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出現讓不少人擱置了春節出遊計劃,隨著“宅”家時間的延長,不少景區紛紛上線“雲旅遊”項目,一解人們對出行的“相思之苦。”2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目前,國內已有至少20余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了線上游覽服務,江西、黑龍江、山東、江蘇、寧夏等地景區與線上旅遊平臺、科技企業合作,採用VR推出全景虛擬旅遊項目,部分景區還開設了語音講解服務。在業內看來,疫情防控的需要讓許多景區不得不按下線下旅遊的“暫停鍵”,但這也倒逼失去了門票收入的傳統景區加速突破原有經營方式,利用線上科技挖掘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快步邁入智慧景區的行列。
具體來説,寧夏推出的“全域寧夏”線上旅遊專題,可讓遊客足不出戶體驗360度或720度VR影音資料,營造“身在寧夏”的瀏覽體驗,其中,線上VR資料中展示了銀川、石嘴山、中衛、固原、吳忠等寧夏主要旅遊目的地人文旅遊資源和沙坡頭、鎮北堡、岩畫博物館、金沙島等當地知名景點的720度視頻資料。而江西則開放了省內300多個景區的線上VR導覽和語音講解。日前,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也發佈消息稱,在疫情期間當地取消了一切密集場所活動,同時採用VR推出全景虛擬旅遊項目,百餘家景區、展館均可“宅”在家中免費體驗,部分景區配有真人語音導遊。
實際上,近期我國接連掀起多輪重點景區降價潮,已經將過度依賴門票收入的傳統景區推到了轉型發展的岔路口,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更讓它們必須開始正視不斷變化市場的新形勢。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經營景區的上市企業發佈公告稱,受疫情影響景區暫時關閉,企業業績可能也會有所波動。比如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公告中表示,雖然目前無法準確預估疫情影響的時間和程度,但預期會對公司短期經營業績産生一定不利影響;揚州瘦西湖旅遊發展集團也在上海清算所公告稱,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景區閉園至今,導致基礎資産的運作情況或産生現金流的能力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有專家分析稱,從全國範圍來看,春節假期乃至整個一季度,我國有不少地區的景區原本都處於旅遊熱點區域之中,北方城市黑龍江、吉林、新疆、內蒙古的冰雪旅遊;南方的海南、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的濱海旅遊,都擁有季節性、氣候性強的旅遊熱點。然而,在疫情之下,全國景區近期接待遊客量、旅遊收入幾乎“歸零”,部分地方甚至會損失全年一半左右的份額,著實會給景區經營者帶來不小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循著老路‘等風來’,已經不夠了。”專家表示。
進入蟄伏期,不少景區將線上服務、智慧旅遊當作轉型的一大主要方向。“景區全面關閉,也就意味著全面停業,然而,在此期間,景區仍然會涉及到龐大的財務費用和人工成本。”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提出,地方和企業需要通過延長産業鏈、擴大産業面等方式來應對變化中的市場。上述專家還進一步表示,景區在探索線上景區、“雲旅遊”新概念時,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特色尋找適合自己的形式,避免出現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同時給未來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留出空間,甚至可以跨領域尋找合作夥伴開發新産品。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