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津”聲 | 活水滋養 如何深耕細作人才“沃土”

發佈時間:2023-03-14 14:26:11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徐楊 孟若冰 韓雯 劉平 | 責任編輯:孫玥

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創新。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活力之要。繪就新時代“人才畫卷”,不拘一格精細育才,才能厚植人才“沃土”、涵養發展“活水”。

“十四五”時期,我市精準打出“組合拳”,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為實現天津高品質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提供堅實人才保障。當前,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十項行動”,提出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如何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培養更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天津代表委員就如何打造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複合型人才、高端技術人才紛紛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王勁松:

打造“雙向賦能、四輪驅動”研究生培養新模式

“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發展是國家戰略,也是當今形勢下國家經濟發展新動能,其産業鏈核心企業加速聚集、技術創新離不開創新人才培養支撐。”全國人大代表、天津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勁松認為,需要打造“雙向賦能、四輪驅動”研究生培養新模式,構建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多維培養體系,為信創産業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持續支撐,積極融入市委、市政府實施的“十項行動”。

王勁松表示,“雙向賦能”就是保障信創領域導師及其指導的研究生共同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高校將社會服務融入研究生培養與科學研究,導師團隊依託面向解決社會和産業問題的創新項目,帶領研究生在開展創新研發活動中提升自身能力。“四輪驅動”包括:需求驅動,面向信創國家戰略和天津信創産業人才需求,構建信創領域高級人才創新能力矩陣;目標驅動,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將所學知識與國家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受制於人”問題的需要相聯繫,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項目驅動,研究生面向産業需求開展科學與工程技術項目研究,提前對接産業人才需求;團隊驅動,由“團隊負責人—青年教師—企業導師—博士”形成導師團隊,滿足信創領域研究生培養多學科知識交叉、技術迭代快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企業合作、交流、創新,做好企業紮根天津的‘黏合劑’、創新産業鏈銜接的‘潤滑劑’、政産學研用協同發展的‘柔順劑’。”王勁松説,“要將社會服務融入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中,推動服務産業特色學科群發展,努力發揮好自身的‘立交橋’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朱濤:

創新離不開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

作為一家堅持自主研發的企業創始人,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生物首席科學官朱濤,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的內容感觸頗深。“如果想高效快速進行疫苗研發,就需要有自己的技術平臺,歸根到底還是需要人才。”朱濤認為,培養和引進人才兩個方面都很重要,可以通過實踐鍛鍊、學術交流、校企合作等方式,為人才提供技能提升的渠道和平臺。

“我們是中國第一個在海外做疫苗臨床實驗的企業,當時我們的臨床團隊得到了很好的訓練。我們還邀請海外資深研發科學家來企業培訓,並定期召開學術研討交流會,啟發團隊就當下技術創新點與市場需求進一步開拓創新。制定許多激勵機制,鼓勵研發團隊申請專利,營造良好研發氛圍。”朱濤説,康希諾生物還積極拓展校企合作、産學研結合新模式,2015年就與南開大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助力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研究人員開拓視野、提升技能,成為未來領域的佼佼者。

朱濤相信,通過積極政策引導,鼓勵創新疫苗研發,推動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地重視疫苗相關技術、人才、資金儲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明東:

發展交叉學科賦能複合型人才培養

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看來,實現這“四新”,離不開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因此要發展交叉學科賦能複合型人才培養。

“目前,交叉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仍存在學科邊緣化、職業發展路徑不明晰等問題。”明東以天津大學開設的醫工學科為例説,醫學與工程的交叉融合被公認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典型代表,隨著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進入到臨床實驗,醫工交叉複合型人才正逐漸在醫院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他們有望成為臨床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指導臨床作出更合理、更科學的規劃,實現更高水準、更高品質的診斷和治療。面對這一發展趨勢,應高度重視醫工交叉複合型人才的培養。

從加強醫工交叉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角度,明東建議,統籌設立“醫學工程”交叉專業和學科,在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交叉”門類,同時,在現有的研究生工程專業學位八個類別外,單獨設立“醫學工程”類別。此外,儘快出臺醫工交叉學科建設的引導性政策,細化人才培養體系、學位論文標準等多個方面,實現醫工學科的真正融合。“還要創新醫工交叉人才培養路徑,在大型綜合醫院中內設專職科研機構,設置專業的醫師研究員晉陞渠道,基於臨床科研工作投入和産出考核其業績,為醫工結合類高端人才的職業發展搭建更廣闊的舞臺。”明東説。

全國政協委員于春水:

加強我國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

“當代醫學技術創新需要既掌握醫學知識又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高端醫學技術人才,然而我國高端醫學技術人才極為短缺,整體醫學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于春水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於高端醫學技術人才的自主培養。

于春水説,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醫學技術人才培養,但是創新型醫學技術人才培養仍然面臨國家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缺少引領性政策、現有人才培養體系無法支撐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産學研用脫節不利於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等問題。

“建議教育部制訂‘醫學技術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通過政策引領,鼓勵更多有條件的高校致力於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端醫學技術人才。”于春水提出,教育部在條件成熟時,推出“未來醫學技術學院”或“高水準醫學技術學院”建設計劃,鼓勵高校、研究院所、醫院和相關企業聯合申報,整合優秀師資和優質資源,打造産學研用貫通融合的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同時,應進一步豐富醫學技術學科研究生培養類型,為有條件的高校增設學術型碩士和學術型博士,以更好適應創新能力培養的需求,在醫學新技術研發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建議教育部組織“高端醫學技術人才培養”相關的研討會議並設立相關的研究課題,全面深入探討高水準醫學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及培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