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薊州區

小山村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發佈時間:2022-04-27 10:05:24 | 來源:今晚報 | 作者:黃建高 | 責任編輯:吳一凡

走進薊州區出頭嶺鎮官場村,白墻灰瓦,翠竹溪水,乾淨整潔的村莊讓人仿佛來到江南水鄉。然而,這個位於薊州區東部的小山村曾是一個臟亂差的“落後村”。從“落後村”變成“江南水鄉”,正是因為本市在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過程中實施的結對幫扶困難村政策。

薊州區出頭嶺鎮官場村有372戶,共1170人,過去環境臟亂差、村民收入低。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從村莊“美容”著手,大力推進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駐村幫扶工作組把改變村莊環境與發展鄉村旅遊相結合,開展環境整治。垃圾坑變成了荷花池,同時還在南側搭建一個鄉村大舞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志聰説,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村裏大力開展清理整治行動,旱廁改水廁,街邊建花園,污水統一處理,垃圾日産日清,村中道路硬化,鋪上水管,村裏村外栽種了2.8萬餘株國槐、白蠟等樹木花草。

在幫扶單位的支援下,官場村修建了黨群服務中心、醫務室、圖書室、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村史館、村旅遊辦公室等設施,短短幾年時間,村裏舊貌換新顏。通過土地流轉增值、發展鄉村旅遊、建採摘果園、困難戶全部兜底等一系列措施,到2021年官場村的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2.8萬元,讓小山村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從2013年至2020年,本市先後開展兩輪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第一輪從2013年至2017年,抽調選派1998名優秀幹部,駐村幫扶500個困難村,並將發展相對滯後的20個民族村納入幫扶範圍;2017年8月,在圓滿完成上一輪結對幫扶基礎上,結合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目標,又啟動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精準確定1041個相對困難村為幫扶對象。

新一輪結對幫扶實施後,廣大駐村幫扶幹部緊盯“三美四全五均等”(即村莊美、環境美、鄉風美;産業幫扶、轉移就業、水電供應、戶廁改造全覆蓋;教育資助、醫療救助、住房安全、社會保障、便民服務城鄉均等化)幫扶目標精準幫扶。至2020年底,1041個困難村全面達到幫扶目標,結對幫扶如期圓滿完成任務,困難村全部實現脫貧目標。

為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幫扶成果,本市繼續建立健全“四個機制”,即跟蹤聯繫機制、長效運營管護機制、完善幫扶項目與農民群眾利益聯結機制、督導檢查責任機制。對全市9個涉農區3520個行政村,逐村摸排2018年至2020年年均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採取全市倒排方式,精準識別確定800個基礎不牢、困難較多、短板明顯的集體經濟薄弱村作為扶持對象,扶持經濟薄弱村發展。讓津郊農村真正強起來,農民真正富起來,實現全面高品質小康社會不落一村、不缺一戶、不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