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機器人炒作降溫 後市靠業績“得寵”

  • 發佈時間:2015-08-06 07:27:14  來源:一財網  作者:黃思瑜  責任編輯:王磊

  “中國製造2025”綱要落地以及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加速,讓此前被熱炒的機器人産業再度站上“風口”,成為下半年的投資主題之一。

  不過,深度調整之後的A股市場也讓投資者的投資風格逐漸偏向理性,概念炒作已難以受到主力資金青睞,未來有競爭力、有業績的機器人企業更符合市場需求,機器人板塊將從“主題投資”逐漸過渡為“業績為王”。

  看好行業前景

  近期有媒體從工信部獲悉,《機器人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已經完成初稿,正處於修改完善階段,有望在年底前發佈。按照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在輪胎、陶瓷等原材料行業、民爆等危險作業行業、鍛造鑄造等金屬工業行業以及國防軍工領域的應用;與此同時,服務機器人發展也將出臺頂層設計,保守估計市場空間將超千億元。

  在政策利好以及産業轉型的共振下,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參股或者合作形式佈局機器人産業。8月4日晚間,美的集團(000333.SZ)稱,將與日本機器人企業合作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分別生産、研發、銷售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正式進軍機器人産業。並計劃2015~2017年在機器人應用領域總投資預計超過10億元。

  在7月份,金明精機(300281.SZ)、東方網力(002175.SZ)、廣田股份(002482.SZ)等上市公司也向市場發出“涉足機器人行業”的信號。其中,金明精機計劃進入服務機器人和醫療健康産業,東方網力戰略投資家庭機器人。

  從二級市場來看,金明精機和東方網力佈局機器人領域的消息一經公佈,兩家公司股票均在次日表現不俗,前者次日漲停,後者在復牌後迎來3個漲停板。美的集團在8月5日高開後因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而下行。

  有券商人士表示,近三年涌起機器人板塊投資熱潮,2015年尤其是大年,可以關注多業務發展的龍頭型公司,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有望共振的公司,以及仍然有並購預期的相對小市值公司。

  據行業預測,中國的機器人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2000億元。國泰君安表示,有三個方面促使機器人行業進入爆髮式增長階段,萬億市場空間可期。首先,基於傳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材料等核心技術的發展;其次,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攀升、惡劣作業環境等現實需求;再次,虛實世界事件的持續催化。

  “機器人領域處於新型行業,且‘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直指未來十年的投資機會,整體前景比較看好。”不過,多位私募人士則表示,目前選擇投資標的話,更會傾向於價值投資。

  主題投資轉向業績為王

  A股市場的深度調整以及持續震蕩,已讓靠概念助推股價的土壤流失。因此,業內認為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資或將走向分化。

  近兩年來,機器人概念股席捲A股市場,吸引各路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顯示,自2013年機器人指數開始啟動,遠超同期創業板指數和上證指數。機器人指數今年以來漲87.68%,近兩個月漲1.74%。

  在機器人概念炒作的渾水中,多數個股在股價上交出不錯的成績單,但這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估值水準。Wind機器人指數的52隻成分股中,近一半的個股估值水準在100倍以上,其中秦川機床(000837.SZ)、智慧松德(300173.SZ)、海倫哲(300201.SZ)、華麗家族(600503.SH)的市盈率已經超過1000倍。

  在廣發證券看來,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並購、合作等機器人概念股票形成的主題投資為主;第二個階段,機器人概念股業績出現分化,好公司脫穎而出;第三個階段,行業格局趨於穩定,投資龍頭股為王道。

  而從目前的階段來看,找出有競爭力和有業績的機器人企業更符合市場需求,機器人板塊也將從“主題投資”逐漸過渡到“業績為王”。

  “未來國內方向還是在創新型産業上,泡沫化破裂後,可結合基本面尋找價值型股票,關注已經在機器人領域有相關業務落地的個股,剛開始涉及該領域的則暫時不予以考慮。”一位深圳的私募人士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