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點燃“智”造引擎 助力“換道超車”

發佈時間:2023-03-01 10:58:09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張雯婧 | 責任編輯:孫玥

從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內最高的建築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42層眺望,紅橋風光盡收眼底。

向南望去,毗鄰天津西站的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核心區I期正在加緊籌備建設中。這片土地已經成為我市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門戶和新的主戰場。京津冀工業軟體産業基地(卓朗科技園二期)作為核心商務區I期首批啟動項目之一,即將開工建設。

同一時間,在與基地一墻之隔的卓朗科技園數據中心,天津卓朗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坤宇,正在為前來參觀洽談的北京、河北商務團,展示卓朗科技的拳頭産品──“卓朗天工”工業軟體。隨後,他面向基地方向,用左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圈,“下次來,這裡會有更多的工業軟體公司,我們一起在這裡為大家服務,為天津‘智’造、中國‘智’造助力。”

從2個人到1000人

2008年,即將從河北工業大學畢業的張坤宇懷揣夢想,決定和好友陳岩光一道創業。

“做畢業設計那會兒我調研過,京津冀地區很多工業企業急需數字化技術解決生産瓶頸,但歐美軟體動輒幾十萬美金的價格讓大家望而卻步,對我們來説,這就是片待開發的藍海!”張坤宇在大學學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好友學電腦,創業的想法一拍即合。

2009年,卓朗科技在紅橋區註冊成立。同年,兩人設計的爐料配比軟體和工藝倣真模擬軟體,在邢臺機械軋輥廠得到應用,一年為企業省下千萬元成本,卓朗科技也因此打開了市場。

“牛刀初試”帶來的可觀收益和工業軟體領域的億萬規模市場,讓卓朗科技有了“大有可為”的信心和“深耕細作”的動力。

在張坤宇看來,製造行業普遍面臨人工成本高、技術標準低等痛點:“如果我們的産品能持續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優,帶來巨大價值,那就有了核心競爭力。”

從熟悉的化工、鋼鐵行業入手,在開拓市場的同時,卓朗科技每年將不低於利潤7%的經費投入科研攻關。從初創到2018年,企業拳頭産品迭代十余次,科學技術成果登記97項,申報專利10項、軟體著作權134項。10年間,卓朗科技不僅積累了工業軟體研發的寶貴經驗,年産值更是一年翻一番。

隨後,乘著智慧製造的東風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我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戰略定位,卓朗科技助力新能源、電氣等更多行業客戶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伴隨著天津和全國各地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也消除了許多業務承接的資質壁壘。憑本事吃飯成為發展硬道理。

14年前,兩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在紅橋區“拎包創業”;14年後的今天,卓朗科技已成為員工近千人的大型上市公司。其業務範圍突破100個城市。

一路走來,張坤宇對紅橋區充滿了感激:“創業初期,每一次遇到困難時,都是區裏出手相助,幫我們渡過難關。一系列扶持政策,讓我們的産品競爭力越來越強。”

2022年,經過2年9個月的研發,“卓朗天工”研發取得成功。這款軟體通過對採集工廠的生産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展示,結合ERP、WMS等其他軟體産品,建立起客戶、生産、倉儲、交付的産品全生命週期,幫助企業建立一個資訊化、智慧化、數字化的新時代工廠。

現如今,“卓朗天工”系列工業軟體、“卓朗崑崙雲”系列雲基礎架構軟體與“朗數”“朗圖”大數據軟體共同成為卓朗科技的三大核心軟體産品,服務於智慧製造。

從“大批量”生産到“個性化”定制

天津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新中國成立後,誕生了飛鴿自行車、海鷗手錶、北京牌電視機等100多個製造業的“全國第一”。在“十四五”規劃中,天津提出了製造業立市戰略。特別是當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實施包括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在內的“十項行動”。

正是因為看到了天津深厚的工業基因和雄厚的産業基礎,張坤宇對公司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天津製造業一直在加快轉型升級,傳統工業到高端産業門類眾多,為工業軟體的技術更新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景。”張坤宇説,特別是天津信創産業鏈在作業系統和超算設備領域的優勢,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當前,製造業已經成為天津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而工業軟體也成為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現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如果説工業3.0時代是進一步提高製造過程中的自動化控製程度,實現大批量生産;那麼如今進入到工業4.0時代,則是將生産中的供應、製造、銷售資訊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性化的産品供應。

張坤宇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可能會在同一個生産線上先生産100台紅色汽車,再生産100台綠色汽車,結果因為大家都喜歡紅車,綠車只能成為庫存。在數字化時代,工業軟體完全可以幫助企業根據客戶需要,同時生産多種汽車,“需要多少,生産多少,而且每輛汽車都可以是不一樣的,真正實現了大規模的個性化定制。”

“卓朗天工”工業軟體的價值,正在於此。

有了它的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助力格力空調實現産品一次檢測的不良率趨近於0,能耗降低6%至30%以上。

有了它的設備智慧化升級改造系統,助力天津望圓科技同等條件下生産效率整體提升一倍……

截至目前,共有50多個政府機構,300多個組織機構,2000多家企業選擇卓朗科技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合作夥伴。卓朗科技成功躋身國內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第一梯隊,成為中國軟體500強企業和雲計算100強企業。

從2019年開始,張坤宇帶領研發團隊把公司過去開發的軟體都做了國産晶片和作業系統的適配性改造。再開發的軟體,則同時支援國産和國外兩套系統。

“我相信,未來有一天,中國的工業軟體可以替代國外軟體。而我們的目標,就是做強中國軟體,服務全球企業。”張坤宇説。

從一個“卓朗”到整個紅橋

2022年,卓朗科技成為天津信創領域第一家本土上市企業,同時實現了紅橋區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毫無疑問,工業軟體已經成為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依託卓朗科技,紅橋區在工業軟體這一賽道,是否大有“文章”可做?面對沒有製造業大型企業的局面,紅橋區又是否可以借此,在數字化時代實現“彎道超車”“換道超車”?

紅橋區的領導班子一直在思考,並且已經有了答案。

就在《紅橋區工業軟體産業三年行動方案》呼之欲出之時,位於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核心區的京津冀工業軟體産業基地(卓朗科技園二期)進入開工倒計時。

在這片佔地6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紅橋區將會同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共同打造具有高水準的工業軟體研發産業基地,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實體産業深度融合和賦能運用。

“我們將以‘卓朗科技’為抓手,用好科教人才資源,促進産學研結合,著力建設工業軟體産業基地,凝心聚力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信創産業,全面發揮資訊技術專業服務優勢,瞄準重要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産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服務。”紅橋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説。

在區有關部門和卓朗團隊一次次對接和討論中,京津冀工業軟體産業基地的功能定位,越來越清晰。

“我們將面向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十大行業,建設工業軟體研發的設施設備場景化模擬平臺,對京津冀地區從事工業軟體研發企業開放,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問題。同時建設人工智慧模型的託管中心,為其他企業提供演算法模型以及算力服務。此外,我們還將為50家從事工業軟體研發的企業提供辦公場景。”張坤宇説。

“未來,製造業企業來到天津、來到京津冀同城商務區,走進京津冀工業軟體産業基地,就可以找到適合企業的工業軟體適配系統,在這裡得到定制化服務。”在陳宇看來,這裡將成為工業軟體生態圈,大批高素質、年輕化的科研與技術人員創業、展示才能的人生舞臺,也將成為區域高品質發展新的增長極。

包括基地所在地的核心商務區I期在內的京津冀同城商務區,作為天津立足京津冀、輻射“三北”地區、聯通國內外的戰略門戶,正逐步實現從交通樞紐向産業樞紐的轉變,卓朗科技等一大批數字經濟企業不斷匯聚,已經成為天津中心城區數字經濟從業人員最密集的區域。

煥發新活力的紅橋,正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

在這裡,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引擎轟鳴……

記者手記

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

從兩個人的大學生創業工作室到現如今近千人的大型上市公司,卓朗科技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推動企業快速發展之路;從培養“一枝獨秀”到構建整個生態圈“滿園春色”,紅橋區走出了一條換道超車的發展之路。

作為天津城市、近代商業、華北工業和近代教育的發祥地,紅橋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商業氛圍。但由於歷史原因,經濟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在全市發展的大局中,經濟總量較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抓手”在哪?

卓朗科技的成功,讓我們得到了啟示──沒有規模性製造業,但可以成為製造業的服務商,搭建工業軟體生態圈,搭上智慧製造這趟發展快車。

辦法總比困難多,觀念更新天地闊。在卓朗科技成長過程中,有創業者對産業發展的深入研究,有企業家在商海中的執著拼搏,有各級部門的政策加持和真誠幫扶。從兩個人的創業到千人隊伍,從一個企業到一個産業生態……把握機遇、找準定位,持之以恒、向上攀登,讓卓朗科技和紅橋區迎來“滿園春色”。

眼下,京津冀工業軟體産業基地(卓朗科技園二期)開工在即,一大批數字經濟企業不斷匯聚……

在“滿園春色”中,我們更看到了傳統工業城市後發趕超、迭代升級、轉型突破,走出實現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