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重磅!天開園建設規劃方案公佈!

發佈時間:2023-04-06 14:30:38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

今日,天津政務網發佈《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規劃方案的通知》,天開園建設規劃方案正式公佈!全文如下:

image.png

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規劃方案

規劃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以下簡稱天開園),是本市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舉措,對發揮高校創新優勢和策源功能,進一步推動産教融合、科教融匯,支撐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高品質規劃建設天開園,對標國內外一流科創園區,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圍繞“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以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為戰略目標,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依託高校凝聚智慧、匯聚人才、集聚産業,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建設高水準創新型城市,推動形成大學與城市相互滋養、相互賦能、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格局。

(二)基本原則

——打造體系、開放建設。按照系統工程體系化打造天開園,明確建設理念與建設定位,形成創新創業生態。堅持開放建設、分步實施,建立健全管理體系、運作機制、政策配套,大膽闖、大膽試,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從體制機制上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充分調動高校、師生、校友、區域、載體等各類主體積極性,共同參與園區載體平臺建設運營,通過自主建設、自主運營、開放合作、共建共用等形式,切實提升創新要素資源集聚水準和層級。

——盤活存量、拓展增量。統籌空間載體資源,堅持向“存量空間”要“增量價值”,向“增量空間”要“硬核價值”。在推動“增量空間”建設的同時,利用城市更新計劃,修繕美化老舊社區,為創業者提供高品質、低成本創業空間,滿足多層次的空間載體需求。

——以用立業、産教融合。面向産業、重在應用,聚焦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充分發揮高校優勢學科作用,為産業對接、校企合作、場景應用、人才培養等搭建合作平臺,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提供全鏈條載體服務,推動科技成果服務支撐産業鏈高品質發展。

——開放聚集、營造生態。以全球化視野匯聚全球資源,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進知名校友創辦的龍頭企業、研發總部;引聚公共技術平臺、職業技術經理人等,打造科技金融、科技服務業聚集地;完善各類生活配套設施和交流空間,形成智慧高效、便捷舒適、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三)總體佈局

圍繞科創園區發展規律和要素特徵,結合本市區域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天開園著力構建“一核兩翼”、輻射全市的總體空間發展佈局,即以南開區環天南醫大片區為核心區,以西青區大學城片區為西翼拓展區,以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片區為東翼拓展區,在功能上形成以研發孵化為主的“一核”和以研發轉化産業化為主的“兩翼”。

(四)功能定位

系統佈局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以重點高校和“國字號”創新平臺為依託,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以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為載體,打造高校師生創新創業活力迸發、高成長科技型企業競相涌現、創業環境一流的科研成果孵化器;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打造創新要素高度密集、科技服務業態完善、金融服務産品豐富、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品質生活配套齊全的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

(五)發展目標

到2027年,“一核兩翼”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實現從研發、孵化到成果轉化、産業化的跨區域空間佈局。核心區建設成效顯著,投入運作的空間載體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拓展區投入約1.5平方公里産業用地,建成天開智慧小鎮;引進孵化科技型企業累計近1000家,吸引高水準人才超過5000人,年産值達到500億元;打造2至3個與高校優勢學科內涵關聯的創新型産業集群,創新要素聚集效應和園區輻射帶動作用顯現。

到2030年,天開園成為本市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的關鍵支撐和主要平臺。核心區開發建設基本完成,投入運作的空間載體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拓展區投入約7平方公里産業用地,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及相關高校資源在園區高度聚集,引進孵化科技型企業累計超過1500家,吸引30家以上國內知名校友創辦的領軍企業入駐,引聚萬名高水準人才,年産值達到1000億元。打造3至5個與高校優勢學科內涵關聯的創新型産業集群,成為引領支撐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極。

展望2035年,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大中小企業融通、海內外人才爭相聚集、歷史人文融合、綠色生態宜居的未來科技生態圈。核心區空間載體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拓展區投入産業用地超過20平方公里,培育形成3至5個引領全國的産業新賽道,年産值達到2000億元。“一核兩翼”、輻射全市發展格局下,高校創新優勢和策源功能充分發揮,科教融合、産教融匯充分顯現,帶動南開區、西青區、津南區、華苑科技園等多個區域連片發展,形成區域創新走廊,帶動全市科技創新高地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業態重要發源地,打造帶動全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和新的增長極。

二、空間佈局

(一)“一核兩翼”總體空間發展佈局

結合南開區環天南醫大片區、西青區大學城片區、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片區的空間形態、高校資源、載體條件、區域發展定位,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提供功能齊全、鏈條完整、銜接順暢的發展空間。

image.png

(二)核心區

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周邊聚集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等一批國家級科研院所;聚集了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級工程中心、56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46個天津市工程技術中心,科研主體和人才、技術密集,科研成果豐富,創新底蘊豐厚、氛圍濃厚。

1.選址範圍。劃定“衛津路—電臺道—氣象臺路—復康路—水上公園北道—水上公園西路—長實道—紅旗南路—紅旗路—西湖道—雙峰道”合圍區域(含慧谷大廈及天環客運站泰達地塊)約7.14平方公里為核心區規劃區域。

image.png

2.先導區載體空間供給。在核心區內,劃定“鞍山西道—白堤路—復康路—紅旗路”合圍區域為先導區,佔地面積約1.1平方公里。以天津科技廣場為核心、科研西路為中軸向兩側延伸的11個空間載體為主要供給,可提供總佔地面積22.0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0余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

image.png

一期載體空間供給。天津科技廣場為綜合體項目,位於科研西路與航海道交口以東,該地塊為商業服務業用地,佔地面積4.0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5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14.9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容積率為3.69),可提供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

二期載體空間供給。將天津市鐳射技術研究所、天津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科苑大廈等地塊納入二期載體空間供給規劃,整合建設後總佔地面積約18.01萬平方米,可提供建築面積約79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

三期載體空間供給。先導區內的部分空置樓宇,可提供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先導區外部分空置樓宇和可供開發地塊,可提供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其中:百腦匯科技大廈、天津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啟航創新大廈等樓宇可提供約3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天津大學北門雙塔、天津大學智慧傳感、天津大學智慧城市地塊規劃建設後可提供約17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

3.交通及生活配套。區域內設有5條軌道線(現狀2條、在建2條、規劃1條)、7個軌道站點。天津科技廣場距簡陽快速路約2.5公里、外環線約4公里,距天津西站約15分鐘車程、距天津站約20分鐘車程、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約30分鐘車程。區域內擁有三甲醫院3家、幼兒園6所、中小學7所、人才公寓10萬平方米,酒店、商超、文體場館等場所密集。區域周邊還有三甲醫院3家、優質中小學10余所、海光寺商圈、水上奧體商圈等成熟生活配套。

(三)西翼拓展區

西青區大學城片區緊鄰主城區,是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農學院、天津城建大學5所市屬普通本科高校聚集區,擁有學府工業區等一批産業基礎良好的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完善。天津南站是連通京滬、雄安新區的重要節點。

1.選址範圍。西翼拓展區選址範圍為環西青大學城,總面積24.79平方公里,其中學府工業區10.25平方公里、西青大學城7.29平方公里、天津南站區域4.85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區2.4平方公里。

2.載體空間供給。近期可用載體位於學府工業區,可提供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其中廠房4萬平方米、樓宇51萬平方米。中遠期規劃可用土地約5.5平方公里,可提供建築面積1035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其中學府工業區635萬平方米、天津南站片區400萬平方米。

3.交通配套。該區域位於“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的中心區域,連接北京、雄安新區,周邊現有4條高鐵,並規劃4條軌道線,可連接9條高速公路。毗鄰天津南站科技商務區,緊鄰華苑科技園。

image.png

(四)東翼拓展區

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片區坐落于本市主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的海河中游南岸,地處雙城相向拓展的發展主軸,公路交通發達,緊鄰天津大道、津晉高速、薊汕高速。該區域位於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內,環境得天獨厚、優美宜人,聚集了包括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在內的13所院校和一批創新平臺載體,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1.選址範圍。東翼拓展區選址範圍為海河教育園區,總面積約37平方公里,其中高教園13平方公里、高職園7平方公里、高研園13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區4平方公里。

2.載體空間供給。規劃可用土地約4.07平方公里,其中天開智慧小鎮0.75平方公里,可提供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高研園可用土地約3.32平方公里。

3.綜合配套。該區域內現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周邊擁有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海河醫院等三甲醫院以及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商務配套。3公里輻射範圍內設有人才公寓407套,面積約2萬平方米。海棠眾創大街已初具創新創業集聚效應。

image.png

(五)“一核兩翼”佈局考慮

“一核兩翼”佈局構成完整的研發、孵化、轉化和産業化空間,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提供“一體化”發展空間。

1.功能上錯位銜接。核心區科教資源密集、辦公生活配套完善,是研發和孵化創業企業的首選之地。西翼拓展區和東翼拓展區緊鄰主城區和大學,擁有産業配套、土地空間,是承接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的首選之地。

2.形態上各具特色。南開區人文氣息濃郁,生活服務配套齊全,適合都市型産業發展;西青區工業基礎好、産業配套全,可提供産業園區型空間載體;津南區地處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的“綠芯”,藍綠空間比高,可提供園林型空間載體。

3.時間上形成接續。核心先導區現有可用載體21萬平方米,中遠期整合樓宇可提供載體空間約79萬平方米;西翼拓展區近期可用載體55萬平方米,中遠期可提供載體空間1035萬平方米;東翼拓展區中,天開智慧小鎮0.75平方公里土地2024至2026年將分期投入使用,高研園3.32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中遠期開發使用。

4.聯動上具備條件。“一核兩翼”聯動發展具備先天條件,天津大學、南開大學50%的理工科院係入駐海河教育園區,新老校區實現聯動發展;西翼拓展區與核心區僅相距3公里,交通便捷,兩個區域中間有發展成熟的華苑科技園,完全具備雙向拓展、聯動發展的條件,形成輻射全市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

(六)核心區初步概念設計

核心區在規劃設計理念上注重津河濱水空間特色。配套服務方面,兼顧企業成長和科研人員訴求,面向科技工作者、初創企業家、商務旅居人士等,提供以獨角獸企業、科技産業園、科創新社區、服務綜合體為主的多元空間,以滿足科技人才對科創空間功能性、舒適性與綜合性的多元訴求;城市形象方面,以大學道為主要景觀軸線,對道路空間、濱水岸線及城市天際線等進行重點設計,塑造承載科技創新活動的空間載體集群和展示區域文化風貌的城市新地標。

三、管理運營模式

天開園施行“領導小組+管委會+平臺公司”管理模式,深化完善“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管委會具體推進、平臺公司建設運營、屬地行政區域協同治理”的運作機制,實現“政府+市場”共治。構建“小管委會、大平臺公司”運作模式,推行“管運分離”,在領導小組領導下,由管委會對園區實施統一管理,並提供政府服務和政策支援,由平臺公司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和綜合運作管理。

(一)領導小組

市天開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園區建設的領導機構,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研究決策園區發展重大戰略,審定重要事項,協調解決重點問題。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由常務副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相關工作的市領導同志和相關高校校長擔任,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相關區和市級部門的負責同志。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科技局主要負責同志兼任。

(二)管委會

推動成立市天開園管委會,承擔推動園區經濟發展的主體職能,具體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規劃制定、運營管理、招商引資、制度創新、綜合協調、企業服務等工作。

(三)平臺公司

組建市級平臺公司,負責核心區開發建設運營;西翼拓展區和東翼拓展區分別由所在區負責安排區級平臺公司進行開發建設運營。市、區兩級平臺公司統一接受管委會的業務指導。平臺公司實行市場化運作,是天開園的國有資本投融資平臺、資源經營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具體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市場化投融資、運營服務、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工作。平臺公司運營機制主要包括與各高校合作運營;與知名校友創辦企業合作開發運營;引入外部合作夥伴(如央企、國企、經驗豐富的園區運營機構等)運營;發揮國有資本帶動作用,打造金融生態,推動産融結合;引入高水準科研機構和人才團隊,打造創新創業載體,推動成果轉化等。

(四)市區協同治理

市人民政府與南開區人民政府、西青區人民政府、津南區人民政府共同推動天開園建設。管理上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政策、協調確定項目準入”的模式,運營上“市區協同、分片負責”,政務服務上相關區人民政府做好行政審批事項服務,簡化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推動

各相關區、市級部門和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落實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抓統籌、分管負責同志抓具體,認真落實本方案各項任務要求,積極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監督落實,加強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以最大力度推動天開園高品質建設、高效率運作。

(二)加強政策支援

結合天開園功能定位,聚焦推動園區高品質發展,在財稅、土地、科技創新、人才、金融等方面構建完善有力的政策體系。支援天開園深化制度創新,積極探索突破,加快先行先試國家重大改革舉措。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細化政策舉措,推動扶持政策全面落地見效。

(三)加強宣傳引導

設計天開園統一標識,塑造品牌。支援各類新聞媒體開設宣傳專欄和專題節目,積極宣傳推介天開園發展規劃、支援政策和優勢資源等。舉辦新聞發佈會、開園儀式、城市路演、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報道,不斷提升天開園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