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到!“文化味兒”裏過大年
癸卯新年到,喜慶乖巧的小兔子帶來了過年的歡樂和福氣。每逢春節,人們除了品嘗美食滿足味蕾的期待以外,精神上的愉悅也是不容忽視的。過一個“文化味兒”的春節,本市文藝界已經備好了各色年味大餐。不論您是喜歡看演出、看展覽、閱讀書籍,還是喜歡看電影,都能從中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化大餐。
舞臺上過大年
金虎歡舞辭舊歲,玉兔高歌慶新春。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本市文藝演出市場熱鬧起來,一大批類型繁多、形式豐富的文藝演出紛紛開啟,讓城市中的“迎新盛景”更加璀璨奪目。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北方演藝集團主辦的“百戲迎春萬象新——天津市2023年新春演出季”已拉開帷幕。
春節期間,本市文藝院團等演出機構的100余場精品演出將在全市各大劇場登臺亮相,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精彩紛呈。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于1月23日-26日在天津大劇院推出經典話劇《雷雨》;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將在中華劇院為廣大戲迷奉上迎新年系列演出張派名劇《西廂記》《望江亭》、王派名劇《十三妹》、楊派名劇《楊家將》;天津歌舞劇院將在天津大禮堂演出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作品音樂會;天津交響樂團1月25日在天津大禮堂演出《藍色多瑙河》世界經典名曲交響音樂會;天津京劇院與麒麟劇社于2月2日至4日在濱湖劇院演出京劇《包公》(頭本、二本、三本);此外還有紀念筱白玉霜大師誕辰100週年系列演出——評劇《楊柳青傳奇》等一批原創和經典劇目都將在演出季中精彩上演。
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小劇場也為大家準備了“大禮包”,開心麻花將在民園劇場演出《婿事待發》《瘋狂理髮店》等小劇場喜劇,備受關注的曹禺劇院也于春節期間重新亮相啟用,將演出音樂會《燭光裏的世界經典》、話劇《江小東和劉小文》,大年初十將舉辦“戲劇愈見你”之表演工作坊,喜歡戲劇的朋友值得期待。為方便市民足不出戶享受藝術大餐,通過線上展演、直播等方式也能欣賞到歌劇《愛之甘醇》、原創舞劇《泥人的事》等優秀劇(節)目。
為滿足不同層面觀眾的需求,春節期間不僅在天津大劇院、中華劇院、濱湖劇院、天津音樂廳、光華劇院等市內各大劇場集中演出,還有文藝小分隊走進社區、基層鄉鎮進行惠民演出,只要隨時關注天津演藝網,就能知道最新的演出資訊,文惠卡購票依然享受優惠。
文博館裏過大年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天津博物館充分發掘館藏資源,經過精心策劃,推出六個全新展覽和豐富多彩的文博活動,為全市人民奉獻文化盛宴。
1月17日開幕的“再現高峰——館藏宋元時期文物精品特展”,鎮館之寶之一的宋代范寬《雪景寒林圖》真品在特展中展出。這次展覽以宋元時期瓷器、玉器、銅器、書畫、璽印、文房等各類文物。展覽匯集各類文物精品逾百件,一二級品等珍貴文物超半數,展覽中百分之七十多的文物為首次展出。作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范寬《雪景寒林圖》真品時隔五年再次展出。《雪景寒林圖》是現存于中國大陸的唯一的范寬作品,為三拼大幅立軸。作品描繪北方冬日山川雪後壯美景象,白雪皚皚中,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有留雪出雲之勢,秦隴山川雪後的磅薄氣象一覽無余。
“虛實之間·發現長城——天津大學長城研究和數字成果展”濃縮了自2003年以來20年長城體系研究與5500公里長城數字化工作成果的精華,匯聚中國各地長城遺産資源,以實景照片、測繪圖紙、長城文物、實體模型、沉浸式多媒體等多種媒介將長城“搬下山”,在博物館中直觀呈現給公眾,讓長城遺産的成就、內涵、價值、精神鮮活起來。展覽還首次揭示多項長城的“秘密”,呈現不為人所知的蒙塵歷史;首次統計多項“長城建築之最”,解答國人長久以來心中的多項長城疑問。
“風尚與變革——近代百年中國女性生活形態掠影展”引進自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展覽共遴選出200余件(套)館藏珍貴文物,涵蓋書畫、服飾、織繡、文房、證章、老照片等多個門類,展覽從“家庭與婚姻”、“教育與職業”等視角,回顧了百餘年間中國女性的生活變遷、再現了女性的精神風貌。
“衷藏雅尚海上留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旗袍與女性文化展”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旗袍風尚始於新文化運動後,是在西風東漸帶來的新思潮之下應運而生的時裝風尚。20世紀以來,女性逐漸走向社會,新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新的服飾著裝需求。展覽中展示的旗袍作為當時的一種時尚女裝,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大展宏‘兔’——癸卯生肖文物展”圍繞中華傳統生肖紀年中的癸卯兔年策劃。“兔”是一個美譽度超高的字眼,它榮膺十二生肖之列,不僅與人類的現實生命、未來願景緊密關聯,還被傳説為月神之屬,且兼具吐春開物、豐衣足食等吉祥意蘊。
“咫尺匠心——館藏雕刻工藝文物精品展”擷選天津博物館160余件館藏珍品,多數為首次展出,涉及竹、木、漆、瓷、玉、石等多種材質。雕刻作為中國傳統裝飾中的一項重要工藝,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從除夕開始,天津博物館面向全市少年兒童推出7場主題活動,包括迎新年“福”到家寫福字,巧手面塑玉兔迎新,心想“柿”成布藝創作,“絢麗國服”創意手工,“套色國粹”剪紙藝術,宋元展“青山著意”美術拓印畫,“素花青嵐”美術浮雕畫等,同時天津美術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同步開館,歡迎全市人民群眾觀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書海當中過大年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癸卯兔年新春,天津圖書館特別推出“天圖賀新春書香過大年——2023春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
1月22日至24日(大年初一至初三),天津圖書館為兔年第一批到館讀者送去了新春問候。前10名進館讀者還獲得了天津圖書館贈送的包含新春賀信和數字閱讀卡的新年賀禮。
1月17日至2月底,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區展廳推出“日出新卯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讀者們可以在品讀相關典籍內容、了解兔子寓意的同時,感悟中華民族內涵豐富的春節習俗和質樸深沉的家國情懷,營造和諧新春氛圍。
1月17日至1月31日,天津圖書館貴州路夢娃繪本館二樓閱覽區推出“繪本潤童心,好書伴成長”——“讀繪本品年俗”夢娃繪本館主題繪本展。該展覽精心挑選100余冊繪本圖畫書,引領廣大小讀者共同閱讀年俗繪本,品鑒年俗文化,賡續民族精神。
1月19日至2月6日,天津圖書館推出“歡度新春佳節弘揚中華文化”主題電子書展。到天津圖書館的讀者可在文化中心館區一樓活動地點使用手機微信掃描展板二維碼即可閱讀電子圖書。
1月至2月推出“臘雪迎春——你應該知道的春節年俗”線上展覽,依照時間進程,漸次展開春節這幅年俗長卷,讓讀者在品味濃濃年味的同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春節民俗中滋養文化自信。
這個春節,還有多部大製作影片登陸春節檔期。其中,《無名》《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流浪地球2》《交換人生》《深海》《熊出沒·伴我“熊芯”》等影片在“春節檔”上映,涵蓋體育、科幻、懸疑、諜戰、喜劇、動畫等多種類型題材,為觀眾春節假期觀影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大家可以到久違的影院去駐留幾個小時,看看春節檔的電影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
津雲新聞記者吳宏 攝影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