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推進社區教育 打通終身教育“最後一公里”
自我介紹、你比劃我猜、畫畫接龍……近日,天津市和平區蒙古路社區“劉玉方樓門學堂”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志願者賦能減壓活動。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社區志願者承擔了較大的壓力。活動中,大家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彼此分享志願服務的心得體會,挖掘自身成為志願者的源動力,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放鬆身心,舒緩壓力。
“劉玉方樓門學堂”是和平區重點建設的學習型組織之一。近年來,和平區積極打造以“發現—培育—推廣—申報—提升”為特色的終身學習品牌培育路徑,引導社區居民組建形式多樣的學習共同體,形成了包括“劉玉方樓門學堂”“知行學社”在內的8個市級“終身學習品牌項目”,6個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建立了10分鐘學習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氣氛,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活動。
作為全國首批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範區,十年來,和平區持續在體系構建、資源整合、載體創新、示範引領等方面下功夫,先後獲得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優秀微課程最佳組織獎”“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成功組織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厲行節約最光榮,光碟行動我踐行,勤儉節約好傳統,代代相傳記心中。”近日,“陽光奶奶”呂文霞在一場制止餐飲浪費的宣傳活動上,唱起了自己編寫的山東柳琴小段兒。“咱們必須組織起來,一塊學習,跟著時代向前進。”呂文霞在退休後成立了“陽光奶奶”志願服務隊,努力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體現了“老有所為”的人生價值,被評為“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十年來,和平區涌現出12名市級“百姓學習之星”和4名全國“百姓學習之星”,其中杜志榮、張振東、呂文霞先後獲得全國“事跡特別感人的百姓學習之星”。和平區還培育了一支專職人員為骨幹、兼職人員為主體、社區志願者為主要力量的社區教師和管理員隊伍,建立起完善的保障體系,每年拿出專項經費用於社區教育。目前,平均每萬人擁有專用社區學習場所面積達到708.46平方米,居民參加各類社區教育活動達到10.3萬人次。
此外,和平區積極創新學習形式,發揮區校終身學習聯合體功能。和平區內中小職等學校與64個社區分別進行了簽約,構建了區校終身學習聯合體,整合起社區、學校、社會力量等各方資源,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社區教育的覆蓋面不斷拓展。
“一老一小”是社區教育的重點。和平區堅持為老服務,持續健全老年教育體系。一方面,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在新華職大建立了老年大學分校,使老年大學具備滿足招收8000名學員的能力,解決了一座難求的問題;另一方面,廣泛開展“優質老年教育進社區”“優質教育資源進家庭”等活動,將老年大學集聚的資源更多地向社區輻射,形成多形式、開放型、多層次、全覆蓋的老年教育新體系,滿足了廣大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與此同時,和平區創建“養教結合”新模式,對區內各養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及老年人日照中心等機構授牌,拓展各類養老服務場所的功能,探索將老年教育搬進老年人的生活區。
此外,和平區積極拓展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利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以“七彩假期”為主題的社區“冬令營”“夏令營”等活動,拓展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依託社區“快樂營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假期社會實踐,同時發揮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有機結合的成功經驗,建立三級社區早期教育資源中心(活動站)17個,保障了困難家庭子女、流動人口子女和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兒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權利。
和平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明建平表示,十年來,和平區堅持社區教育賦能社區治理,卓有成效地開展思政引領的社區教育活動,為社區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動力。“我們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以‘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重大戰略任務為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朝著‘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方向邁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兩高三化’新和平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