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蝶變煥新生 美麗紅橋綻芳華
■百年“漁村”化身為秀美的子牙河濱河公園。
■改擴建後的桃花園小學面貌煥然一新。
■加快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核心節點”。
■西北角陸家嘴商圈消費活力足、人氣旺。
如果要問紅橋這五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答案一定是這座老城區“顏值”“氣質”的升級。
仲夏的紅橋,滿目蔥蘢、生氣勃勃,穿行在城區大街小巷,目之所及,市容市貌大氣靚麗、道路環境暢通有序、基礎設施完善便利,無不讓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紅橋區始終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堅決打贏棚戶區改造、創文創衛、招商引資、安全穩定四場硬仗,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砥礪前行中,一座宜居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的紅橋也躍然眼前,經濟運作穩中向好、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祥和的幸福畫卷徐徐展開,三河五岸動能澎湃,魅力值拉滿。
堅持人民至上
托起“穩穩的幸福”
…………………………………………
下過雨的清晨帶著淡淡泥土香,胡順來正撐著傘在自家庭院裏精心侍弄花草,“不用再擔心‘水漫金山’,真好!”他笑道,“換做四年前,遇上這樣的天氣,我可沒這閒情逸致。”
今年51歲的胡順來曾在郭家菜園“漁村”住了30多年,一到汛期提心吊膽的日子讓他至今仍難忘卻,“房子蓋在岸邊,常年特別潮,生活也不方便,不通燃氣、暖氣,所有人共用一個旱廁……”
“絕不允許在高樓大廈背後還有貧民屋!”紅橋區委、區政府莊嚴承諾:要千方百計徹底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不能讓老百姓只是活著,要讓他們有生活、有美好生活!
2018年6月21日,“漁村”搬遷改造工作的啟動讓光照進了胡順來的生活,他親身經歷、見證了13天563戶居民全部搬遷、出棚入樓的全過程,直言“像做夢一樣!”
2019年11月1日,紅橋區提前並超額完成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任務,3.33萬戶、15萬群眾實現了從“憂居”到“優居”的美好轉變。
如今一到雨天,曾經的平房“抗洪”記憶還會涌上胡順來心頭,但更多的是感慨、滿足,用他的話説,“現在的生活就倆字兒──幸福!”
依託棚改騰挪出的土地資源,更多民生“紅利”漸次釋放。
老“漁村”化身14萬平方米的子牙河濱河公園,帶來觸手可及的生態福利。
紅橋小學佔地面積從4500平方米擴大到15000余平方米,孩子們可以在寬闊的操場自由奔跑。
新建第二實驗小學、三中附小等教育載體9處,補充學前教育學位5540個,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620個,更多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寫在群眾心坎上的美好變化還遠不止這些。
“這幾年,周邊的佔路市場、衚同裏的旱廁都沒了,菜市場、老人家食堂和公園綠地漸漸多了起來。”家住咸陽北路街道同心社區的房克明大爺表示,他已經習慣了每天到家門口的文化服務中心呆上一會兒,和老夥伴們一起聊聊天、練練書法,偶爾還唱唱歌,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晚年生活樂趣。
近年來,紅橋區還新增養老床位1136張、新建23個日間照料中心、新建13個健身中心、完成9個社區全科門診標準化建設、在全市率先完成120急救站點建設任務、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和天津市文明城區……一項項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持續為惠民“加碼”、為幸福“加速”。
房克明大爺説:“以前總聽人講15分鐘生活圈,別説,現在買菜、拿藥、參加社區活動嘛的,還真都能在這十幾分鐘路程的圈子裏給辦嘍,倍兒好!”
練好發展內功
打造投資“強磁場”
…………………………………………
“我人在外地老家,來回跑一趟非常麻煩,多虧有工作人員幫忙‘網上辦理’,新變更的營業執照這兩天就能收到!”4月7日,遠在山西的誠遠(天津)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戈先生通過紅橋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幫助,線上上辦理了增加企業經營範圍審批服務,為公司順利開展後續投標業務掃清了障礙。“就用了4小時,真是沒想到這麼方便!”
説起紅橋高效優質的行政審批服務,2021年競得該區鈴鐺閣地塊的天津中海海鑫地産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國欣也有切身體會。
“從取得項目備案到開工建設僅用了14個工作日,我從事房地産行業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足不出戶,在自家公司領取到施工許可證,而且用時這麼短,為‘紅橋速度’點讚!”歐陽國欣説。
近年來,紅橋區全面推行承諾制審批、容缺後補等“放管服”改革舉措,全區784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行清單化管理,減少各類證明材料376項,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天,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務服務7個工作日制度和註冊企業免費刻章服務,實現企業“零成本”開辦。
在紅橋成長起來的卓朗科技創始人、總經理張坤宇一直堅信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他對這句話也有著比別人更深的感觸。
“我們能從一家大學生創業公司成長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軟體500強企業、雲計算100強企業,離不開這十多年來區裏不遺餘力的扶持,包括給資金、給場地、給政策、給榮譽等。”張坤宇説,“前不久,企業剛剛完成松江股份的司法重整,成為我市第一家在行業資訊化總體整合領域主機板上市的公司。未來,還會在區裏的支援下加快打造研發創新産業基地。”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張坤宇一樣,深切感受到紅橋重商、親商、愛商、尊商、富商、安商的決心和堅定意志,加之充分發揮天津西站作為“軌道上的京津冀核心節點”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關鍵窗口的區位優勢,紅橋吸引力不斷增強,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天津水泥院綠色數智雙碳創新中心、中船重工全系統第三方檢測中心、中海油創新研究中心、中郵證券天津分公司等一大批好項目、大企業紛紛選擇落戶紮根。
“政府服務貼心週到、交通路網便利通達、投資興業氛圍濃厚,我們願意一心一意在紅橋謀求發展,我們也相信企業在這裡能夠大展拳腳、大有可為!”天津水泥院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小龍説。
聚焦基層治理
畫好服務“同心圓”
…………………………………………
前不久,快遞小哥宋國輝和其他6名同行有了“雙重身份”,穿上印有“益鋒小哥志願服務隊”字樣和志願服務標識的工作服,他們既是快遞員,也是紅橋區三條石街道首批“志願網格員”。
上崗一個多月,宋國輝已然成為協助社區開展環境衛生和安全隱患治理的“找茬”能手。他表示,前幾天發現小區裏有幾處裸露的電線,就拍照上傳到紅橋區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平臺,不到半小時系統就提示已處置。“能發揮職業特點參與社區工作,為美化咱們共同的生活環境貢獻力量,讓我覺得特別有歸屬感和成就感!”
推動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納入基層黨建格局是紅橋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十個一”工作機制的新嘗試。
近年來,紅橋區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通過一根鋼釬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一盤棋”,通過一套機制狠抓落實、一聲哨響報到督辦實現“多條線”擰成“一股繩”,通過一網多格全域覆蓋、一座平臺科技支撐讓為民服務有了“智慧大腦”“耳聰目明”……
“不光是工作人員可以使用這個平臺,群眾遇到困難也能隨時通過‘紅橋百姓通’微信公眾號反映,接報後平臺會立即向相關部門‘派單’,並及時追蹤、反饋問題處置情況。”紅橋區網格化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會群介紹説,兩年來,該平臺已累計處理群眾身邊各類問題270余萬件。
讓群眾生活更舒心更美好,紅橋區還建成了區、街道、社區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成立了35家人民調解工作室,500名人民調解員“常駐”社區,哪家鬧了彆扭、誰和誰起了爭執,經他們説和調解,往往能夠解開“心結”、握手言和,避免了很多小糾紛演變成大矛盾。
“社區裏大事小情都有人管,不論是看得見的問題,還是看不見的隱患。”西沽街道水竹花園社區居民謝菲表示,自己還經常能在下班晚歸時看到巡邏的民警,讓人很有安全感。
據了解,近年來,紅橋區110接報刑事警情逐年下降,2021年降幅達40%以上,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同年12月,紅橋區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區”稱號。
篤行不怠,日進日新,紅橋發展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無不迴響著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實現高品質發展新征程上,紅橋將繼續凝心聚力、埋頭苦幹,進一步煥發綠色發展、宜居宜業的絕美風姿,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把生態福利送到群眾身邊
“推窗見綠,抬腳進園”是不少市民的理想願景,在紅橋,這種美好就在大家身邊。
“這幾年,區裏一直在加大園林綠化力度,通過增綠補綠、見縫插綠的方式新增公園面積16.26萬平方米。”紅橋區城市管理委負責同志黃學軍介紹説,“為了打造大綠大美的生態環境,我們還對西沽公園、竹園等10個公園完成提升改造,打造勤儉道等13條精品園林景觀道路,增加沿線綠化面積超9萬平方米,對6000平方米可綠化街頭裸地、清拆地實施綠化提升等,真正把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福利送到居民身邊。”
子牙河紅橋段南岸的子牙“紅”健康步道是西于莊街道子牙南裏居民閆瑞新阿姨的每日打卡地,遛彎、歇腳、聊天、鍛鍊,別看這兒地方不大,但在閆阿姨和朋友們心裏,它發揮的作用可不小。“這兒綠化好,只要天氣不錯,大夥兒都喜歡到這散散步、説説話,我們是打心眼兒裏喜歡!”
家住翠山樓的桑立衛大爺則對自家門口的子牙河濱河公園情有獨鍾。“現在多漂亮啊,走在河邊吹吹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舒服極了!”桑立衛表示,許多人根本想像不到這原來是一片破糟糟的棚戶區,“漁村”搬遷後這就建了公園,區裏還給修了路,又築了堤,子牙河河道和周邊環境是肉眼可見的愈發優美怡人。
生態美起來,市容也在靚起來,紅橋區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區內10個佔路市場和6個自發市場全部清撤,112個旱廁全部消除,累計治理違法建設66.6萬平方米,拆除1.2萬平方米違規鴿棚鴿舍,南大寺周邊環境衛生死角、西關北裏私屠亂宰等累積多年的治理硬骨頭一一啃下,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天津市文明城區。
越來越多的紅橋人切身感受到天更藍、水更清、公園更多了,身邊的居住環境、市容秩序也越來越好了。
黃學軍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城市綠道綠廊建設,並加大西站周邊、社區里巷等重點地區的綜合治理力度,常態化鞏固創文創衛成效,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和靚麗城市面貌的新期待。
讓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紅橋區第九幼兒園操場上,一場熱鬧有趣的春季運動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接力賽跑、扔沙包、拔河……孩子們你追我趕、體驗運動的快樂,家長們線上上實時收看比賽、加油助威。
“我兒子在讀小班,這兒的環境、老師都特別好,孩子非常喜歡來,而且離家近,接送也方便。”家長倪克雅表示,自己就住附近,在這所幼兒園建成前,她和愛人還有過“入園難”的焦慮,前年8月九幼正式投用,一家人的煩惱隨之而解。
“門口還有天津師範學校和苑附小和新華中學和苑學校,孩子從幼兒園到中學都不用跑遠,這是前幾年剛搬過來時沒想到的。”倪克雅説,“前一陣看到新聞上説市教委還和紅橋簽了協議,要合作辦一批優質特色的中小學,未來大家的選擇就更多了,身邊不少朋友都説以後不愁孩子有好學上!”
近年來,紅橋區緊抓棚戶區改造契機,把彌足珍貴的土地資源優先投入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第二實驗小學、三中附小、九幼等教育載體9處,補充學前教育學位5540個,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620個;改擴建紅橋小學、桃花園小學;修繕提升區少年宮、教師發展中心。
“我們的操場足足大了3倍多,有了標準的塑膠跑道、籃球場、足球場、沙坑等。”桃花園小學體育教師張妍説,“很多以前受場地局限無法開展的室外活動現在都可以組織了,學生們對運動的興趣和喜愛程度也更高了。”
紅橋區教育局負責同志歐陽敏表示,僅2021年,區裏就將全區財政收入的60%用於教育事業,去年還編制完成區內首個基礎教育專項規劃,規劃各類學校95處,並以法定規劃形式確保未來教育用地充足供應。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紅橋區開展集團化辦學,組建7個教育辦學集團,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辦學,借力駐區高校優質資源構建大中小一體化辦學體系,引入上海道小學、河西二幼優質教育資源,方舟實驗、怡和兩所民辦中學改制為公辦學校,並開展名校長、名班主任、教師評選,推動跨區、集團內教師資源合理流動等,持續提升區域教育教學水準。
在去年8月剛剛投入使用的天津三中附屬小學,一年級學生周思毅踏入校園生活已有大半年時間,家長劉靜對兒子周思毅的學習、生活非常滿意。她説,“學校從硬體建設到教學管理都很優秀,在老師的培養幫助下,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學校屬於文昌教育集團,可以最大限度共用集團內部優質資源,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優質教育,作為家長非常滿足!”
寫好城市發展能級提升“大文章”
施工人員頭戴護目鏡、身係安全帶進行防火塗料噴塗,二次結構施工人員正在放線,為後續外墻和內墻隔斷建設做好準備……前不久的“五一”假期,紅橋區中醫醫院新址建設項目現場依舊熱火朝天、忙碌有序。
“這是紅橋區的重點民生項目之一,新院址建成後面積將是原有的2倍,門診就醫環境可以得到極大改善。”項目建設負責人劉毅介紹説。為保證工程儘早完工,“五一”期間近70名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全員上崗,保品質搶進度。
目前,紅橋區全力推進的重點建設項目有區檔案館、七〇七所綜合實驗樓等三大類25個。“最近,我們和相關部門一起走訪了區中醫醫院、大豐西幼兒園、子牙河北路(中段)、仁恒星源世紀等在建項目現場,及時解答、解決建設單位提出的相關手續審批流程、配套工程建設、排水管道外網接駁等問題,保障各項目建設有序高效推進。”紅橋區住房建設委負責同志李冬表示。
近年來,紅橋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依託棚改騰挪出的近3000畝優質土地資源,科學規劃城市建設管理,有序推進土地出讓,加快城市更新,深入實施規劃引領、區域開發等“十大工程”,在增強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能級的同時,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
單家面鋪、金潞園等9宗地塊成功出讓,帶動固定投資約300億元。
風貌裏社區等4個黨群服務中心和西站消防中隊、三條石小學、西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一批社會事業類項目建成投用。
子牙河北路東段、本溪路等11條道路完工通車。
和苑起步區C地塊、北岸中心等108個海綿城市項目完成。
9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陸續完工並投用。
……
“隨著紅橋基礎配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區品質也進一步提升。”參與鈴鐺閣地塊開發建設的天津中海海鑫地産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樂説,“這裡還有天津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及其周邊所預留的發展空間,不論對投資企業還是市民群眾來説,紅橋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未來,紅橋區將繼續大力推進西站前廣場、西沽南等重點地塊出讓,加快實施重點項目建設,高品質推動城市更新,持續提升區域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人才聚集力,讓區域發展更富活力、動能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