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這份津沽大地的“成績單”,請您查收!
十年,樹苗茁壯參天。
十年,孩童志成青年。
十年,津城成績非凡。
△津沽大地非凡十年的“成績單”,請您查收
天津——渤海之濱、海河之畔的我國北方重要港口城市,擁有著雄厚的製造業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4次到天津考察工作、出席活動,始終為天津的發展把脈定向。
△天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過去十年的天津
用一場場新與舊的動能轉換
用一個個細與暖的民生改善
用一項項立與固的夯基工程
奮力開創現代化大都市建設新局面
天津高品質發展的故事,我們走進位於西青區的王穩莊鎮,看看這裡的今昔對比↓↓↓
十年前,天津西青區王穩莊鎮還是一座遠近聞名的“釘子小鎮”,全鎮有上千家制釘企業,佔全國市場的40%還多,表面繁榮的制釘産業帶來了經濟效益,也帶來了環境污染。
而現如今,高標準農田、生態養殖、高端金屬製品成為了這裡的主要産業方向,新建的智慧網聯車測試場也帶動起整條産業鏈發展,2020年這裡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釘子小鎮”的今昔對比,正是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掀起一場場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縮影。
舊動能→新動能
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
天津這樣作答↓↓↓
做“減法”:堅決不要徒有虛名的“速度”與“産量”。
十年來,天津累計整治2.2萬家“散亂污”企業。過去五年間,壓減煉鐵産能454萬噸、煉鋼産能690萬噸,“鋼鐵圍城”治理基本完成;堅決遏制盲目發展的高污染、高耗能項目。
做“加法”:全力打造“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提出“製造業立市”。
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梳理出12條重點産業鏈,以智慧科技産業為引領,加快培育現代産業體系,推動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
留“空白”:大量建設開發用地變為生態用地,推動産業結構轉變。
頂層設計上,天津對城市發展進行規劃,大力實施“871”生態工程,通過875平方公里濕地保護、73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建設、153公里海岸線生態綜合治理,拓展了生態空間,目前,綠色生態屏障區內藍綠空間佔比已超過65%。
高品質發展“成績單”
綠色成為發展底色,過去十年的天津:重污染天數由49天減少到7天,12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消劣,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物種多樣性持續增加。
關於“非凡”,南開大學教授馮銀廠表示:“十年來,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天津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而這樣的變化,在發達國家要用五六十年的時間。十年來的實踐,是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融為一體,是理念的轉變。”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激發經濟新活力,過去十年的天津:天津港新一代智慧碼頭投入運營,同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航運貿易往來;空客A320系列飛機亞洲總裝線具備月産6架次生産能力;天津自貿區東疆片區租賃資産總規模已超萬億元。
協同發展持續加速,高端産業加速聚集,過去十年的天津:主動對接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冀企業在津投資項目8800個、到位額6800億元,高標準打造信創等5個方向海河實驗室服務三地科技創新。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重大成果持續涌現,過去十年的天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天和核心艙完成總裝、進行測試、一飛沖天;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成為了現實,新一代國産超算系統服務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各個領域。天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突破900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44%。
天津全力打造“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
天津紅橋區子牙河北岸曾有一片上百年曆史的漁民聚居村落,曲延萍嫁到這裡時,很多人仍靠打漁、販魚為生。由於土地空間狹窄,隨著一代代人口增多,當地居民將房屋逐漸蓋到了河堤上,400米的河道堤壩上,一度居住著563戶人家。雨天怕漏、夏天惡臭,儘早改善居住環境成了這裡群眾的迫切期盼。
改變出現在2017年,隨著天津市啟動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天津完成了148.56萬平方米拆遷安置任務,6.3萬戶近30萬居民實現了安居夢。曲延萍也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現在的她一有時間就會回到在這片漁村上建起的公園。舊貌換新顏,讓曲延萍對如今的幸福生活感到踏實、滿意。
天津百姓幸福感的故事,一起來聽聽之前“都市漁村”裏的居民咋説↓↓↓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天津用一項項民生舉措,從“細緻”與“溫暖”上下功夫、見真章,讓百姓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增強民生福祉“成績單”
十年間,天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每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於民生領域,聚焦“一老一小”,十三五期間,天津“老人家”食堂達到1591個、養老床位7.6萬張,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72所,新增學位16萬個,每年提前和延長供暖期,為36萬戶居民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房産證難題......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們來到天津文化中心,看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如何破解廣場舞擾民的問題↓↓↓
十年前,作為天津市最大的公共廣場,天津文化中心廣場正式向市民開放。因為面積大,硬體好,許多群眾自發組織,定期來這裡休閒娛樂、鍛鍊健身,而隨著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之間出現了矛盾,各種噪聲也打擾到了周邊居民。
面對難題,天津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性提出了“一方隸屬、雙重管理”“雙報到”“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等一系列新舉措。現在,在天津文化中心廣場上活動的社團大部分建立起了黨支部,隊伍裏亮明身份的黨員,也成了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主心骨。
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基層、做實基層,把每個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天津明確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強調把群眾是否受益、是否滿意,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由此,天津創建了“向群眾彙報”的機制,引導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群眾、紮根基層,一系列創新實踐應運而生:從繁華市區的“和平夜話”到遍佈全城的“海河夜話”,從南開區“紮根網格、血脈相融”到河北區“來家坐坐、向您彙報”,從北辰區“五常五送”到紅橋區“十個一”工作模式......黨員幹部,從“坐等到府”變為了“主動下沉”。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天津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十年,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在這十年裏,津沽大地發生著一系列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的生動實踐,現代産業體系日臻完善,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提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正在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