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津南區

奮進津南:踔厲篤行 厚積薄發

發佈時間:2022-06-17 14:10:45 | 來源:津雲 | 作者:沈欣 劉靜男 董瑩瑩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國家會展中心

■天津海河教育園區

■津南區小站稻千畝稻田

■津南“陽光天使之家”

■綠屏·八里灣

五年櫛風沐雨,深耕綠色生態,美麗加速蝶變。

五年創新競進,篤定綠色發展,收穫碩果纍纍。

又值夏花絢爛,“津”“濱”之間的“黃金寶地”──津南區,翠意盈盈,如一粒明珠嵌入全市“綠帶”;活力繽紛,似一頃春波漾起日新萬千。

五年來,津南區積極擁抱新時代,把握大格局,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示範區、會展經濟功能區、創新發展聚集區,積極創建“雙碳”工作先行示範區,在轉型發展中苦練事功,在篤定創新中踔厲奮鬥,打造生態屏障,鋪實綠色底色;擁抱會展時代,鍛造發展引擎;凝聚智慧合力,深挖創新潛能;關注人民期盼,上足幸福成色,堅毅邁向綠色高品質發展之路。

一葉“綠肺”潤澤生態和諧雋美

六月的津南,天藍如洗、綠樹繁茂、湖水輕吟、眾鳥啁啾……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徐徐鋪展。“綠色生態屏障就像是天然‘氧吧’,在這裡呼吸著新鮮空氣,感覺身心無比暢快。”綠色掩映下,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這片“都市森林”,或扶老攜幼享受濃郁空氣負離子,或三五成群在姹紫嫣紅、爭奇鬥艷的花海中駐足拍照、流連忘返。

作為全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主戰場”,自2018年初開始,津南區便全面拉開了建設序幕,接連發動造林綠化、水生態環境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十大戰役”,區領導每月督查進度、查驗品質,各職能部門拿出“繡花”功夫精雕細琢,克服土地鹽鹼、地勢低窪等不利因素,保障綠屏建設如期推進。

四年來,區域新增造林綠化面積6.4萬畝,管控區林木覆蓋率達到25%,藍綠空間佔比達到64%,綠屏·鹹水沽灣、辛莊灣、雙橋河灣滿目蒼翠、湖光旖旎,八里台灣、小站灣、葛沽灣綠野環繞、林水相伴,“水豐、綠茂、成林、成片”的寫意美景漸次展開。

城市綠了,河水清了,生態環境也在悄然變化。據氣象部門監測,綠屏帶來的“增濕降溫”作用明顯,天津中心城區東南部已降溫0.2℃-0.4℃,增濕2%左右,有效阻斷了“津城”“濱城”超大熱島和超大幹島形成;2021年全區PM2.5平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改善33.9%;動植物群落逐步恢復,絢麗海棠、金枝槐等30余種喬灌木錯落有致,天鵝、白鷺等50余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生態體系日漸豐富。

光有森林綠地還不夠,為持續提升生態“含綠量”,津南區大力引育新動能,海爾互聯工廠、華海清科等一批“高精尖”項目落地開花,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164家;域內31個未拆遷整合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投入運作,污水管網改造、煤改清潔能源等工程相繼實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融共生,涵養出一幅藍綠交織、産城共融、村美民富的綠色畫卷。

昂首啟航跨步擁抱“會展時代”

盛夏時節,滿目芬芳。登高遠望,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二期建設項目恢宏挺拔:16座展廳與中央大廳齊整佇立,凝成一片皎潔,與空中湛藍交相輝映,蓄勢騰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30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鉚足幹勁、有條不紊、揮汗鏖戰,奪取著一個又一個建設節點。據悉,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二期工程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包含中央大廳、16座展廳、貫通東西兩區的交通連廊,其中,中央大廳增設可以同時容納2000人的國家會議中心。現階段,展廳與連廊區域的屋面、幕墻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室內精裝;中央大廳主體結構已於今年年初完工,正在進行附屬結構施工。

作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誌性載體,中國北方最大的國家級會展中心──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一期工程于去年6月在萬眾矚目中如破繭之蝶,乘著首展的東風,驚艷亮相,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聯動效應,津南區昂首挺進“會展時代”。

自2021年一期投入運營以來,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共舉辦展覽、會議等項目17場,其中中國建築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築博覽會簽約意向合作協議達267項;2021中國國際汽車展成交額突破30億元,吸引客流約63萬人次;第105屆全國糖酒會刷新了秋季糖酒會歷史展覽規模的記錄。

為了保障展會的順利舉辦,津南區將“擁抱會展共贏津南”理念滲透到了方方面面,成立指揮部,組建15個工作組,圍繞安保、防疫、市容、交通、營商等十多個方面,為每場展會開展相應的服務保障,讓會展經濟與津南發展同頻共振,讓廣大客商盡享津南發展活力和優質營商環境。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展覽部副總經理宋明春表示:“通過半年多的運作,在滿館啟用的狀態下,我們對周邊的住宿、交通、餐飲、物流等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展商和觀眾非常滿意。”

“辦好一次會、激活一座城”。會展經濟的成功入駐,不僅為津南帶來了新活力,更帶來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支撐。目前,津南區已出臺《津南區加快建設會展經濟功能區實施方案》,創新引育、升級服務、優化政策,全力打造科創會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長極。

産教融合海河南岸蓄“智”育新

五年來,津南區堅持創新驅動、聚焦産教融合,依託教育鏈、圍繞産業鏈、開發人才鏈、打通創新鏈,在加快推進創新發展聚集區建設上不斷蓄積新動能,釋放新活力。

去年年底,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科技園正式開園,首批40家企業及項目入駐簽約。定位於“科學家合夥人”,大學科技園引進了匯聚“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等優質智力資源的運營方,聚焦智慧交通、智慧職業教育、智慧製造及裝備、人工智慧等高技術領域,加快實現由“智”變“金”。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科技園核心團隊運營負責人周文波介紹説:“得益於津南區提供的5000平方米創新空間,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團隊剛一進駐就開始了智慧電動汽車高低壓技能培訓設備的測試與研發。區科技局還承諾將在未來三年每年給予200萬元運營經費補貼。”

打造大學科技園,是津南區培育新動能“策源地”的重要招法,目前,津南區已簽約啟動天津大學、天職師大2家大學科技園。

為深度融合産教資源,大力培育創新載體,津南區一面深化海河教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一面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産業研究院等平臺要素支撐作用,建設一批産業協同創新綜合體。支援海教園人才創新創業,引進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人才註冊創辦企業77家;進一步強化眾創空間、孵化器建設,6家市級眾創空間,引育初創團隊和企業370余家,4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在孵企業233家。

如今,華為(天津)物聯網創新中心、天津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華海清科等行業領軍者異軍突起;安博津南國際倉儲物流園、樂歌天津現代電子商務産業園等“國際品牌”加快建設;海棠眾創大街活力迸發,阿裏雲創新中心(津南)基地茁壯成長,“天南科創谷”項目加速建設。天津大學的“內燃機複合迴圈”“腹腔微創手術機器人”等6項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南開大學在有機光電材料、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新突破。

目前,津南區正在積極營造“産學研用金、才政介綠雲”十聯動創新發展生態,以海教園等優勢區域作為核心區、起步區和龍頭抓手,針對市場化、産業化、場景化需求,在各細分領域中著力匹配政策供給,全力打造創新發展聚集區和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高地。

發力“雙碳”城市“綠”動生機盎然

1座加氫站、10輛氫能重卡……榮程集團成功搭建全市首條閉環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經過8個多月的“氫裝上陣”,這個氫能源項目運作平穩高效、減排降碳作用突出,截至今年3月份,氫能源車輛累計加氫2600余次,行駛里程34萬公里,累計實現減排二氧化碳311噸。

昔日的“能耗大戶”,今日正逐漸轉型為低碳綠色典範。目前,榮程集團已累計投入超50億元,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治理,噸鋼碳排放達到國內領先;實施屋頂光伏、余光互補等光伏發電新能源項目建設,自發電比例達60%;投資1.2億元新建兩條鐵路運輸專線、封閉式站臺和集裝箱運輸專線,成為天津市唯一具有多條鐵路專用線直接進廠的鋼鐵企業;建設生産餘熱城鎮供暖工程,已形成300萬平米規劃供熱的能力,為城鎮取暖減碳9.6萬噸……

企業在推進“雙碳”工作中嘗到了甜頭、找到了出路,工業園區同樣也在向“雙碳”發力。在津南區八里臺鎮,一個5G智慧安全“雙碳”園區定制平臺,既能實現園區管理智慧化又能實現企業經營低碳化,成為工業園區“雙碳”實踐的“樣板”。該平臺以物聯網、5G、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支撐,一方面對園區內智慧路燈、綠色光伏、智慧天眼、污水排放、生態監測等10個板塊進行智慧管理;另一方面還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減碳方案,對企業用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並根據用能數據進行節能改造,助推企業向能源低碳化方向加速轉型。目前,平臺已經覆蓋園區512家企業,對230家企業實現了能源託管。

榮程集團和5G智慧安全“雙碳”園區,只是津南區持續探索並推進“雙碳”發展的一個縮影。津南區以“兩加、四減”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批綠色低碳示範品牌,跑出了爭創天津市“雙碳”工作先行示範區的“加速度”──在全市率先成立區級“雙碳”創新發展促進中心,打造以聯想佳沃、小站稻為先行示範的現代綠色農業項目,探索綠色生態屏障碳匯試點,建設國家會展中心綠色展館,開展燃煤鍋爐改燃項目,實施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持續創建“低碳機關”“低碳商場”“低碳村居”“低碳學校”……綠色發展理念逐漸融入城市血脈,低碳生活方式愈加深入人心,津南也更加“綠”意盎然。

枝葉關情“妙筆如椽”繪寫民生

“從登錄社會救助綜合服務資訊平臺申請臨時救助,到拿到救助金才花了3天的時間,特別快捷、貼心。”北閘口鎮低保戶劉廣華(化名)感慨道。

近年來,津南區社會救助體制機制日益健全、社會救助保障水準穩步提升,不僅搭建起社會救助綜合服務資訊平臺,讓社會救助實現了從“被動申請”到“主動發現”,從“單一型”向“多元化”的質變,還設立了1000萬元社會救助專項資金,救助生活困難“邊緣戶”以及特殊民政救助對象;開展“築基”工程──城鄉困難群眾排查解困專項工作,做實做細排查後續救助轉介工作……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聚焦“一老”,情暖夕陽。津南區持續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探索出了智慧化管理、短期托老、“物業+”、醫養結合等多種助老服務新方略。目前,全區64家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開展社會化運營改革試點54個,設立老人家食堂113個,全區為老服務更加專業,照護水準愈加精細。

優化配置,做強教育。津南區積極引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採取與市級重點中學天津市實驗中學集團化辦學,與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建設高等院校附屬學校,“牽手”河西區、南開區開展教育全面戰略合作等方式,積極促進教育基礎設施的配建與完善,紮實推進優質校園高質新建與優化升級。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新建住宅小區高標準配套建設幼兒園,五年來,全區新增公辦幼兒園21處、民辦幼兒園38所。

扶殘助殘,直抵人心。作為津南區助殘的品牌項目,于2019年3月成立的陽光天使之家致力於“為貧困殘疾兒童提供優質康復服務”,依託界內知名康復師各自細分領域和專業特長,開展了PT(運動治療)、OT(作業治療)、ST(言語治療)等10余項康復課程。目前共收治患兒168名,30余名腦癱患兒走進幼兒園及小學的校園,20余名患者恢復了言語和行走能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津南區還從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居住環境、提升醫療水準等領域展開全方位、革命性變革。搭建直播帶崗、“海棠綻彩,職等你來”主題招聘會、就業雲超市等就業平臺,助力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雙向奔赴”;通過加裝電梯、拆違治亂、“補粧”綠植、舊樓改造等系列工程,不斷美化、“靚”化居住環境;相繼將津南醫院、津南中醫醫院遷址新建,“改頭換面”、淬煉“內功”,構建起了滿足全程診療的服務體系……一張民生保障網,正在津沽大地越織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