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新時代 天津這十年丨公交車窗內外的“風景”

發佈時間:2022-05-16 10:22:23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蘇曉梅 張磊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工作人員為新能源公交車充電。本報記者張磊攝

一扇公交車窗,透過它,乘車人看路、看風景,等車人看人、看車廂。10年間,透過車窗向外“看”,公交線網越織越密、公交站點越來越多、城市風景“越跑越快”……透過車窗向內“看”,車型越來越大氣、車廂愈加人性化、車尾不再冒黑煙……伴隨“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建成,如今,透過這扇車窗可以看到更多。

透過車窗向外──

“貪吃蛇”變少了,“到地兒”更快了

“數一數、算一算,705路多少站,西關西、雅園裏、人民醫院、怡華路、呂祖堂、西營門橋、宇正園……從頭到尾82站。”這是劉利祥──一位“85後”資深公交愛好者編唱的一段快板兒。他説,後來這條線因在途時間太長,司乘都受不了,調整後一分為二。

劉利祥對津城道路有著説不上的癡迷,很多線路被他編成段子娓娓道來,在朋友圈被稱為公交“活地圖”。

“哪怕貴點兒,年輕人也喜歡坐能一站直達的快線。”劉利祥管這種車叫“高級車”。在他的記憶裏,以前公交線路長,在途時間久,“一條線像‘貪吃蛇’,恨不能把沿線人多的站點全加進去。”

像705路這樣又長又慢又擠的公交車,隨著2014年我市建設“公交都市”提速的步伐而改變。也正是從那時起,公交不斷做“加法”補空白,市中心公交站點也實現了500米站點100%全覆蓋,公交線網越來越密。

“30路車延到家門口,送孩子上學、去醫院、倒地鐵都方便了。”家住麗福華庭的張阿姨説。

隨著軌道交通成網,長、重、繞的公交線不再“吃香”,為提高運載效率,公交調密補疏做起了“減法”。

“606路最初從佳寧裏到唐山道,因人多火爆,兩端終點站陸續延到瑞景龍洲道和梅江南,平峰跑一趟就要2個多小時。”劉利祥舉例,“地鐵1號線開通後,線路重合多,大家都不愛坐606路了。”

“現在606路已大幅縮減重合站點,並向北延伸至急需加車的雙青新家園,南端截短同時增加新興路等站,節省運力加快週轉。”市公交集團運營業務部線網規劃崗專責韓家慶介紹。

線到網,密向疏,在公交“加減法”中運載效率不斷提升,劉利祥心中的“高級線”多起來,讓他能夠“到地兒”更快。我市“十三五”時期,開、延、調公交線路超過300條,韓家慶介紹,公交集團僅去年調密補疏線路就超過50條,減少低效里程300多公里。

透過車窗向內──

“新玩意兒”更多了,“老面孔”不見了

“640路還有3站就到。”家住新開路的高飛乘公交前都會在家打開“天津公交”App查看車輛位置,估摸好時間再出門。這是她在10年前想像不到的,高飛説:“以前等車,冬天凍得直跺腳,夏天熱得一身汗。”

掐點兒等公交只是乘客切身感受之一,乘車體驗更舒適、支付方式更便捷……這些變化在10年中悄然發生。734路公交司機劉靖是其中一名見證者。

“10年前開線時,郊區線開不上一手新車,只能開市區線淘汰車,輪兒沉、離合器硬、剎車沉。”劉靖説,“現在的自動擋純電車,車型特別俊,乘客坐著舒服,我開著也省勁兒。”談起自己開的新公交車,她越聊話越多、越説越開心。

從油車到電車,從沒空調到有空調,公交車換了好幾輪,“十三五”時期,我市新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80%。除了節能環保、安靜舒適,新公交車還配有一步踏板、高度調節及側跪等人性化輔助功能。

“前陣子我父親住院,我特別關注了無障礙車型,問過908路司機輪椅怎麼上車,他説‘我一停車,後門踏板一翻就能下來,特別穩當,總醫院這站總有輪椅車上來’。”劉利祥説。

10年間,隨著高科技的“新玩意兒”在等公交、乘公交中不斷應用,一些“老面孔”也逐漸從乘客視野中消失,比如曾經的售票員。而如今,點鈔員也逐漸淡出。

付慧娟曾是一名公交點鈔員,負責將投幣箱裏的錢幣捋順、數清,最高峰時,每天要點2萬多元,她憑藉眼疾手快,總能在考核中位列前五。

“現金支付越來越少,很多點鈔員都轉崗了。”眼下,市公交集團第四客運有限公司客票收入中,移動支付已達現金支付3.7倍,點鈔員也從130多人大幅萎縮至12人,付慧娟2019年轉崗成點鈔中心統計員,她覺得,這對城市發展是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