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橋頭堡” 爭做“主力軍”——武清區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擘畫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8月的雍陽大地,生産建設如火如荼。
智慧化生産車間裏,機械手臂自動運轉,快速高效;工業園區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解析數據,全力攻關;農業智慧大棚中,員工們正利用物聯網控制澆水施肥……在這方熱土上,處處可見篤行奮進的澎湃景象。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武清區深入學習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政治之責、強區之要,搭平臺、強服務、促發展,打造高品質發展強力引擎,在服務和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棋局”中“當先鋒、當猛將、唱重頭戲”,展現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氣象,“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城市發展名片愈發耀眼奪目。
深耕區位優勢
牽住協同發展“牛鼻子”
位於武清開發區的交控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場景實驗室內,一支來自北京的研發團隊正緊張地進行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虛擬編組技術攻關。
正是這支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研發團隊,為天津地鐵6號線二期提供了全自動駕駛智慧技術服務。公司副總經理李超説:“選擇來武清區發展,不僅因為交通便利,還因為武清區軌道交通産業聚集,發展空間大。目前公司産品已廣泛應用在包括天津在內的29個城市、50多條軌道交通線路以及朔黃線重載鐵路上,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緊緊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武清區不斷放大區位、交通、産業、生態等比較優勢,狠抓區域綜合承載力建設,讓更多優質項目“引得來”“接得住”“留得下”,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厚植沃土。
依託搭建高水準載體平臺,武清區加快塑造産業協同發展高地,先後集聚了鐵科院、北交控等智慧軌道交通企業160余家,扶持培育紅日藥業、諾禾致源等生物醫藥企業200余家,初步形成智慧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雙輪驅動、雙向發力”的發展格局,為區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武清區累計引進項目6180個,引資到位1400億元,其中“1+4”項目1939個、超億元項目163個、500強優勢項目24個、北京項目2276個,一批央企國企二三級總部整建制入駐。
“武清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發展前景良好,我們正在全面加快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完善數字經濟産業生態,為武清區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京津冀大數據基地建設運營中心總經理蘇維峰表示。
培育消費生態
激發區域經濟“新動能”
“我們從北京南站出發,乘坐京津城際列車20分鐘就到武清區,出站就是佛羅倫薩小鎮,太方便了。”來自北京的李女士已經多次和朋友一起來武清區了,像這樣休閒購物的外地觀光客還有很多,火爆的佛羅倫薩小鎮商圈已經成為外地觀光客的首選打卡地。
作為天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地標之一,武清區佛羅倫薩小鎮商圈以名品消費、賽車文化、創意設計為主題,著力構建高端消費生態圈。
武清區相關部門介紹,佛羅倫薩小鎮是我國首座純正義大利風格名品奧特萊斯,已引進時尚服飾頂級品牌300余個,銷售業績多次獲得全國奧特萊斯第一名,被業內公認為品牌匯集能力最強、全球運營模式最成功的奧特萊斯項目之一。創意米蘭主要打造京津冀首選的休閒、娛樂、餐飲、購物和設計文化體驗目的地。V1汽車世界定位為汽車創新生態園和汽車産業基地,主要打造賽車運動和時尚生活體驗綜合體。目前,佛羅倫薩小鎮商圈項目總投資超過150億元,年吸引消費人群1000萬人,營業額超過60億元。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各類市場主體和市場要素紛紛涌入武清區,為夯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點定位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武清區以服務好京津冀、聚集國際消費元素為目標,依託現有商旅文體資源,推動佛羅倫薩小鎮核心區、武清城區拓展區、武清區全域延伸區“三區”聯動,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今年,我們從空間佈局、消費形態、熱點場景、政策引領等方面多管齊下,重點推動佛羅倫薩小鎮商圈國際化、綜合化、區域化、智慧化發展,加快V1汽車世界功能開發。規劃新增拓展小鎮五期,推動澳康達名車廣場、紅色體育運動基地、百度無人駕駛、V1電競館等總投資100億元的26個項目儘快投入運營。全力打造集購物、餐飲、休閒、體驗、康養、體育等於一體的消費目的地。”武清區商務局局長蕭慶東説。
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可持續發展“軟實力”
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在鐵科金化生産研發基地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項目建設高歌猛進。
鐵科金化武清生産研發基地是武清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智慧軌道交通産業聚集發展的重點項目,由中國鐵道科學院集團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總投資1.3億元,總建築面積16264平方米,投産後年均營業收入預計可達2.29億元。
“我們項目是今年4月11日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當天就同時取得了‘四證’,實現了交地、交證、開工的高效銜接,成為武清區首個‘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的項目。”公司生産研發基地項目代表王哲對武清區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服務讚不絕口。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武清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6月出臺穩住經濟的8個方面24項任務措施,進一步落實“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等創新性服務舉措,開闢“提前預審+並聯審查”路徑,以“保姆式”服務覆蓋項目落戶、建設、投産全環節,加速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積極營造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營商環境,持續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軟實力”。
圍繞守好首都“護城河”、構築京津冀生態屏障,武清區堅決打贏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先後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機制,近年來完成造林20.19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9.3%。
初秋時節,天高雲淡,被譽為“京津之腎”的大黃堡濕地,蘆葦浩蕩,水碧鳥翔,美不勝收,鳥兒種類約佔全國的40%。
武清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大黃堡濕地生態,全面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先後實施水系修復、鳥類保護、護林保濕等工程,完成大黃堡濕地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70.47平方公里違建拆除和生態修復工作,濕地生態功能顯著提升,為實現京津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服務鄉村振興
奏響協同發展“富民曲”
走進武清區南蔡村鎮糶糧務村的“天民田園”溫室大棚,只見香芹、油菜、番茄等30多種蔬菜生長旺盛,正陸續進入采收季。
負責人劉天民説:“園區以京津冀都市圈‘1小時果蔬園’為定位,建有500余畝大棚,每畝年收入達到2—3萬元左右,在豐富京津市民‘菜籃子’的同時,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立足“京津鮮菜園”“京津鮮奶源”定位,武清區將鄉村振興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加快打造特色農業,不斷拓寬農業市場,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共用協同發展“紅利”。
走進武清區梅廠鎮灰鍋口村“花一生鮮花基地”,這裡種植的五顏六色的鮮花令人驚喜。
負責人崔鳳響説:“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我們把基地落戶在武清區,一方面是因為這裡地處京津之間,物流運輸十分便捷;另一方面是因為武清區設施農業水準較為成熟,村民對新品種、新技術接受度高。”
如今,崔鳳響已帶動灰鍋口村很多村民種植鮮花,每戶種植面積500平方米左右,每年純利潤能達到1萬元左右,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收致富的好産業。
圍繞蔬菜、奶牛兩大主導産業,武清區積極推進農業企業、産品和技術“走出去”“引進來”,全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農業高品質發展水準。目前,武清區已聚集164家蔬菜生産企業和232家蔬菜種植合作社,每年向京津兩地供應新鮮蔬菜60萬噸。與此同時,該區還建有9家奶牛企業和2家奶牛養殖合作社,奶牛存欄量3.6萬頭,集約化飼養率達100%,日産鮮奶520噸。“京津鮮菜園”“京津鮮奶源”正在結出協同發展的纍纍碩果。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謀劃推動一批龍頭標誌項目,統籌推進園區載體平臺建設、深化通武廊區域合作、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等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加快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範區,以武清之為服務天津之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武清區委書記劉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