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臺管片收面機器人 智慧工廠讓地鐵管片有了“身份證”

發佈時間:2022-05-10 09:27:43 | 來源:津雲 | 作者:胡萌偉 | 責任編輯:吳一凡

一片片蒸養後的地鐵管片脫模後,系統自動列印二維碼標簽,由作業工人粘貼到管片成品上,通過二維碼可對管片生産全過程資訊進行查詢,實現管片生産全過程數據可追溯……

image.png

正在工作中的管片收面機器人(照片由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提供)

日前,記者來到了位於東麗區的中交一航局天津管片廠。在這裡,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全線23695環的管片預製任務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本月20日前後全部預製完成。憑藉智慧化的生産流程,這座工廠成了名副其實“智慧工廠”。天津地鐵11號線10標項目經理陳聰拍著胸脯驕傲地説:“在智慧管控方面,我們的管片廠在天津首屈一指。在全國約200家管片廠中也佔據一流。” 

管片的生産,需要在生産線上依次完成模具清理、涂刷脫模劑、鋼筋籠安放、預埋件安裝、隱蔽工程驗收、混凝土澆築振搗、收面、蒸養、脫模9道工序。“我們生産的管片每一片都有專屬‘身份證’。”陳聰説。

跟隨陳聰來到智慧管片管理中心的大螢幕前,從地磅控制系統、攪拌站監視系統到鋼筋籠生産系統、管片生産系統,甚至蒸養、水養資訊等,每一片管片的“前世今生”,都一目了然。

那麼這些生産資訊,是如何記錄的呢?混凝土澆築振搗室、蒸養窯、脫模工位等點位旁邊分別設置的一根白色立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這是一種RFID讀卡器,模具運轉到位後,可自動讀取模具RFID身份識別卡並準確記錄生産過程的數字化資訊。此外,攝像頭也幾乎遍佈廠房的各個生産位置,將生産的全過程進行完整記錄。

在這家智慧工廠裏,除了建設工人,機器人也是勤奮而高效的“打工人”。

在車間靜停區,記者就見到了大名鼎鼎的一員行業大將——全國首臺也是唯一一台應用於生産線上的管片收面機器人。

“管片傳統收面通過三道工序完成,分別為粗收面、中收面、精收面。收面機器人主要負責精收面工序。這一環節如果使用人工的話,通常需要2名工人,長時間的收面,容易使人疲憊,導致力氣不足,壓實程度不夠,管片品質受到影響。”

正説著,只見一個模具緩緩地移動到了作業位置。倒裝在龍門桁架上的機器人自動識別讀取系統經過資訊,隨即啟動收面作業!只見機器人沿X、Y軸雙向運動,精準測量模具的水準垂直位置,並自動選擇與模具型號對應的預設收面軌跡,實現全過程自動收面。4分鐘,管片收面完成!完全與生産線的節拍相匹配! 

“這個機器人去年10月研發成功,隨後立即應用於生産線上,目前已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陳聰説,“除了現有的整套設備、系統,我們的‘智慧工廠’還在不斷成長,例如我們正在對使用人工最多的鋼筋加工區進行相應的研究創新,以提高它的自動化水準,期望把這個管片廠打造成全國管片生産領域的‘智慧’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