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與修復 濕地水鄉物美豐饒

發佈時間:2022-05-24 08:40:20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曲晴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初夏時節,獨流減河沿岸的西西海濕地風光怡人。

因為灌木成林,這裡空氣格外清新,成為附近居民消夏休閒的好去處。微風吹拂,碧波盪漾,蘆葦搖曳。“環境越來越好,眼見著河水也越來越清亮!”西青區小孫莊村村民王振來説。

5月21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主任周濱帶著監測設備,也來到西西海濕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濕地為候鳥遷徙提供驛站,同時營造出天然的水生動物、兩棲動物和水禽的繁衍、覓食及庇護場所。”周濱説。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就是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濕地是天津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區域。

近年來,天津加大力度實施“871”重大生態建設工程,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多種類型的濕地,星羅棋佈分散在天津,總面積達2956平方公里,眾多河流穿梭于湖、泊、洼、淀,形成了獨特的河濕交融的生態系統,展現著“濕地水鄉”物美豐饒的動人景象。

“物種明顯變得更豐富了,許多鳥類在天津‘安家’。前兩年,看到震旦鴉雀特別驚喜,興奮好半天,現在我每次去到大黃堡濕地,幾乎都能看到它們飛過,成為‘老朋友’了。”周濱從事濕地研究多年,在現場,他一邊翻看錄影機裏拍攝的鳥類照片,一邊告訴記者,最近他和團隊成員也往大黃堡濕地、七里海濕地跑了好幾趟,研究安裝智慧監測設備,就能自動抓取候鳥的種類,這將比人工監測更加精準,也能最大限度減少對當地生物的干擾。

據了解,我市已經在四大濕地保護區建立標準化的監測體系,動植物的實時數據,都能回傳到數據中心,為科學管理提供依據。依託這套系統,濕地的工作人員,能清楚地看到留鳥的棲息地水量有多大、能容納多少魚為鳥類進行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