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粒種”,他們立志追尋“稻田夢”
燕歸春分至,農耕正當時。在天津市津南區小站稻會館村種植核心區,不少農民正平整土地、翻犁施肥,稻田裏一片繁忙景象。
會館村所在的小站鎮是小站稻的發源地。2018年,天津推出《天津小站稻産業振興規劃(2018-2022年)》,一邊大力開展生態環境治理,一邊在小站稻種業振興上“苦練內功”,讓“好稻種”帶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這一年,津南區的天津金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韓遠清開始在現有的金稻919、津原U99等稻種基礎上,培育更加還原小站稻原有風味、品質好、産量高的良種“小站稻1號”。
在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坨子地村,水稻收割機在田間作業。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翻閱歷史資料,向老村民了解印象中小站稻的口感與外觀;與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合作,從種質資源庫中尋覓性狀優良的稻種……前期的反覆調研,讓韓遠清最終鎖定了三種優質種源,並開始通過雜交選育,將它們的優勢“集于一身”。
天津金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田間勞作。(受訪者供圖)
五年來,育種員們創新求索的步伐始終未停。作為目前集團內“小站稻1號”科研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陳越有時淩晨三四點就要趕向育秧棚室,直到晚間還在選種去雜、分析數據。耕種最繁忙的時節,團隊成員直接在田邊搭起窩棚,當起稻田裏的“守望者”,晝夜對稻種秧苗悉心養護,常常一兩個月不回家。
“現在我們團隊中不僅有‘90後’,還有了‘00後’。”陳越説,“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年輕有為的‘育种家’。”
據韓遠清介紹,目前,“小站稻1號”性狀基本穩定,畝産量可達1200斤左右,現已進入區試的第二年,正在擴繁原種,為下一步推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