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交産業集聚“京津走廊”——天津武清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見聞

發佈時間:2023-01-28 14:40:21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周琳 | 責任編輯:孫玥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位於天津市武清開發區的鐵科縱橫(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只見12條生産線全力開動,員工有條不紊地操作機器,查驗産品品質,為即將交付的一批訂單做最後檢查。環顧四週,氣動工具運轉聲、工件卡裝到位聲、産線生産流程結束後的機器聲融合成一首“交響曲”。

“過去3年,疫情給部分行業帶來不小挑戰,軌道交通行業高科技企業的訂單卻很飽滿,我們的生産車間每個月都有超過5000套制動夾鉗和牽引變流器下線並安裝到高鐵上。現在,員工的幹勁和發展信心以及企業創新動力都很足。”鐵科縱橫副總經理于軍説。

鐵科縱橫材料生産車間檢修員侯博肖説,“過去,公司裏很多人都是‘北漂’,如今大家都在武清落戶安家,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到公司現場辦公取件,為大家節省了不少時間。前些天,我還在武清買了房子,解決了後顧之憂”。

鐵科縱橫是武清迎來的首家軌道交通高端裝備製造企業。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一批來自北京的軌道交通行業高科技企業到武清安了家。

“多方比較後,我們將成果轉化基地從北京遷至武清,沒想到協同發展帶來的‘化學反應’對公司的助力這麼大。如今,公司員工從60多人發展到300余人。”于軍説。

地處“京津走廊”的武清區是天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去年以來,武清以推進京津産業新城規劃建設為抓手,整合現有“一區五園”,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武清迎來更多“新客人”。

“新客人”看重武清什麼?在交控技術裝備總經理陸啟進看來,除了區位優勢,營商環境是重要尺規。

1月11日,在武清開發區的交控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場景實驗室內,一支來自北京的研發團隊正圍繞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虛擬編組進行技術攻關。

記者在現場看到,用電子技術虛擬的列車運作無需司機操作,自動出庫並按照時刻表正線運營、到站精準停車,還能自動開閉車門、自動洗車、自動休眠……“列車之所以如此‘聰明’,背後的秘密正是搭建了交控技術裝備的全自動運作系統。”陸啟進説。

這樣一套“聰明”系統,最初的運維卻是困難重重,缺人是最大挑戰之一。“武清區了解需求後,第一時間對接天津市相關院校,幫助我們招聘到30名員工,保證了生産進度。”陸啟進説,為促進軌道交通産業集聚發展,武清成立了天津市智慧軌道交通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目前,公司産品已經應用在包括天津在內的29個城市、50多條軌道交通線路以及朔黃線重載鐵路,今年的生産訂單已全部排滿。

為呵護已經成型的産業集群,武清開發區還專門成立軌道交通投促中心。“從上下鏈企業招商到創新支援政策、尋求資金支援,方方面面全力服務促進産業高品質發展,助力‘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軌道交通投促中心主任王玉説。目前,除交控和鐵科院項目外,武清開發區先後吸引近50家軌道交通行業企業落戶投産。

解決了缺人問題,新企業到武清,還關心協同發展的承載體的情況。1月10日,武清區政務服務辦基層服務科工作人員曹磊早早趕到鐵科金化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了一天的“問需于企”調研。

去年,鐵科金化科技對正在公開掛牌出讓的某工業地塊有強烈的開發意向,希望能儘快拿地開工。“我們了解到企業的訴求後,第一時間主動向企業講解‘拿地即開工’政策,梳理企業審批流程圖,提出前期工作意見。在審批過程中,我們主動對接相關部門,最大程度精簡審批環節,對企業全程進行參與指導。”曹磊説。

在項目建設現場,工程車輛來往穿梭、施工隊伍緊張作業,基地綜合樓主體項目已封頂。鐵科金化科技項目代表王哲拿出4張證件,給曹磊算了這樣一筆賬,“去年鐵科金化科技在一天內同時領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産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若是在過去,全部流程完成最快也要30天時間,這一項就大幅節約時間成本,武清的行政審批服務很給力”。

武清區政務服務辦主任盧德傑表示,在調研鐵科金化科技項目中,武清成立項目服務專班,開闢“提前預審+並聯審查”的新路徑。今後,武清將以“跨省通辦”改革為突破點,深化“通武廊”區域合作,讓北京、河北等地來的“新客人”放心幹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