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關注】風裏雨裏,這座城有“最美”的你……

發佈時間:2022-07-04 14:55:03 | 來源:津雲 | 作者:陳慶璞 勞韻霏 鮑燕 | 責任編輯:吳一凡

7月3日,週日。淩晨開始,一次大範圍強降雨卷走了津城的酷熱。雨急風驟,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市民。當我們整理好思緒接著入睡時,津城的防汛排水人員已經在如注的大雨中穿行忙碌了,伴隨著泵車的吼叫,一處處低窪地帶的積水進了管網,排入河海……

經過數小時的奮戰,全市城區積水基本退凈,交通恢復通行,然而,本輪雨情還未結束。夜晚來臨,千家萬戶開始享受夏夜的靜謐,而那些可愛的排水工作者,又在夜色中悄然進駐各點位,在悶熱和蚊蟲的陪伴下,為了城市的正常運轉,他們要通宵值守。

他們就是汛期的“戰士”,是這個季節最美麗的身影。

摘掉帽子任憑暴雨澆頭

7月3日2時至17時,市區最大降水量為81.3毫米,出現在紅橋區西于莊。

淩晨5點50分,紅橋區住建委住建發展中心排水服務部,隨著負責緊盯雨情的同事一聲呼喊,郭智和幾位正在倒班休息的同事,睜開眼睛,來不及醒盹,就起身摸起椅背上的工裝,邊穿邊向外面走去。

5分鐘之內,16人的巡視小分隊集結完畢,分成4個小組,按照既定的路線,前往紅橋區內的涵洞、地道、下沉路段等30個積水點位進行巡視。與此同時,紅橋區的8處易積水點位上,40余位排水工人、應急車輛和防汛物資設備也已經就位。

工作中的郭智和同事

“淩晨的雨下得很快,開始是小雨,不到10分鐘就變成了中雨,然後就是大雨、暴雨。”41歲的郭智是排水服務部的負責人,在市政系統工作了20個年頭的他,從事排水工作已經有8年的時間。他説,天津汛期從每年6月中旬持續到9月底,這也是排水人最較勁的時候。

雨最大時,司機們即便將車輛雨刷器開到最大檔,依然看不清前路。在西于莊排水點,面對暫態的強降水,路面很快出現了暫態積水,一台水泵排力有限,郭智緊急又調來了一台水泵。

密集的雨水中,他和同事們雨帽的帽檐一直流水,不方便幹活,大家乾脆摘了帽子,任憑雨水澆著頭,順著脖子,灌進全身,“7點半之前,紅橋區內所有點位的積水,都排凈了,我們也覺得踏實了。”

常有人開玩笑説,每到汛期,如郭智一樣的排水人,就會成為家裏的“甩手掌櫃”,積水點位的“超級管家”,“家人也是挺理解和支援我們的,為更多人出行安全而忙碌,我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為了應對這次強降雨,7月2日夜裏,郭智和同事們便開始了緊張的忙碌,“我們提前去各個點位上查看了各項物資準備情況、設備運轉情況。紅橋區去年和今年,在30個點位的井體裏安裝了預警神器,如果水位上升,我們手機APP會進行報警,我們可以馬上開泵抽水,進行提前排水。”

過硬作風趴在積水裏找井蓋

待命、隨時到崗,是南開區城管委公共事業服務中心防汛排水人員的作風。7月2日,汛情發佈,當夜,辦公區燈火通明,所有的防汛排水人員處於備戰狀態,防汛任務部署到位。排水人員賈德博沒有回家,汛期睡在辦公室已經成為了排水人員的常規操作。

南開區有6個易積水的區域,考慮到小區道路容量有限,架設大泵車會導致交通阻塞、影響百姓出入,排水人員採取了用大泵車進行主幹道排水,同時便於在小路架設拖挂泵的方案。

7月2日早晨6點,暴雨突降,排水部門人員設備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本次降雨出動大泵車3輛,拖挂泵組6組,出動人員60余人。

賈德博在積水點冒雨工作

本次降雨南開區積水最嚴重的位置處於長江道、咸陽路和密雲路一帶,該區域地勢低窪,積水最深處達到30到40釐米。防汛工作,就是和暴雨的賽跑。

小區排水的難度要大很多,需要人工找雨水井,在水井裏架設排水泵。為了儘快排水,現場的領導和排水人員一起“摸”井蓋。“積水很深,看不到井蓋的位置,所有人一點點蹚水找井蓋,有的人乾脆彎下身子用手摸井蓋。”賈德博和隊員們在長江道和密雲路的區域進行排水作業,暴雨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所有在場的人員都被雨水打濕。

降雨持續到9點多轉小,但沒有人顧得上回去換下濕漉漉的衣服。雨停了,排水還在繼續,有的排水人員在打開的井蓋邊值守,保證行人的安全,有的排水人員繼續抽水,直到中午,南開區的排水工作基本完成。

隊員們,雙腳被泡得發白,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

95後聯絡員顧不上吃媽媽做的飯

25歲的楊旭剛剛工作一年,卻有兩個身份,平時他是南開區鳳園南裏社區負責低保戶的社工,汛期來臨,楊旭又成為社區的防汛聯絡員。

根據規定,社區防汛員要求24小時電話暢通,微信群裏隨時發佈汛期資訊,大雨來襲時,社區防汛員要負責巡視社區,觀察積水漏灌樓道、社區設施受損等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上報社區內積水情況,同時根據公共管理辦發佈的汛期資訊隨時到現場支援。

連日來,天津多次發佈暴雨及防汛預警,楊旭也幾乎沒有睡過安穩覺。他家住在距離社區一街之隔的地方,每天晚上,楊旭都會把手機和對講機放在頭邊,保證隨時接收資訊。

工作中的楊旭

7月3日淩晨6點左右,鳳園南裏開始降雨,但此前,楊旭幾乎沒有睡著,看到下暴雨了,他走出家門,沒敢驚動父母,但他知道,只要有汛情,父母同樣無法安睡。

鳳園南裏社區有29棟樓,楊旭幾乎走遍了社區內的每個角落,觀察社區內積水情況,雖然穿著雨衣,衣服已經被暴雨淋透。

好在鳳園南裏所處位置地勢偏高,除了社區門口有沒過腳面的積水之外,其他地方狀況良好。最強暴雨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楊旭兩次到小區內巡查,把巡查情況通過照片和文字彙報到社區。

上班時間到了,來不及休整,沒時間吃早飯,楊旭又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走出家門的一刻,他看見了飯桌上的飯菜和媽媽心疼的眼神。“社區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壓力和責任。”楊旭説,在社區工作了一年,他覺得自己突然就長大了。

夜裏值守不怕防“空”不懼蚊蟲

3日晚6點,北辰區水務綜合服務中心排水工作人員甄文青和兩位同事,進駐了北辰區的引河裏小區。這是個老舊小區,地勢比外側的京津公路低很多,每年的汛期,都容易成為大的積水點。

“這個小區在汛期必須採用強排,如果不及時排水,雨大的時候小區裏積水能到大腿,差點就灌進居民家中了!”甄文青説。

每年6月和9月的主汛期,都是甄文青固有的“備戰”週期。他今年40歲,但已經是一名10年的老排水人了,風裏來雨裏去的日子經歷了太多。妻兒對他的防汛值守似乎也習以為常,他昨晚出發前,妻子簡單説了句注意安全,而正在看電視的孩子,壓根沒意識到爸爸的出門。

來到小區,他們和社區做了溝通,工作人員幫忙協調了停車地點和泵車位置,既能讓泵車正常工作,又不影響居民出行。隊員們把碩大的泵車抽水管接到雨水井,一旦小區裏積水達到一定程度,他們就啟動泵車,每小時800立方米的排水功率,足以把積水排到公路兩側的雨水管網系統裏。

甄文青和隊友們在值班

夜裏值班,一切都很安靜。引河裏是個老的排水點位,居民、社區、物業都非常配合,隊員們到小區值班室取冷水熱水或尋求幫助,總是有求必應。伏天裏悶熱潮濕,為了安全,他們不使用車載空調,穿著不透氣的反光工作服,不一會兒就滿身是汗,再加上蚊蟲的不斷光顧襲擾,那滋味,用甄文青的話説,當真是非常非常的難受。

如果不下雨,甄文青和隊友可以適當在車裏休息一會,而一旦下雨,他們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密切關注降雨情況。“一旦開始下雨,就要實時觀察水位,路面有明顯積水了就要啟動強排!”甄文青説。

“今天又是一個通宵!”甄文青笑著説。

……

哪怕雨再大、風再疾,也要排凈積水,哪怕十防九空,也要站好每一個防汛值班崗位。這些可愛的防汛人,他們就是雨季裏的“戰士”,是風雨裏的逆行者,是城市出行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