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安徽省合肥市消保委發佈提醒,提示消費者謹防400電話購物的消費風險。
近期,一位許姓老人向合肥市消保委投訴,反映其通過電視廣告撥打400電話購買了膏藥,收到商品後發現跟膏藥一起還寄送了駝奶粉的相關宣傳資料,以及一張刮獎卡。此後,老人一直收到商家的短信、電話,不分時段地宣傳行銷駝奶粉。通過刮獎及電話答題,商家告知許先生中獎了,獎品是一部大屏手機。老人要求商家兌現承諾寄送獎品,商家表示必須購買600元的商品才能免費寄送。老人認為商家不信守承諾、虛假宣傳,但是手頭上的證據只有400電話號碼,沒有商家的任何資訊,宣傳資料上的公司名稱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也查不到。
合肥市消保委結合多起老年人400電話購物消費投訴,經梳理髮現存在以下消費風險:
一是收到商品後,發現商品實際功能與電視、廣播、宣傳資料上宣傳的功能不一致或存在品質問題,消費者通過400電話聯繫商家退貨或要求對方履行“三包”義務,常出現推諉扯皮情況,問題無法得到快速有效解決。
二是收到的商品中多附贈有刮獎卡且中獎率極高,商家利用中獎心理,讓老年人撥打客服電話進行兌獎,但在實際兌獎過程中會告知需要再消費指定金額、經過電話答題環節等其他附加條件才可以領取獎品,存在連環消費陷阱。
三是隨訂購商品一起寄送其他保健品、營養品宣傳材料,並通過電話、短信對老年人不斷進行騷擾式行銷,消費者不堪其擾。
四是一些400電話購物採用貨到付款方式進行交易,商家不開具發票等購物憑證,發生糾紛後,消費者缺乏消費憑證,無法搜尋商家有效資訊,手裏只有打不進去的售後電話或寬泛的發貨地址,導致後期維權困難。
為避免造成損失,合肥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撥打400電話購物,在進行電話購物時應注意以下問題:別輕信商家承諾的半價促銷、免費贈送等宣傳,謹慎訂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商品,對涉及“中獎”等資訊更要提高警惕;撥打400電話訂購商品時,不要急於訂購,應先問清楚商家的營業執照註冊名稱,有條件的可通過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詢確認公司是否存在,以便後續商品出現問題能及時找到商家;保存維權證據,訂購商品時應明確要求商家提供發票或者收據等購物憑證(加蓋公章),收貨時先驗貨再付款,對於沒有發票等無法證明商品合法來源的要堅決拒收;對電視購物廣告,訂購商品前用手機錄影保存,一旦發生爭議,可作為證據提供給監管部門。同時,合肥市消保委也呼籲經營者誠信經營,只有這樣方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