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人工智慧處爆發前夜 六成職業將消失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17:19  來源:一財網  作者:何天驕  責任編輯:王磊

  近日,在2016正和島新年論壇上,科大訊飛(002230.SZ)董事長劉慶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描繪了未來人工智慧的社會場景。未來,人工智慧會大規模替代人類的現有的各種各樣勞動力。“人工智慧不僅僅是認知,而是具備了邏輯、推理和學習能力,是人類區別動物最根本的能力。它的能力是我們預先不了解的,甚至超出你預期的。人工智慧未來替代的絕不是簡單的工作,而是越來越多複雜的工作。”。華為公司顧問田濤透露,從一些專家預測來看,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60%的傳統職業將消失。

  正和島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劉東華看來,當前正是商業界的寒冬,資本收縮,企業利潤下滑,人工智慧或許能給企業未來轉型升級帶來出路。

  人工智慧處大爆發前夜

  “不光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未來5~10年我們企業最大的機遇,也是很大的坎兒之一,就是人工智慧的快速到來。”劉慶峰表示。

  劉慶峰認為,從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上到今天,人工智慧(AI)的概念正好60週年。這麼多年來,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融入到全球人工智慧的主流圈子,但是現在有了一個好的機遇,前端和後臺的技術基礎已經初步具備,所以人工智慧正處在大規模爆發的前夜。

  各個領域大師們怎麼看這個産業呢?凱文凱利在他的新書《必然》裏面明確提出:“未來你問我最重要的技術是什麼?我會説是人工智慧,而且未來會像電一樣重要。”科學家霍金預見“人工智慧可能在接下來100年之內將人類取而代之”。軟銀投資的孫正義也提出了一個孫正義公式——“未來決定GDP排名的不是人口數,而是機器人的數量和智慧化程度。”

  目前美國的GDP排名全世界第一,未來是誰充滿變數。孫正義曾表示,光軟銀一家就有3000萬機器人,一個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休息,可以抵3個普通人,而現在成本是900元,未來可能會更低,而中國的勞動力工資是3000~4000元。所以孫正義得出的結論是,未來哪個國家機器人數量多,品質高,哪個國家的GDP就是全球第一。

  每年在拉斯維加斯召開的消費類電子展是下一個産業風口的標誌,而2015年70%左右的場地被機器人給壟斷了,這樣的會場如果沒有機器人端茶倒水大家都覺得OUT了。

  哪些工作被取代?

  人工智慧帶來的一個最直觀的挑戰就是未來人工智慧會大規模替代人類的現有的各種各樣勞動力。

  “現在機器感知能力越來越強,人眼可以看到可見光,但機器能看到紅外線,人類能聽到50~20000赫茲聲音,但是機器能夠聽到超聲波,所以機器已經在越來越多領域超過人工。”劉慶峰感嘆。

  根據最新預測,2018年將有300萬人給機器彙報工作,而機器替代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工作,比如説文檔管理員,藥劑師等等,即便是對於CEO這樣的崗位都有20%以上的工作可以被機器替代掉。

  為了更直觀描繪那些將被替代的傳統行業,劉慶峰舉了個例子:“在前兩天舉行的科大訊飛年度大會上,我們做了一個小嘗試,在北京找了業內有名的三家速錄公司的5個速錄員和機器人PK。結果是前面1000個字統計結果,機器人的正確率是99.29%,而五個速記員最高的只有80.4%,最低的是67%。我們當時設了一個機制,得第一的速錄員可以得5000塊錢獎金,如果超過了機器人就會得到10萬,並且整個過程都有公證員做公證。這就説明在人工智慧領域在快速內容上面機器已經超過人工。”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也表示,有專家預測,未來至少在10~15年,今天的很多傳統職業都會消失掉,甚至有數據説將達到60%,比如説演員、保姆等職業。

  對於人工智慧取代人工的浪潮,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認為已經到來:“拿三全來説,它以前是個傳統的製造業,手工包湯圓和包水餃,20000多名職工。現在再去看一看,每天3500噸的湯圓、水餃全是機器人做出來的。以前湯圓是一個一個地做,後來四個四個下,跟下雨一樣,一天就是400噸。幾萬噸的冷庫,一個人都沒有,無人駕駛的運貨車走來走去,全部都是電腦操作。”

  “很可能10年之後、20年之後,或者更晚一些時間,人類社會中70%左右的人可能從一生下來到死亡,是終身沒有工作機會的。”田濤表示。

  語音連接萬物

  未來人工智慧最明顯的標誌是什麼?語音將取代觸摸屏,成為人工智慧最明顯的標誌。事實上,第六次科技創新浪潮就是萬物互聯,以智慧家居、穿戴式設備和機器人為主要代表,這裡越來越多交互將靠語音實現。“未來將是一個以語音為主的萬物互聯時代。”劉慶峰表示。

  正是因為有了語言,各種資訊才能交流、文化才可能傳承。同樣,人工智慧發展的必由之路也要從語音和語言為入口的“認知革命”。通過語音語言為入口,未來機器人以及各種互聯設備,可以不斷收集我們在生活、社會大家所關注的知識和經驗,然後在後臺進行比對、學習、推理、分析,從而産生機器人的認知革命。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質疑説人工智慧積累的數據還不夠,為什麼5~10年就能重大突破?”劉慶峰認為,核心原因兩條,第一,現有神經網路在當前大規模雲計算框架下,可以極大地發揮作用;第二,有了像訊飛這樣的公司從語音和語言作為入口,將會有大量的智慧匯聚到後臺,所以人工智慧在未來5~10年即便沒有重大演算法突破,也會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大的趨勢。

  隨著這些技術的點滴進步,劉慶峰相信,人工智慧就像很多大師所講的,未來跟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以語音和語言為主的認知革命將推動人工智慧夢想成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