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BAT大佬激辯“下一個風口”:不融合都活不好

  • 發佈時間:2015-03-23 08:22: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孟慶建  責任編輯:書海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2015中國IT領袖峰會”昨日在深圳舉行,其中最重量級的環節無疑是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等人的高端對話。關於網際網路風口、産業融合、BAT的競爭邊界和合作等熱門話題,上述大佬奉獻了堪稱近幾年以來最精彩的論述。

  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在哪?BAT如何定位?聯想如何與蘋果競爭……這一系列問題,都將在本組報道中找到答案。

  “打完才知道誰本事好”、“風口論和豬論都是投機主義”、“不融合都活不好”。昨日(3月22日),BAT(百度、阿裏和騰訊)再次聚首“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激辯網際網路的風口與格局。

  在峰會上,馬化騰表示,看好教育和醫療市場。李彥宏則表示,風口論充滿投機思維。對於BAT競爭邊界問題,儘管相互之間競爭激烈,雙方均認為共融共生超過彼此競爭。

  風口論是投機主義?

  吹動金融、教育、餐飲、交通等行業産生質變之後,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風口在哪?哪個行業會成為下一個受益或者被顛覆的市場?

  馬化騰認為,下一個風口是網際網路走出所謂的“新經濟”圈子,跟所有的行業結合。從服務業從網上延伸、輻射到任何製造産業。移動網際網路把原有産業中間不合理的,不夠個性化,不夠透明,或者成本很高的因素剔除,重塑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中間的組成。打車軟體之外,教育、醫療等領域還可以看到有很多創新的空間。

  通過一段視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也參與了話題。馬雲表示,過去7年中國從網際網路創業到網際網路産業,很快進入網際網路經濟時代,而且正在從IT走向DT(DigitalTechnology,即數字科技)時代。兩者的區別是,“IT以我為中心,DT以別人為中心,講究開放、透明。”

  李彥宏的表述有些出人意料。他認為,風口論包括豬論是充滿了投機思維的方向,大家都想找捷徑,整個社會不應該鼓勵大家去找這種捷徑。

  “我從2000年回國到現在,15年來時時都處在風口中,吹得我難受。讓我焦慮的是什麼能夠不做,而不是還有哪些可以做。我只有回答什麼不做,我才能夠真正聚焦,把真正適合我的東西做好。每一個領域都有很多競爭對手,只有擅長和堅持,才能飛起來。”李彥宏説道。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馬化騰昨日在IT領袖峰會上“訴苦”,稱自己跟馬雲打實在是“身不由己”。“有時候我們上面想,不如這個別打了合併吧,跟馬雲也説別打了,但是下面還是氣勢洶洶,還是拼得你死我活,那怎麼辦?那就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正如馬化騰所言,在大到金融、醫療、教育、影視行業,小到外賣、家政、購票細分市場,BAT之間業務交織並非純粹的戰略競爭關係。在戰術上征伐不斷,比如淘寶遮罩百度搜索、遮罩微信,微信封殺快的紅包。在戰略上,馬化騰和李彥宏認為,共融共生多過彼此抵制。

  馬化騰表示,BAT現在競合關係比較多,比如騰訊與百度、萬達的合作,跟阿裏共同投資眾安保險、華誼兄弟,包括滴滴打車和快的的合併。周邊很多摩擦競爭,因為各自主體有嘗試過,但是各自的主陣營都很難進入。隨著競爭的深入,最終會達到動態平衡。“但這是一個過程,你不打完怎麼知道誰的本事好,哪一方面誰的基礎更好?經過這樣的交流過程也是切磋,後面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出現。”

  李彥宏這樣分析BAT的競合作用:中國現在大概有六七億網民,百度、騰訊網民滲透率可能比90%還要更高,阿裏可能低一點,到這樣的滲透率的時候,真正推動業務往前走的是整個生態,BAT之間競爭、合作,以及與其他創業型公司,對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生態來説都是健康的。“即使馬化騰投的公司我也很希望看到他起來。只要他願意跟我連接,他做得很好,我的用戶體驗也變得很好了。中國網際網路好了,BAT就好了;BAT好了,中國網際網路也會從中受益,我們是共融共生的關係。”李彥宏表示。

  《《《

  人物對話

  聯想客戶被安全軟體綁架 楊元慶在説誰?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安全軟體隨便綁架和劫持聯想的客戶,聯想不想忍了。”昨日(3月22日)上午,在“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高端對話環節,在和馬化騰、李彥宏激烈對話中,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公開表示了對網際網路公司劫持、綁架聯想客戶的不滿,並表示會與騰訊合作開發安全應用。

  昨日下午,楊元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稱,聯想將自己開發安全管家和手機助手,維護終端用戶安全。聯想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硬體+軟體+應用服務一體化”的産品。

  如何與蘋果競爭?

  在峰會高端對話環節,數字中國創始人吳鷹給楊元慶拋出一個問題:聯想如何與蘋果競爭?

  楊元慶表示,與蘋果比較,聯想在技術和品牌上仍有很大差距。但聯想有很好的業務方向,聯想給網際網路企業提供的工具、基礎設施的産品是最全的。“傳統IT廠商惠普、戴爾有IT産品、伺服器,但在移動階段變得落後;蘋果終端做得好,但在市場空間大的伺服器、記憶體沒有佈局。有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和成本優勢,是聯想在中國和海外成功的原因。”楊元慶説道。

  在業務模式上,聯想下一個要開發的利潤空間服務每年數億計增長的PC、智慧手機終端用戶,聯想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硬體+軟體+應用服務一體化”的産品。

  在對話中,楊元慶對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劫持用戶的不滿,似乎意有所指。“我們要給傳統網際網路公司提個醒,不要輕易用安全的名義、管家的名義去綁架、劫持聯想的客戶。”李彥宏和馬化騰則紛紛推開槍口,表示合作意向。楊元慶亦對馬化騰表示,“你應該很清楚,我指的不是你。”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楊元慶明確表示,聯想將通過自研和引入合作夥伴的方式,來開發安全軟體。目前,聯想的安全軟體已經與騰訊開始合作。

  看好X86伺服器市場

  2014年1月23日,聯想宣佈以23億美元並購IBMX86伺服器業務。有分析認為,X86伺服器是IBM甩下的包袱,對聯想視如珍寶的做法不能理解。對此,楊元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首次對收購IBMX86伺服器業務進行了復盤。

  楊元慶認為,X86伺服器對IBM來説確實是負擔,在競爭激烈、利潤較低的市場,不是IBM所擅長的。但伺服器産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産業,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大。

  他對記者舉例表示,“IBM賣掉個人電腦業務的時候,業務在IBM手上每年虧損兩三億美元,但當時PC市場仍舊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市場,聯想接手之後一年賺到10億美元,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只要是行業趨勢好,善於經營,收購整合就會産生好的效應。”

  楊元慶表示,通過並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聯想不僅在中國市場變得更強,全球市場也長期看好業務營收。“我認為大型機伺服器市場會變成日落産業,而X86的伺服器市場恰恰是朝陽産業,X86因為它的開放性、便攜的計算能力,容易部署的特點,會變得越來越有朝氣。從這個角度講,收購是長期有益於集團發展的。”

  今年沒有海外並購計劃

  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2014年,聯想集團的PC出貨量位居全球首位,全球份額達到19.9%。

  近日,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的《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顯示,在海外民眾投票當中最熟悉的中國十大品牌,聯想與華為分列一、二名。

  楊元慶認為,這對聯想是實至名歸。聯想國際化的成功是因為徹底的國際化,融入全球思維,融入全球的人才來為我所用。

  楊元慶表示,收購了IBMX86伺服器業務,以及從Google手中收購了Motorola後,下一步是要進行良好消化,今年沒有海外並購計劃。

  他表示,接下來聯想的海外戰略要結合“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亞投行風向節奏,做好海外市場。“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我特別提到,‘一帶一路’不能只關注物理的高速路,要更多關注資訊的高速路的建設。資訊技術,我國有聯想、華為這種伺服器設備、終端設備廠商,具備海外建設的實力,通過‘一帶一路’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把國內的IT企業帶動、培育起來。”

  《《《

  人物觀點

  港交所李小加:最關心的是“錢通”

  ◎每經記者 李怡 發自深圳

  “一帶一路”戰略自提出以來,就備受各界關注。那麼,IT業大佬們對此態度如何呢?

  昨日(3月22日),“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TCL董事長李東生、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等人士進行了主題為《IT全球化與“一帶一路”》的高端對話。李小加在對話中表示,“我是搞市場的,我覺得我們關心的,實際上就是錢通。”

  李小加提到,除了滬港通、深港通,可能很快有股指期貨通,甚至國際股票通,所有這些“通”,實際上是“一帶一路”在金融領域裏最具體和更高層次上的表現。

  “一帶一路”是不是風口?對此,李小加直言,他是做市場的,不喜歡豬,也不關心風口。他同時表示,“一帶一路”本身最核心的概念是互聯互通,首先是人通、物通,他關心的是錢通。

  與資本市場人士不同,李東生對“一帶一路”戰略給實體企業帶來的機會更加關注。

  李東生表示,“風口”這幾年用得很多,實際上講得更多的是短期的、週期性的機會,而“一帶一路”戰略,應該是國家的中長期戰略,所以現在企業還有時間去準備。

  李東生認為,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當中,確實需要把IT業充分考慮進去,在這個領域能夠應用的地方,應該充分把IT基礎設施或者平臺能力往外拓展。借“一帶一路”,TCL在2015年提出經營目標增長18%,其中海外業務的目標增速是25%,高於整體增幅。

  對於“一帶一路”給IT企業帶來的機會,金沙江投資公司創始人、管理合夥人丁健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包括這次亞投行也是把重點放在了基礎建設上,其中涉及金融管理、資金管理等方面,需要很多新的風險管控措施,實際上對IT企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帶一路”必然涉及資本流通,數字中國常務理事劉二飛提到,香港聯交所已經有了滬港通,深港通也將很快出來。

  李小加提到,除了滬港通、深港通,可能很快有股指期貨通,甚至國際股票通,所有這些“通”,實際上是“一帶一路”金融領域裏面最具體的一個體現和更高層次上的表現,潛力很大。

  李小加表示,滬港通、深港通的使命就是讓中國的錢按照中國的標準、中國的時間段、中國現有的市場規則和市場基礎,能夠全面地國際化。中國徹底通過自己的金融力量影響全世界,這才是滬港通和深港通將來長久的潛力所在。

  此外,在峰會上,李小加用“餐館”這個比喻,將A股、港股和美股市場做了對比:A股市場的原材料非常豐富,即有大量的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需要融資。同時水也很大,即資本市場裏面有巨大的需求和流量,所以估值也非常高。料和水很多,但是餐館的烹調方式一直有問題;港股市場既沒料,也沒什麼水,但有一個非常好的廚房,這個做出來就是國際標準;美股是既有料,又有水,又有很好的廚房,但是去那吃經常是水土不服、消化不良。

  既然有水又有料,香港和內地交易所重要的任務,是結合或者改變烹調方法。李小加還表示,內地的註冊制改革將會對資本市場帶來巨大變化,而今天的牛市又為比較困難、充滿挑戰的改革打下了一定基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