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天開園:我發光,你閃亮!

發佈時間:2023-05-18 14:50:00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張璐 岳付玉 | 責任編輯:孫玥

建設者兩個多月點亮時尚園區

夜幕降臨,天津科技廣場流光溢彩。

經過兩個多月的加緊建設,如今,天開園核心先導區整體“舊貌換新顏”。作為項目的建設者,天津宏達科技創新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良非常感慨:“剛接手時,這裡還是幾棟灰撲撲的樓,如今天津科技廣場已經是一個活力十足、具有科技感的時尚園區。”

面對一個多年處於閒置狀態的項目,改造非常困難。宏達科技是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能夠參與到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打造的天開園項目中,建設者們倍感振奮,踴躍加入。

宏達科技工程部部長趙剛強告訴記者:“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狀況,我們倒排工期,進行室內硬裝和室外景觀提升改造,每日進場施工人數保持在600人以上,各專業交叉作業,24小時全過程無間隙施工。”

在施工全力推進的同時,設施設備的“體檢”也在加快進行。

趙剛強説,我們對項目電梯、空調、消防、弱電系統進行改造、調試,提升使用舒適度,減少入駐企業的後顧之憂。對接三大網路運營商接入光纖寬頻,引入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路,保障科技廣場的智慧互聯能力,打造智慧科技型園區。

“聽到路過的學生、居民誇讚項目時,我們內心無比激動。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讓創新創業環境更加便利舒適,為園區注入更多活力。”參與從“0”到“1”建設天津科技廣場,郭廣良非常自豪。

創業者創業夢想從這裡啟航

5月18日,天開高教科創園正式開園,首批55個優質項目落戶天開園。一個個創新創業者作為主角,走向了這個舞臺的中央。懷著激動的心情,創業團隊的夢想將在天開園啟航。

首批入駐天開園的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關慶鑫老師,與團隊經過近10年的研究創新探索,採用蓖麻油、地溝油等植物油或餐飲廢油為原料,利用新型催化技術合成了生物航空燃料,該技術和工藝現在已經完成了實驗室裏的小試、中試,可要真正走向市場卻並不容易。

“老師們更注重基礎研究的部分,但在後續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落地過程中有很多不熟悉的流程。”看中了天開園全流程的服務,關慶鑫團隊決定落戶在這裡。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團隊註冊了公司,同時,由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經紀人幫助對接了一個工業園區來開展合作。企業目前已經完成了圖紙規劃和設計,即將開始建設萬噸級工業示範裝置,工作專班也為團隊對接了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為産品拓展市場銷售。

關慶鑫還相中了天開園的集聚效應:“化工是個交叉學科,這麼多項目在這裡集聚,將吸引更多的人才,‘1+1’會催生出更多可能。”

佟澤棟是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大四學生,同時也是首批入駐企業“氯之家”團隊的負責人,在收到營業執照後,他便開始和團隊的小夥伴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我們希望依託天開園實現産品的産業化,將産品推向社會。”

在産品産業化的過程中佟澤棟遇到了困難,同時如何與企業對接、如何融資也是之前他作為學生沒有想過的問題。“最近天開園組織了一些活動,包括去小巨人企業學習都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投融資知識、産品産業化知識,這對我們未來走好每一步都非常重要。”説起入駐天開園之後的感受,佟澤棟臉上帶著興奮。

讓更多有夢想、有追求的青年學子留在天津、留在學校周邊創新創業,是天津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未來,天開園將搭建平臺、創造舞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為創業者保駕護航,加油助力。

投資者資金“活水”點智成金

“我們與天開園基因契合,投資高度一致。”陸石投資董事長、創始合夥人鄧釗説,“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投資科創企業。投早、投小、投種子,我們是專業的。”

點智成金,少不了資金“活水”的精準灌溉。而一提到“科技創新”“科研成果孵化”,人們都會條件反射想到VC,也就是天使基金、創投基金。今天,天開園揭開美麗面紗,多個創業團隊陸續入駐,天開園創業種子基金也已正式運營。種子基金參投的多只子基金備好了真金白銀。這其中,就有陸石投資管理的天津陸石鯤宇創投基金。

年輕的鄧釗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在短短7年時間裏,他組織投資了38個高科技項目,其中不乏愛思達航太這樣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本身就是一個高校師生聯合創業團隊”,鄧釗説。陸石投資源自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是在李克強院士的指導下,弟子們一起創立的。創業以來,他們投資孵化的科創項目,主要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及航太系統高校院所的師生。所以,跟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教師、學生創業者打交道,“我們沒有絲毫疏離感,太自然了。”

鄧釗説,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這兩所百年學府有不少優勢學科和專業,基礎研究功力深厚,一些科研成果一旦孵化推向市場前景可期,“我們非常願意投入資金去‘育苗’‘引苗’。事實上,我們已經與天開園註冊的企業牽手了──幾天前,陸石基金已與天津大學從事新能源、碳中和領域的一位教授創業團隊簽約。”

一路走來,鄧釗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他想毫不保留地分享給創業者,幫他們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專家學者充分運用高校智力資源

“這是一個應時而生的系統性平臺,能把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知識智力資源充分運用起來,在新金融形態的支援下,通過創新主體的‘自組織’,一定會發生‘化學反應’。”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劉瀾飚對天開園的科創未來充滿期待。

劉瀾飚説,傳統的工業化時代是“要素”驅動,跨入新時代,已變為“要素關係”驅動了。“得益於數字化、資訊化,原來孤立的要素現在發生了有機聯繫,彼此通過組合整合,會産生革命性的變化。這就必然要求很強的系統性管理。天開園恰恰是一個系統性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知識有意願的創業主體匯聚起來,在政府的支援和引導下,他們的創新力通過‘自組織’,會迸發出璀璨的光芒。”

這位學者認為,天開園契合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要求。他解釋,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引導的科技變革,離不開新型金融形態的助燃。天使基金、創投基金是甘冒風險的聰明錢,在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劉瀾飚説,長久的、革命性的創新,離不開基礎理論的支撐。而這正是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之所長。兩校有不少優秀的科研成果待轉化。據他觀察,現在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校友都積極行動起來了,大家都想為曾經就學的這片熱土作貢獻,“這跟校友們從市場角度看好天開園分不開,同時也有滾燙的情懷在其中。”

日前,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開闢了“技術轉移與科創金融”專業碩士新方向,為天開園培養相關人才。劉瀾飚説,從新技術到新産業的轉化過程,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撐,需要高效配置資源,提高轉化效率。“我們開闢這個新方向,就是要培養具有金融思維、熟悉科技趨勢、了解成果轉化,又具備商業管理能力的交叉複合人才,以深度融入、全力支援天開園的建設和發展。”

(記者張璐 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