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治污減排“天津模式”: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較10年前下降30%左右
曾幾何時,一提到石油煉化,人們總會聯想到“污染、異味、擾民”等詞彙。初秋,記者步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廠區,卻仿佛進入到一座綠色生態花園。筆直高聳的裝置塔器與鳥語花香的綠樹成蔭交相輝映,廠區入口處懸挂著“重污染天氣應急績效評級A級企業”“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和天津市環境保護企業“領跑者”的榮譽墻,彰顯著企業近幾年的綠色發展之路。
“你看梅花鹿正悠閒散步,它的聽覺、嗅覺十分發達,對空氣品質等生存環境要求很高;以凈化後的工藝尾水養殖的錦鯉更是水質敏感物種,這些都是國際公認的環境指示動物……”該企業環保負責人王剛邊走邊向記者介紹著,臉上洋溢著自豪與自信的微笑。“針對VOCs污染,我們不斷加大投入和先進技術應用,全面開展輕質油內浮頂儲罐升級改造,採用自主研發技術國內首批實施延遲焦化密閉除焦改造,推行冗余設計增設罐頂氣‘引入吸收+膜分離+活性炭’三級處理等等,探索出一套獨具特色的綜合治理模式。”王剛説。
近年來,天津以深化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和新建項目污染“五控”治理為抓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探索總結出一套治污減排的“天津模式”,相較于10年前,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30%左右。
“我市先後制定了火電、鋼鐵、平板玻璃、垃圾焚燒、鑄鍛、工業企業VOCs、工業爐窯、鍋爐、生物質鍋爐等一批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全市3家大型石化企業環境績效全部達到全國領先A級水準,保留的4家鋼鐵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並持續開展深度治理,日均排放總量較2017年削減61.4%。”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王文美介紹,我市持續開展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推動58家企業全部完成多輪次泄漏檢測修復工作,1475家企業完成VOCs綜合治理改造,對石化、化工和倉儲等行業的690余座儲罐開展現場幫扶,動態排查解決污染問題。特別是,聚焦汽車製造、高端裝備、綠色石化等12條重點産業鏈,指導推動164家骨幹企業及關鍵供應商提升改造,達到A級或B級環境績效,既降低了污染排放,也實現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企業正常生産、産業鏈平穩運作。
此外,嚴格産業準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禁新增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煉焦、有色、電石、鐵合金等産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度,提前完成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新建項目嚴格落實國家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所需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VOCs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實行倍量替代。(記者曲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