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智慧生活在身邊
智慧如光,照亮未來。5月18日,由多個國家部委及天津市聯合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在天津拉開帷幕。作為國內外智慧科技領域盛會,人工智慧如何賦能智慧生活備受矚目。從現場展出的諸多智慧科技成果及熱烈的論壇交鋒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未來已來,智慧生活就在身邊。
便利生活近在眼前
“全屋恒溫、恒濕,所有能源供給全部依靠太陽能。”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零能耗小屋”建設方國網天津濱海公司行銷部該項目負責人賀瑞説,這座小屋向外界展示了零能耗智慧建築的可能性。
天津市首個零能耗智慧建築
“開啟居家模式。”工作人員一句指令,照明及窗簾便自動打開。“能量路由器是全屋的‘智慧大腦’,指揮著屋內高效運轉。”賀瑞説,通過手機就能便捷實現對家居的控制。
小屋外,入戶門前的4塊光伏地磚白天發電晚上發光,屋頂佈滿太陽能光伏板。這些太陽能光伏板承擔了小屋所有的能源供給。“我們充分考慮屋頂結構、光照角度,安裝60片共計20千瓦的光伏板。在光照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這套光伏系統每天可發60度電,全年能夠發電兩萬度以上,余電還可實現上網賣錢。”賀瑞説。
他算了一筆賬,小屋節省燃氣和熱力管網等配套設施投資約3.2萬元,建築用能每年能夠節省電費、燃氣費、取暖費約1.8萬元。在滿足建築本體能源消耗的情況下,還可向電網輸送電量2.4萬千瓦時/年,每年産生收益約0.9萬元。雖然建設成本較同面積普通建築要高,但通過節約能耗以及發電産生的效益,這部分成本完全可以收回來。
類似“零能耗小屋”這樣的智慧建築,正在天津“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天津一些小區,智慧終端設備成為標配。即便是普通的電飯煲、空調,通過智慧插頭轉換,也能實現手機遠端控制。下班前在單位啟動電飯煲,到家吃上熱氣騰騰的米飯輕而易舉。
國網天津濱海公司共産黨員服務隊檢查智慧公交充電機器人運作情況
路燈也變得智慧起來。工作人員演示,走近國網綜合能源服務中心門前智慧路燈就會被“發現”,桿體立即傳出問候語。國網天津電力路燈處現場負責人王澤説,這一“神器”應用了物聯技術,用來解決在城市有限空間內佈局智慧設備的難題。
“智慧路燈能對市政井蓋、垃圾桶溢滿等狀態和溫濕度、PM2.5等環境數據實時監測。下雨積水過深、空氣品質不佳,它都能主動‘發現’並在後臺提醒,時刻感知城市冷暖。”王澤説,對老百姓而言,路燈桿體上整合電動汽車充電樁、WIFI、交通資訊查詢等功能,便捷程度不言而喻。
電力大數據則為助老幫扶提供了便利。在獲得居民共用用電資訊許可後,天津電力主動為小區內老弱群體建電力數據檔案,開發了多場景預警功能。當老弱建檔用戶電量異常時,臺區經理會主動到府進行電力維護與用電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
智慧出行不再是夢
無人駕駛離市民還有多遠?天津給出答案:觸手可及。天津首批自動駕駛公交車——智慧熊貓巴士,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投運多年,實現常態化運營。
登上智慧熊貓巴士會發現,車上雖然有駕駛座,但主要依靠自動駕駛。每車配備一名安全員,可在緊急情況下解除自動駕駛改為人工操作。安全員在方向盤旁邊的智慧駕駛人機交互大屏上點擊自動駕駛模式,公交就能出發。
工作人員介紹,依靠自動駕駛系統,它能實現對車輛、道路弱勢群體、紅綠燈等環境資訊感知識別,並實現自動加減速和轉向、緊急制動、變道、出入站臺等功能。
智慧熊貓巴士離不開“老朋友”——智慧公交充電機器人,它實現熊貓巴士從無人駕駛到無人充電的全自主流程。
該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説:“這個項目技術涵蓋複雜環境三維建模、目標精準感知與定位、狹小空間機器人運動規劃等領域,因此後期還可以應用到消防、檢修等機器人裝備上,實現技術鏈和産業鏈的延伸。”
針對老小區停車區域狹窄、固定車位少、無法大規模安裝充電樁的情況,張黎明還帶領團隊研發出移動共用充電樁。“車主可以通過控制箱使充電樁自主移動到車旁,不過多佔用地面空間,居民可實現‘回家充電’。”張黎明説。
智慧農村漸行漸近
智慧生活的便利性延伸到農村,為鄉村聚攏人氣。
“去年我的小院最多一天接待600多人,多虧電力部門提前調試,要不供暖電都不夠用。”天津市薊州北部山區的民宿負責人李楠説。國網天津薊州公司盤山供電服務中心王博可介紹,通過電力大數據系統的旅遊經濟智慧監測平臺,可提早研判農家院用電增長趨勢,提前對配電變壓器進行調檔處理,有效避免因用電量大幅增長導致的末端電壓低問題。
智慧大棚建設則助力光伏魚塘運營,為鄉村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有了智慧電力支援,大棚的平均畝産提升了10%,高品質作物達到九成以上。”天津市津南區西小站村黨支部書記李路鑫給智慧電力“點讚”。在服務該村過程中,電力部門為西小站村量身打造生態種植能源計量體系,並實際應用於80多座農業大棚。
國網天津城南公司行銷部專責李世陽説,借助這些能源計量設備,智慧大棚一方面通過光伏供能和按需精準灌溉實現低碳種植,另一方面通過對病蟲害、苗情等數據的智慧化監測預警,將勞動生産率同比提升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