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津車聯網先導區 智慧網聯這樣改善交通出行
車聯網産業鏈是我市聚焦打造的12條重點産業鏈之一。兩年前,第四屆世界智慧大會期間,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揭牌,成為我國第二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如今,在第六屆世界智慧大會即將到來之際,天津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成果如何?智慧網聯如何改善交通出行體驗?
在西青區,車聯網先導區的建設運營單位負責人王寧告訴記者,現在天津先導區比較成熟的應用場景有無人物流車、智慧零售車、智慧巡邏車、智慧接駁小巴,還有一些特定的功能場景,比如行人穿越預警(鬼探頭)、擁堵感知等等,“並非只有自動駕駛、智慧化程度很高的車才能享受到車聯網先導區的紅利。”
王寧介紹,這些場景都是以人的需求為核心展開的。比如綠波通行是讓大家在開車的時候,感覺綠燈變多了,紅燈變少了;行人穿越(鬼探頭)預警,可以有效幫助司機在視野盲區獲取行人即將穿越的資訊,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道路基礎設施數字化程度不夠和車載OBU(即車載感應系統)滲透率不高,是當前智慧網聯産業的現狀。在天津先導區,用戶通過用微信小程式、先導區App,以及騰訊搭建的泛V2X車路協同平臺,就能將智慧化程度有限的汽車也納入到車聯網體系中。
記者獲悉,天津先導區的特色之一,是規劃設計先行,運營驅動建設,即從場景出發再進行建設。王寧認為,如果沒有應用場景,先去建設路側設備,就會導致資源浪費,一兩年後設備可能落伍,這其實是無效的建設。
“不需要一上來全都配置很高檔的裝置,每個路口沒有必要一定要用鐳射雷達或毫米波雷達,有的可能只需要一個攝像頭就可以。”騰訊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張雲飛説。
智慧網聯是一個龐大的生態,企業和開發者在這個生態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對於如何促進天津先導區的生態創建,天津給出的答案是:政策扶持。
對已經落地的應用場景,先導區會給予在稅收等法規政策方面的支援,吸引應用場景上下游企業落戶西青,進而打造具有活力的産業生態,這樣先導區才能實現可持續運營。
生態也意味著互聯互通。王寧認為,企業與企業、設備與設備、數據與數據、平臺與設備之間,必須先能認識,然後才能傳遞資訊,這些資訊還應該能相互理解。截至目前,天津先導區一期建設的60個全係感知路口,已與華為、大唐、星雲、海康等6家企業的200余套智慧車路終端資訊互聯互通。
全息路口是車聯網先導區很重要的一項應用。所謂全息路口就是在路上安裝感測器,去感知路口所有的運動物體,感知到的數據實時孿生,然後進行展示。
在張雲飛看來,展示只是數字孿生的一部分應用,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個和物理世界平行發展的世界,在這裡面可以做很多以前在物理世界做不到、或者僅僅通過感知達不到的事,比如,預測或者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
王寧也透露了全息路口在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的應用,比如城市管理者可以通過路口的監控以及路口車流、人流情況,去實時調配紅綠燈時長,帶動交通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