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苗圩:準確把握智慧製造發展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9-21 18:08:00  來源:中國資訊産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工信部9月10日發佈了全國首批46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在當天召開的智慧製造試點示範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圍繞大力推進智慧製造,加快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作了重要講話,從幾個層面闡述了智慧製造的發展方向。

  智慧製造重構全球産業格局

  當前,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和工業融合發展呈現新趨勢,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移動互聯、大數據、新型感測器、3D列印等新技術持續演進,先進製造技術正在向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方向發展,智慧製造日益成為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經紛紛在這一領域加緊佈局,比如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等,都是在搶佔未來産業發展的制高點。研究發達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戰略,我們的體會是,智慧製造是實現産品和裝備創新的主要手段,是製造過程優化和敏捷化的核心技術,也是生産模式和産業形態重大變革的重要推動力。智慧製造正成為産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將引發製造業革命,並重新構築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

  智慧製造創新我國製造模式

  從我國發展現實看,加快發展智慧製造任務非常迫切。大家知道,2010年我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第一大國,但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如自主創新能力弱,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産品品質不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要素供給能力已經接近極限等。還要看到,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從2012年起,全國工業增速已經從多年的兩位數回落到個位數增長。如何做到經濟發展換擋不失速,推動産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重點、難點和出路都在製造業。我國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靠拼投資、拼資源、拼環境的老辦法已經行不通,必須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智慧製造是基於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的新型製造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有效縮短産品研製週期,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降低運營成本和資源能源消耗;基於網際網路的眾創、眾包、眾籌等新業態新模式,對傳統的管理理念、生産方式和商業模式帶來革命性、顛覆性影響,這對於我國推進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具有重大意義。當然,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但也有自己的優勢,完全可以後來居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智慧製造是兩化融合主攻方向

  從我國長遠發展看,要建設製造強國,還必須緊緊把握製造業發展趨勢,加快智慧製造發展。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建設製造業強國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15年~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2025年~2035年,達到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第三步,2035年~2049年,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産業體系。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瞄準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以融合促創新,最大程度匯聚各類市場要素的創新力量,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要順應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趨勢,把智慧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慧裝備和智慧産品,推進生産過程智慧化,培育新型生産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産、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水準。今年6月,李克強總理在工信部調研時強調,落實中國製造2025,要抓住智慧製造這個核心,推進資訊化與製造業結合,提升裝備製造業水準。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精神,更加自覺地把智慧製造發展工作抓緊抓好。

  概括而言,推進智慧製造發展,是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是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舉措,也是新常態下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我們一定要從這個高度來認識推進智慧製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牢把握智慧製造這一主攻方向,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動資訊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來源:人民郵電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