支援種業振興,“十四五”以來,市財政統籌財政資金約1.3億元,支援優質“津牌”小麥、“金稻919”小站稻、“津字號”黃瓜等種業創新研究,助力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天津糧”。

聚焦産業振興,助力農業産業鏈條升級。截至今年一季度,已累計統籌利用中央財政獎補扶持資金10億元,助力一批現代農業産業園、産業強鎮和産業集群等大平臺、新載體不斷成長,支援我市農業産業全鏈條升級。這其中,支援薊州區出頭嶺鎮、西青區辛口鎮、北辰區雙街鎮、津南區小站鎮、武清區梅廠鎮、靜海區臺頭鎮、寧河區岳龍鎮、薊州區下營鎮、薊州區上倉鎮9個鎮先後入選國家農業産業強鎮,為推進鎮域農業産業融合發展提供示範。圍繞水稻、生豬、奶牛等主導産業,通過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支援寧河區、寶坻區、濱海新區、武清區先後獲批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為推動區域農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保障。突出現代都市型農業競爭優勢,積極爭取現代都市型奶業、生豬以及小站稻3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項目扶持,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聚焦宜居宜業,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統籌財力有序支援1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和800個經濟薄弱村發展。近年來統籌安排財政資金8.8億元,持續支援“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設施等重點工程,支援新一輪15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建設,助力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2022年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補助資金4.2億元,支援選優配強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準。

聚焦財會監督,提升資金監管水準。全面開展惠民惠農補貼專項整治,確保各項惠民惠農補貼政策落地見效和涉農資金監管長效常治。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監管作為貫徹財會監督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加大業務情況調度以及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紮實築牢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的“防火牆”。(記者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