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立“國字頭”轉化中心 服務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
天津借力連續舉行的12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立“國字頭”轉化中心,把大賽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讓職業教育實現高品質發展。
加速大賽成果資源的轉化應用,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期間,大賽組委會首次在天津設立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成果轉化中心和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開發與製作中心。兩個“國字頭”中心,都落戶在了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每年,學校都會將大賽試題、選手現場的實況操作,製作成視頻、微課程等資料,方便教學的同時,同步分享給全國其他地區的參賽院校。大賽成果轉化中心落地至今,4年多的時間,已經完成近20個賽項的資源轉化,包括高鐵通訊與控制系統、無人機應用和維修、智慧産線安裝與調試等等,大部分都是涉及製造業領域的。
在今年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線上賽中,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了三個賽項。這幾天,線上賽收官後,學校就抓緊整理賽題、現場視頻,製作成教學電子課件。爭取新學期一開學,就能讓師生們用上,把大賽資源轉化成新教材、新課程,指導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
促進賽教資源的深入對接,天津在大賽和教學之間逐漸形成了六大“對接”,分別是:競賽賽項對接專業建設、競賽內容對接課程建設、競賽標準對接教材編寫、競賽設備對接實訓室建設、指導教師對接師資隊伍建設、參賽選手對接學生培養。這樣的方式和標準,為天津加快培養具備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實踐案例。以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將近四成的日常教學課程,來自於往年大賽的資源成果轉化,一部分是直接把比賽項目拿過來,納入教學;還有一部分是根據大賽調整課程內容設置。今年電氣學院的50名應屆畢業生,在機電一體化、軟體編程等課程中,就通過完成往屆大賽的賽題,鍛鍊實操能力,掌握符合企業需要的技能,成功應聘到數控、鉗工等不同崗位中。
本次大賽中,智慧製造、新技術産業賽項佔比四成左右,都是圍繞著世界先進的技術技能標準進行設置的,實現了中外選手“手拉手”混合編隊,其中很多選手就來自魯班工坊。大賽轉化出的教學資源,也被分享給了天津建設的20個魯班工坊。目前,天津已經建設完成100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東盟地區部分國家已經開始使用由我國制定標準、翻譯編寫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