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而生 因河而盛——天津傳承千年大運河文化再續輝煌
“九河下梢天津衛呀,呀兒喲,咿兒呀兒喲;天津還有四面城啊,呀兒喲,咿兒呀兒喲……”在消失了半個多世紀後,日前,天津運河號子在濱海新區漢沽鹽業風情遊覽區內的一艘木船上再次響起。領號的船工唱一句,接號的船工們一邊有節奏地敲擊著船舷,一邊整齊地跟一句。粗獷而有力的運河號子一下就引來遊客圍觀。木船旁,拍攝團隊用多個鏡頭記錄下這一幕。
“可算把運河號子留了下來。”組織拍攝活動的西青區檔案館館長楊鳴起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然激動,為了留下這段歷史記憶,他已經苦苦尋訪了9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産保護力度。這對我們多年來開展‘尋根大運河’活動是極大的肯定和鼓舞。”
天津被稱為“大運河載來的城市”。京杭大運河在天津境內分為南運河、北運河兩段,總長170多公里。其中全長71公里的“北、南運河天津三岔口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天津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任吉東説:“大運河孕育了天津這座城市,更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天津運河號子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如此,任吉東介紹,迄今在天津發現的大運河相關歷史遺存有二百餘處,包括運河河道,運河上的船閘、橋梁、堤壩,沿岸的衙署官倉、會館商鋪、古驛館等。文化遺産越是豐富,保護和傳承壓力也就越大。近年來,在系列政策的支援下,天津下大力氣挖掘、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
“自2008年起,西青區就啟動了‘尋根大運河’活動,用時4年對區內相關文化遺産進行了田野調查和搶救挖掘。近年來,隨著保護力度加強,這項活動走向了大運河沿岸30余個城市。”楊鳴起介紹,沿河尋訪考察獲得了大量成果,最終製作出十多集電視專題片,出版了《尋根大運河》系列叢書。
2015年,天津靜海區建立起天津第一家運河文化博物館——陳官屯運河文化博物館。上千件文物和數百幅圖片再現了大運河千帆競發、萬舟駢集的盛景。陳官屯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陶夢振介紹:“自開館以來,該館已經接待海內外遊客30萬人次,成為群眾感受運河魅力的窗口。”
天津武清區的北運河郊野公園,紅橋區的北運河桃花堤、南運河“天子津渡”遺址公園,西青區的禦河景觀……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主線的文化公園建成,成為天津市民生態休閒遊的選擇。
“大運河流淌至今,不僅成為天津的文化線,也是天津的生態線。”任吉東説,只有將運河資源的傳承保護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才能激發古老運河的生機和活力。
據天津市水務部門介紹,南運河已經成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向天津調水的重要通道。而北運河武清段經過多年治理後,水環境品質不斷提升。武清區相關部門介紹,隨著水質逐年改善,魚類和水生植物逐步恢復,大量黑天鵝等鳥類前來運河“觀光”。
令楊鳴起等一大批參與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的人士興奮的是,今年4月,天津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方案獲得通過。一個規劃佔地2800余畝,體現文化傳承、文化交流、文化消費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呼之欲出。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楊鳴起説,這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明瞭方向。“我們將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公園建設儲備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助力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生動地詮釋文化自信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