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上海洋碼頭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洋碼頭(重慶)國際科技有限公司與聚告(上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服務合同糾紛一審法律文書公開。
據悉,洋碼頭公司在這一糾紛中作為被告。原告聚告公司稱,其與被告簽訂合同,約定為被告産品進行推廣服務,其依約履行協議,但被告尚欠2021年9月至11月期間的充值款項212萬餘元,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服務費。
對此,洋碼頭公司辯稱,原告只是代為開立賬戶並代為充值,該行為與合同規定的提供推廣服務不符,且原告主張的是墊付款,並非服務費,雙方合同及補充協議沒有實際履行。對原告主張的訴請金額有異議,原告未提供賬號內實際消耗金額的依據。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雙方補充協議的約定,原告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為被告賬戶進行充值,因此原告並未違反雙方的約定內容。現有證據顯示,原告已將2021年9月至11月期間為被告賬戶充值的數據及結算金額發送被告,被告均予以確認,並要求原告按結算單金額開具發票,可見被告對欠付金額並無異議。最終,法院判決被告洋碼頭公司向原告支付212萬餘元服務費及相應利息損失。
根據公開資料,上海洋碼頭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註冊資本58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該公司由洋碼頭(重慶)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成立至今,洋碼頭累計獲得七輪融資,背後投資方包括新浪微網志基金、招商資本、盛世投資、正善食品等機構。
今年8月,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通過公眾號“洋碼頭買手服務號”發佈了一封致全球買手的公開信,披露了洋碼頭在今年遭遇到了疫情防控、架構調整、貨物通關受阻等一系列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現金流惡化、資金被凍結保全、員工大量流失等困境。次月,洋碼頭就陷入拖欠貨款、甚至“人去樓空”的風波,儘管官方對此予以否認,但其資金狀況依舊令人擔憂。(來源:藍鯨財經)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