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CNNIC執行主任李曉東:中國網際網路還不成熟

  • 發佈時間:2014-08-26 12:53:5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CNNIC李曉東:中國網際網路安全需要草根用戶參與

CNNIC執行主任李曉東

  中國網財經8月26日訊 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現場,CNNIC執行主任李曉東發表了講話。李曉東在講話中表示,中國網際網路雖然在規模上已經領先世界,但還不成熟。

斯諾登事件暴露了網路安全的嚴重性。目前的互連網格局對社會治理格局提出很大的挑戰,政府、企業、民間機構、技術社群、學術界、網際網路用戶共同參與的多利益相關方治理模式對政府主導的治理模式提出巨大的挑戰。整個網際網路治理模式從集中走向分散。

  李曉東指出,網際網路的不信任問題,需要提出解決方案以後繼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無論是企業,還是專家,還是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都站在前臺。中國的網際網路安全需要每一個草根用戶的參與。

  此外李曉東還表示,網際網路的三大問題,民生、地址和路由,就是我們每時每刻使用的地址、IP域名,這個領域面臨三大趨勢,第一是多樣化,第二是本地化,第三是安全化。這些趨勢的變化將影響未來網際網路治理的格局,包括未來新的網際網路應用。我們必須依照地址開展網際網路服務。

  以下為李曉東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網際網路界的朋友們,還包括各位已經為網際網路做出貢獻和即將為網際網路做出貢獻的朋友們。

  大家和我一樣都是饑腸轆轆,但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動力,推高了我們交流分享的熱情。從參加第一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到現在,我和在座的同仁一樣,非常期望著與大家分享見證網際網路共同發展成長。今年是中國網際網路成功接入國際互連網20週年,也是我個人學習和工作的20週年。當大家都在思考行業機會、財富和發展的同時,我倒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國際網際網路治理格局和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管理的內容。

  在聽邵行長報告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了邵行長對於銀行業的擔憂。

  我非常高興的是看到他的報告裏有很多與網際網路相關的金融創新。媒體、電子商務、行動通訊、網際網路金融,毫無疑問,網際網路跟任何行業的結合,它的結果都是顛覆性的,改變了傳統行業的參與模式,進入了網際網路+的時代。下一個改變的什麼?是餐飲,醫療,還是能源、軍事。網際網路改變的不僅僅是經濟,還有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如果你今天不知道什麼叫點讚,就不能説你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

  網際網路二十週年,我們已經長大,但我們還不成熟。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新的時代,一個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智力競爭的時代。今年2月27號,中國網路安全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習總書記説“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資訊化是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將網際網路的價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網際網路國家的同時開始強化網際網路治理結構的改變,讓網際網路的發展與中國的發展同步。

  我個人,包括我們在座很多人都很慶倖生活在這個幸運的時代。當然,我們也需要清醒,整個國際互連網治理格局也在發生快速變化。前不久的棱鏡門事件將網際網路治理格局擺在臺面上,它讓我們明白美國人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值得尊敬和信任。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大家對美國人實施監聽計劃感到憤怒。巴西總統宣佈將不允許巴西使用美國的網際網路數據服務。德國總統也宣佈將推動歐洲建立獨立的通信網路,不希望歐洲之間的通信繞道美國。如果不是網際網路深入的介入了政治、科技、軍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監聽計劃也不能得到實施。網際網路充分展現了它的兩面性。

  今年3月14號,美國政府想在4月份發起全球網際網路大會之前迅速宣佈放棄網際網路管理權,將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的控制權交給相關方,並且宣佈絕不接受將其交給任何的政府、政府間或者政府主導的國際機構,必須保證移交過程中網際網路安全的穩定。2月27號,全球第一大網際網路國家中國的網際網路宣言和3月14號世界第一大網際網路強國美國宣佈放棄網際網路管理權,這兩個事件無疑宣佈了2014年全球網際網路元年的到來,無論是在聯合國,還是在世界經濟論壇,還是在世界資訊峰會,還是在網際網路標準會議上,還是在各類行業發展會議上,有關網際網路的管理權重新調整或者成為主要的會議議題。

  4月份,在巴西召開的全球網際網路大會上,有來自99個國家超過1千名代表,代表著政府、企業、民間機構、專家、個人、技術社群,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大會上,有人呼籲給斯諾登頒獎,邀請他來參會。當然,我們也很可笑的看到美國政府在發傳單。

  我後來在思考一個問題,我覺得國際互連網治理格局進入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面臨兩大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嚴重的不信任。傳統社會構建的信用體系被網際網路時代摧毀,原有的國際格局被打破,整個國際社會從信任走向猜忌。美國議員在美國國會公開表示絕不同意美國的決定,因為如果美國放棄管理權,這個管理權就會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第二國際互連網格局對社會治理格局提出很大的挑戰,政府、企業、民間機構、技術社群、學術界、網際網路用戶共同參與的多利益相關方治理模式對政府主導的治理模式提出巨大的挑戰。整個網際網路治理模式從集中走向分散。這些問題一直都存在著,它不是今天才存在,只是時至今日才把它擺出來。

  我們是否知道在進行電子商務和銀行交易的過程中,隨時面臨著網路釣魚和數據竊取的威脅。我們是否知道在得意的享受著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和快捷時,用戶資訊和隱私一直面臨著被監控和曝光的危險。毋庸置疑,我們一直處在並不安全和並不可信的網際網路時代。無論對於國際互連網的治理格局,還是對於一國的網際網路管理,還是對於每個普通網民使用網際網路,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技術上,我們都需要一個安全可信的網際網路。讓我們可以承載更多,更加安全,更加可信。

  今年7月份,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盧衛首次宣佈了中國的網際網路治理原則,特別強調了網際網路治理要遵循安全、可信、多方參與的原則。中國政府將支援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全面推進國家安全系統,支援IPV6的建設工作,推動中國向下一代安全可信網際網路的邁進。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技術上,中國已經全面介入國際互連網的管理進程。

  為什麼基礎資源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一直擔心中國的網際網路沒有根基,我們的網際網路安全和國家安全一直處於閉環管理的狀態。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是誰?我們經常開玩笑説是我們門口的保安人員。因為對每個來訪者,他都會問你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來、你到哪去。如果不檢驗你的身份,就不會放你進來。這是哲學的三大問題,也是社會治理的基礎。

  我們為什麼會需要身份證,為什麼會需要組織機構代碼證,為什麼會需要工商營業執照,我們為什麼需要家庭地址,為什麼需要單位地址,這是一切社會治理的基礎,沒有這些,我們的社會將一片混亂,將不知道我們交往的是誰。

  網際網路上有一句名言,我們不知道坐在另一端的是一條狗,還是一個人。

  當然,這是網際網路的類比。在未來的網際網路中,我必須知道我對面坐著的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網際網路的三大問題,民生、地址和路由,就是我們每時每刻使用的地址、IP域名。這個領域面臨三大趨勢,第一是多樣化,第二是本地化,第三是安全化。這些趨勢的變化將影響未來網際網路治理的格局,包括未來新的網際網路應用。我們必須依照地址開展網際網路服務。

  今年新增域名的開放,並完成新一輪申請,有1千多個新的類別域名,網際網路將進入個性化創新的時代。各類功能的域名將快速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我們可以採用完全功能化的名稱和符合習慣的名稱表達自己。我還記得在五年之前,全球域名支援BNCEC的時候,網際網路之父説這不亞於網際網路的誕生。

  在未來,我們可以借此構建完備的網際網路認證體系。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核心是IPV6,除了用之不盡的地址之外,最重要的是數據安全,所有的數據包都進行加密,不能篡改。西方國家在技術和政策上的影響力將繼續拉大東西方的差距。當然,我非常高興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有如此眾多的人員在參與,在關注行業的發展。

  8月28號,也就是後天,將在日內瓦召開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聯盟的發起會議。明年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的會議上將成立網際網路治理聯盟。值得高興的是,中國是發起國之一。悲哀的是並沒有很多人參與這個活動。習大大説網路強國是技術要強、內容要強、基礎要強、人才要強、國際話語權要強。但是,我們不得不面臨除了産業規模和網民都強,而其他方面都不夠強的中國。

  網際網路的不信任問題,需要我們提出解決方案以後繼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無論是企業,還是專家,還是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都站在前臺。剝離相關方的網際網路治理模式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也是參與、協作、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問題就是機會,挑戰就是發展。各位朋友,當前網際網路治理和基礎資源的變革已經到了非常緊要的關頭,歷史再次將我們推到風口浪尖上。有句話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我們不希望像1月份的安全事件一樣讓網際網路癱瘓幾個小時,這對所有人都是滅頂之災。我們願意與各位同仁一道,攜手共建開放、安全、可信、滿足用戶需求的網際網路,打牢中國網際網路的根基,共同爭取在國際互連網治理格局的應有權利。

  最後,我想引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鄔理事長的呼籲,未來寄託于草根,中國網際網路的未來依賴於我們所有的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