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在港産城融合中打開新空間

發佈時間:2023-02-17 14:01:15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

對話人:

叢屹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

張玥 天津日報評論員

港産城融合發展行動,是我市組織實施的“十項行動”之一。用好港口優勢,統籌濱海新區、中心城區和天津港資源,推動港口經濟上規模、上水準、上檔次,將為發展注入更多新動力。

張玥:港口是天津的戰略資源和硬核優勢,對於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具有戰略樞紐地位。天津正在實施港産城融合發展行動,大力推動港口、産業、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撐、整體發展,打造世界級港口城市,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請您解讀一下港産城之間的相互作用?

叢屹:港産城融合發展的基本邏輯可以概括為以港促産、以産興城、以城育港。港是産業和城市發展的基石,産是港口和城市發展的支撐,城是港口和産業發展的依託。港口可以提供原材料和産品物流等服務,促成臨港産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發展,繼而帶動以港航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實現産業的轉型升級和産業鏈的延伸。而産業的發展,又要求城市功能同步提升,比如為生産者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隨著這些功能的日益豐富與完善,城市對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吸引力會持續增強,反過來又能進一步推動産業集聚、拓展港口功能,從而形成三者的良性迴圈。

張玥:就像您剛才説的那樣,港産城融合發展的一個很重要體現,就是促進産業發展。那麼應該如何利用好港口、臨港地區、城市腹地的空間縱深和載體功能變化,打開産業發展新空間,拓展新産業、升級産業結構?

叢屹:在不同區域內形成産業的高效分工與合作,是港産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特徵。濱海新區借助與港口相近的優勢,可以重點發展臨港物流業、高端製造業等,中心城區則可以把船舶代理、貨物代理等傳統産業進行轉型升級,重點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態。這些産業不是孤立發展的,彼此間有很強的聯動性。比如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在港口的持續做大,會促使中心城區發展出相匹配的國際金融産業;又比如濱海新區要將更多技術引入製造業,以實現産學研一體化,也會呼喚中心城區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提供助力。在這一過程中,産業會逐漸多元化、高端化,無論是傳統産業還是新興産業都會拓展出新空間。

張玥:説過了産業,我們再來看看港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可以説是實施港産城融合發展的基點。在智慧化、綠色化方向上做出的探索,往往能催生技術的革新、業態的豐富、産業的適配。

叢屹:是這樣,我們可以看看實踐中的例子。天津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的建成使用,除了提升自身作業效率、減少排放之外,還為風電、光伏、新一代智慧水準運輸機器人等技術提供了應用場景,同時為建立智慧、綠色物流的運作標準提供參照,並影響相關商貿、服務等産業的發展,甚至還可能與碳排放交易等新領域産生關聯。所以港口向智慧化、綠色化縱深方向發展,對相關技術的應用、新業態的産生,以及産業升級都具有示範性、引領性作用,有利於把港口優勢進一步轉化為高端製造、高端服務産業在國際上的領先優勢,形成高端産業集群,提升天津的區域競爭力。

張玥:深度融合發展,需要企業集聚、産業成鏈,這些無不得益於生産要素的充分流通。可以説,從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到體制機制改革,都是融合發展的著力點,也呼喚更多改革創新。

叢屹:的確如此,天津大力發展中歐班列、建設北港路南延等港城交通項目,是在港産城深度融合的硬體建設上下功夫,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舉措則屬於軟環境建設。要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尤其需要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高與企業、産業需求對接的精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各種可能發生的融合創造條件。尤其是要更善於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帶一路”建設等更廣闊空間裏去看天津、看港口的作用。比如天津一直在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把海運和鐵路運輸、空運通盤考慮,與只聚焦于海關相比,思維方式、切入點不同,對各部門的協同配合要求更高。所以我們提出要樹立“大港口、大開放、大迴圈”理念,這樣才能打造一流的集疏運體系、一流的港航服務、一流的管理效能、一流的開放環境,推動港産城深度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