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靜海區

人人都説家鄉好 鄉村振興看靜海

發佈時間:2022-05-12 12:56:17 | 來源:天津靜海 | 作者:田曉 劉子鈺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原標題:人人都説家鄉好 鄉村振興看靜海——呂官屯村鄉愁鄉魂鄉風探源

萬木蔥蘢,綠茵冉冉,“五一”假日的一個傍晚,跟隨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駐村第一書記王雅晶的腳步和鏡頭,再次走進天津市靜海區陳官屯鎮呂官屯村。

夕陽西下,霞光風煙,印襯出村口古韻牌樓的別樣魅力。穿過一片幽林,向著霞光透視的盡頭,漸露出村莊白墻青舍紅頂的輪廓。風調夜清,炊煙嫋嫋,絲絲縷縷,頓生鄉愁百轉.....

呂官屯村地處天津市靜海區陳官屯鎮最南端,毗鄰河北省,佔地約4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人,耕地3350畝。傍依京杭大運河東岸,歷史悠久,文脈昌盛,鄉風淳厚,交通便利。

傳説600年前大明初年,一隻鳳凰引領一隊遠來的遷民走進京杭大運河東岸的這片土地,在這裡駐足紮根,墾土守防,繁衍生息。從此,在中國華北平原的版圖上便有了呂官屯這個地標。

2013年以來,呂官屯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天津市“千村美院”創建村、天津市美麗鄉村、天津市休閒農業示範村等20多項省部級榮譽。2021年,呂官屯躋身天津市1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特別是鄉村振興、新時代文明實踐讓呂官屯開啟了村史賡續的新篇章。

手書金句傳思想科學理論書法匯

牢記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依託村文明實踐站,引導農民手書“金句”,傳習理論,感念黨恩,在守正創新中培元鑄魂。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站以來,呂官屯村秉持深厚的文化精魂,整合各類文化資源,用好村裏的文化能人,在活躍文化生活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推動黨的科學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方法、路徑和載體,把傳統的書法藝術與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講相結合,創新推出“農民寫金句”抒懷新時代詩咏好日子的載體和平臺。

以文載道以文聚力。一直有著“狀元村”“文化村”美譽的呂官屯村,具備歌舞詩咏、吹拉彈唱、戲劇表演、琴棋書畫等才藝的村民很多。其中,傳統書法、繪畫在呂官屯備受青睞。2017年,村裏舉辦首屆“‘故鄉情’書畫展暨書畫現場筆會”,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連幾歲的娃娃都參與其中。2021年,“‘故鄉情’書畫展”已經舉辦第五期。鎮黨委書記李勝利注意到呂官屯村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與日俱增,對藝術追求的滿腔熱情,不禁想到一個農民理論學習的新載體,那就是讓村民在書法藝術展示中,書寫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經典句子,讓書寫者在藝術創作中感受新時代新思想的時代魅力,科學理論的智慧與力量,讓觀眾在欣賞書法藝術的同時,牢記總書記的教導。這一想法得到了鎮黨委和村兩委的熱烈響應,併為這一活動取名為“農民寫金句”。

一池春水被激活。“農民寫金句”活動,得到了在呂官屯村調研的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劉智莉的指導支援,很快由村兩委謀劃組織專人,以“人民至上”“三農講話”“兩山理論”“法治政府”“廉政文化”“國家安全”等十幾個專題,選編摘抄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匯整合冊,通過村兩委發佈在“呂官屯藝術”微信群,立刻在群裏引起強烈共鳴和點讚,村民踴躍“認領”金句,迫不及待研墨鋪紙,當天就有人寫出作品,在群裏反饋交流。結果不到一週,就收集齊了所有參與活動的150余幅作品,比預計時間提前三周。書寫者從6歲娃娃到89歲老人,51人參與。

手書“金句”感黨恩。71歲的村民王乃林,通過寫“金句”深切感受到身邊的變化,他表示現在每書一段“金句”內心都格外喜悅,“收入提高,路也變寬,村也變美,心氣高了。鄉村振興給我的感受就是日子越弄越好了”。寫到總書記那些關於生態文明的金句時,35歲的村民胡昊乙深有感觸,他説“用書法形式感悟思想的力量和新時代的美好變化。我從小生活在運河邊上,昔日運河兩岸堆滿垃圾,四季污水流淌,如今垂柳拂堤、花草滿坡,這種變化就是對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一種印證和實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傑介紹説,“我們把優秀書法作品集中展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書法形式融入群眾的文化生活,握筆即書、抬眼可見、入腦入心。”

村兩委為使“農民寫金句”這種新的思想傳播載體和教育方式與日常理論宣講、為民服務、文化生活、情景體驗、交流互動相結合,創新培育主題學習和價值引領的常態化、品牌化、推廣化,引導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在鎮黨委政府支援下,村裏舉辦“農民寫金句”主題書畫展,“活動最初只是本村村民參加,漸漸影響不少鄰村村民參與了進來,現在“農民寫金句”已擴展到全鎮,陸續創作出200多幅作品。”朱傑信心滿滿地介紹説。此外,呂官屯村還牽頭組織、挑選出70余幅優秀作品,編印成2022年的工作臺曆,分發到各相關部門和群眾團體,推廣了這一活動的品牌價值,吸引鼓舞了更多書法藝術愛好者的創作熱情。

耕讀傳家育人才詩書雨潤沐鄉風

耕讀傳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業化、城市化、資訊化迅猛發展的時代,耕讀文化的存在與堅守尤為獨特而珍貴,是鄉村振興值得傳承創新的文化軟實力。

耕讀傳家,“詩”在田園。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涵與靈魂。于呂官屯而言,鄉風文明的源泉在於耕讀傳承,耕讀文化在自治、德治和法治的“三治”鄉村社會治理層面,支撐了精神續航與文化發展動力。

據《呂官屯村史》記載,早在清朝中葉呂官屯就有了十分發達的私塾教育。1909年幾家塾學聯合,辦起靜海境內最早的學校,自此鄉村教育的腳步就再也沒有停下,無論戰火烽煙還是時局動蕩,教育步履歷代鏗鏘。依普通認知,鄉村小學很普遍,鄉村中學卻鳳毛麟角。然而,自1968年到1994年,呂官屯竟有28年的村辦中學教育歷史,其中還有2年高中班經歷,1977年恢復高考,呂官屯村竟以73%的升學率榜居全縣之首。28年中,從呂官屯中學走出的學子1500余人,80%續讀高中,20%上了大學。後來這些人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和中堅,他們當中有知名的社會學專家、醫學博士、化工博士、經濟學者、工程技術人才、軍人、企業家等等。據初步統計,由該村走出15位博士、30余位碩士、600余位本科大學生,他們為新中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以耕養讀,“詩”在莊戶。在距呂官屯委會不遠的一處農家小院,外墻是一幅反映呂官屯人古時運河生活的圖景,院內是村史專家胡毅老師及團隊還原的“耕讀傳家”場景主題展示。院子小巧別致,連同農舍不過百十平米,卻濃縮了歷代呂官屯人的耕讀生活,小院從捕魚的蓑衣到農作耕耙的生活工具一應俱全,包括馬廄和一間磨房,室內戶外以窗前立體情景畫為呼應,讓耕讀主題呈現出暖暖的農家煙火氣息和莊戶人家對“勤耕立家、苦讀榮身”的堅持,還有呂官屯一代又一代人耕讀傳家的理想追求,也表達了莊戶無妨,有教無類,只要刻苦耐勞、讀書勤耕、身體力行,就有成功上升機遇的人生激勵。

以讀饋耕,“詩”在鄉賢。“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村黨總支書記朱傑向來訪者介紹,“王娟是我們村走出去的娃,她是一位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平時就參與村裏捐資助學、敬老活動,疫情期間更是捐資捐物,她是我們村的驕傲。”據統計,當時有不少在外的村民克服重重困難攜帶物資趕回家鄉支援。村裏先後接到緊急運送過來的手套3000副、大衣30件,暖貼900件,口罩1400個,解決了村裏防控點位的燃眉之急。“王志堅也是村裏走出的廣告策劃人,村裏的文創設計需求他總是隨叫隨到,不講報酬。首屆九九重陽敬老節、首屆醉美陳官屯賞花運河堤等大型活動文案、裝臺等都是他的團隊設計製作。村內現有墻繪、景觀標識等也出自他的作品。”駐村第一書記王雅晶補充説。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其《鄉土重建》一書中,曾對鄉土文化重建和人才流失深表憂慮,認為“鄉土損蝕始於人才的流失。”而“人才流失始於教育失當。”由於傳授知識與社會實際需要脫節,灌輸概念和社會風氣的流變,使“鄉間把子弟送出來受教育,結果連人都回不去。”他希望耕讀文化的迴圈傳承能夠滋養出桑梓情誼,形成葉落土地化春泥的傳統,“人次不脫離草根,使中國文化能夠深入地方,也使人才來源充沛浩闊。”讓晴耕雨讀、終老鄉音、代不乏人。

令人欣慰的是,費老“鄉土重建”的遺願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下正徐徐展開。2021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其中針對鼓勵和吸引鄉賢回歸,制定了促進鄉賢回流鄉土政策。“未來,鎮村兩級正在修訂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方案,將突出耕讀文化的歷史傳承與創新,完善吸引人才回流機制,以塑造一代又一代自強不息、胸懷天下、追求理想、勇於擔當的時代新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點亮鄉村,振興鄉村。”鎮黨委書記李勝利信心十足地説。

整輯村史有故事留住鄉愁與鄉魂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弘揚光大優秀傳統文化,留住鄉魂與鄉愁,成為鄉風文明實踐的一份文化自覺與堅守。

清醒可貴的文化自覺與自信。走進呂官屯村,與其他網紅村不同,或許你看不到發達的産業和想像中的民宿景觀,甚至普通到不加任何粉飾與“包裝”,看上去清爽整潔,自然原生,質樸低調。然而,在不普遍但仍可見的鄉村墻畫背後,卻深藏著呂官屯村厚重的人文歷史。只有遊人走近打卡,才可一窺並感受到運河之村的人文魅力與文化底蘊,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腹有詩書氣自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人們常説,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塑魂,但在呂官屯村兩委看來,塑魂則更為迫切重要,他們充分認識到,鄉村文化的自信是建立在鄉村文化的自醒自覺,必須有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和熱愛,於是決定梳理整輯村史文化。

2013年,教師出身的胡毅老師主動擔當起《呂官屯村史》的采編工作,期間他挖掘了大量流傳於民間的口述記錄,2015年完成村史編纂出版,是靜海區第一部村級歷史書,記述了上溯明永樂年間,下訖2014年愈600年間的鄉村歷史。從農耕種植、商貿經濟、漕運交通、教育衛生、軍民戍屯、群眾藝術、節慶民俗、方言鄉音、走進新時代等不同領域、不同歷史階段,記錄了呂官屯村莊的興衰起伏,堅信只有共産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夢想與追求。

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一代代口耳相傳的歷史傳説和神話故事,你若相信便會存在。從逢凶化吉、懲邪揚善到勵志奮鬥的傳説故事中,尋找鄉村中國的時代氣象,印證古韻今接的延綿相續。

為使歷史的嚴肅性和故事的可讀性相容,在《呂官屯村史》面世同時,還出版了《呂官屯傳説故事集》,該書收集了呂官屯及相關歷史傳説故事22篇。在與胡老師的採訪交流中,他強調“歷史要‘正’,傳説為‘佐’,傳説故事不過是想做作為村史的輔助讀物。”

有趣的是,在翻閱村史和閱讀傳説故事後,更寧願相信這些傳説都是真實的存在。其中,《姜子牙在靜海的傳説》可以將呂官屯有村莊的歷史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銅硯墓》則表現了呂官屯初創時的艱辛和民族的團結。還有《神奇的運河碼頭》《南廟神鴉》《李振岳大戰法拳王》等故事,表現的是中國人民機智勇敢、不屈不撓、抵禦外辱、保家愛國。這些故事娓娓道來,生動有趣,獨特的語言風格讀來令人回腸蕩氣,不忍掩卷。在這些圖文並茂的故事中,鮮明地傳遞著中華傳統文化自強不息、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除暴安良、懲姦除惡、齊家愛國、天人合一、民族團結、厚德載物的家國情懷。

鄉愁鄉魂凝鑄核心價值之魂。正是基於上述的文化自覺,呂官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藝術陳列館、農家書屋、“耕讀之家”等文化陣地,在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建設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文明鄉風推進“三治”融合,發揮“三會”作用,編寫“村規民約三字經”。其中,“遵法紀立正身、一家人分長幼、敬父母、增福祿、瑣碎事不計較、顧大局鄰里寧”等文字提煉,浸潤於心、向善於人、孝悌于親、親睦于族、約束于德、規範于行、凝聚于力、勤儉於事,指導著鄉親們一言一行,在鄉村振興的文明實踐層面産生著深遠的影響。

站在一個法官的角度,駐村第一書記王雅晶有著更深的感觸。她説,“呂官屯鄉風一向淳樸溫和,得益於村裏德治、自治基礎,法治作為社會治理的底線規則在這個村裏不是工作重點。多年來村民即使發生問題首先能夠自力解決,其次找村基層組織,我認為這就是一個有效治理的狀態。從法治角度,我希望這個村不久的將來,能夠在無訴訟村方面作出示範。”村裏成立了鄉賢點亮工作室、開展貫穿全年的助老幫扶、耕讀傳習等志願服務活動,真正讓耕讀傳承的“軟力量”變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硬支撐”。

在參觀村史館時,有一段紅色記憶和圖片令人震撼:“抗美援朝戰爭,呂官屯這個千把人的村莊,參加志願軍的就有張彥喜、張安忠、王處溢等9人,隨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其中,只有王處溢1人屢立戰功榮歸故里。

數次走進呂官屯,每一次都有不同收穫。津沽大地上一個小小的村莊,其中蘊含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與我們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理念高度契合,一脈相承,這也是呂官屯鄉風文明價值內蘊的核心所在。

寫在結尾的話

未來,呂官屯村將依託底蘊深厚的耕讀傳承,文化引領特色發展共用幸福”為主線,進一步探索總結鄉村文脈傳承的工作路徑和方法擦亮“狀元村”“文化村”名片將更多的呂官屯鄉土記憶故事化、藝術化、場景化呈現依託鄉村傳統和農耕文化,通過産業投資、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換打造耕讀文化園、耕讀博物館、耕讀農家、耕讀民宿、耕讀學校、耕讀驛站等系列耕讀主題體驗館或基地。這也是被譽為“村史拯救者”胡毅老師的未來心願。

通過耕讀傳承營造生活美好、文化傳承、精神感悟、心靈歸屬的幸福家園。讓文化浸潤鄉土,現代村落有歷史、有風景、有人文,有田園、有詩韻,鄉魂不丟、鄉愁更濃,使古老的運河村莊煥發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