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聯創股份(300343)的甩貨計劃仍在繼續。近期,聯創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作價1元轉讓所持上海新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合”)99.92%股權。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新合是聯創股份2015年斥資13.22億元收購而來。針對上述事項,深交所3月1日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説明出售上海新合的定價依據。實際上,這已並非聯創股份首次賤賣資産,由於跨界網際網路廣告業務失敗,公司自2020年起開始陸續低價出售前期並購資産。未來將主營原化工業務的聯創股份,能否成功翻身還是個未知數。
賤賣資産收關注函
3月1日,針對聯創股份出售上海新合一事,深交所下發了關注函。
據了解,2月25日,聯創股份披露稱,公司擬作價1元將持有的上海新合99.92%股權轉讓給關聯方山東聚迪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聚迪”)。截至2020年12月31日,經審計上海新合凈資産為-278.45萬元,為便於本次交易的順利交割,本次交易定價1元。
回溯聯創股份歷史公告,公司在2015年斥資13.22億元收購了上海新合100%股權。
針對上述出售上海新合一事,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聯創股份詳細説明此次交易的定價依據,並結合上海新合經營業績、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目標等,進一步説明本次交易的必要性,以及交易作價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聯創股份説明上海新合與上市公司經營性往來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往來對象、餘額、結算期限等,並説明交易完成後是否存在以經營性資金往來的形式變相為上海新合提供財務資助情形。
資料顯示,上海新合主要從事汽車品牌的網際網路廣告業務,在業績承諾期滿後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針對公司低價轉讓上海新合股權一事,聯創股份董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表示,受汽車行業大環境的影響,從2018年開始上海新合的客戶量以及財務情況就不樂觀,2019年整年情況也是如此,2020年上海新合幾乎沒有實際業務經營,這部分業務如果要繼續開展需要公司方面墊資,對公司現金流會産生影響,出於長遠規劃,公司決定出售上海新合。
聯創股份也在公告中表示,通過剝離虧損資産,一方面可以降低虧損業務對公司業績的拖累,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集中人力及資金,加快主營業務拓展。
已多次低價甩賣資産
在賤賣上海新合之前,聯創股份已有多次低價甩賣資産的經歷。
自2020年以來,聯創股份便開始不斷低價出售相關網際網路廣告業務。具體來看,2020年2月14日,聯創股份披露稱,公司擬將子公司上海新合持有的北京聯創達美廣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創達美”)10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齊海瑩,標的資産作價0.15億元。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聯創達美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7.53億元、10.09億元;當期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543.58萬元、-2881.76萬元。
不難看出,聯創達美彼時已成為了聯創股份的包袱資産。
2020年6月,聯創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擬將子公司上海趣閱持有的上海激創100%的股權轉讓給山東聚迪,本次交易總金額為1.775億元;當年7月,聯創股份再度披露稱,公司擬將子公司上海趣閱持有的上海麟動全部股權轉讓給王蔚,本次交易價格為1.04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激創、上海麟動均係聯創股份2016年完成收購的資産,彼時,上海激創、上海麟動的價格分別高達10.15億元、7.165億元。
2020年12月,聯創股份披露稱,公司子公司上海鏊投擬將其全資子公司甜橙創新、鏊投廣告、霍爾果斯鏊投、鏊投數字4家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山東聚迪,交易總價為1元。該公告發佈後,聯創股份也曾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據了解,聯創股份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別收購了上海鰲投50.1%和49.9%股權,整體交易作價13.32億元。深交所曾要求聯創股份結合上述4家公司的經營情況、主要資産狀況等説明本次交易作價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跨界轉型之殤
在聯創股份接連賤賣資産的背後,是公司跨界網際網路廣告業務失敗的尷尬。
據了解,聯創股份原主要從事化工業務,主營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氟化工産品及其他化工原材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屬於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2012年8月,聯創股份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2015年,聯創股份萌生了跨界的想法,並將目光盯向了網際網路廣告行銷業務領域,當年收購上海新合也是公司跨界的首次嘗試,之後又陸續收購了上海激創、上海麟動、上海鰲投。
通過大肆並購,聯創股份業績也在2016年、2017年出現爆髮式增長,當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01億元、3.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3.59%、84.47%。
但好景不長,聯創股份並購資産開始接連爆雷,業績大幅下滑。為此,聯創股份2018年、2019年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聯創股份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9.5億元、-14.7億元。
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跨界風險不容小覷,對於跨界並購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應提高警惕。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亦表示,上市公司跨界是否制訂了較為完善的業務、資産、財務及人員整合計劃,這需要重點關注,但最終能否完成整合也存在著不確定性。
聯創股份董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還有兩家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相關公司,是否會繼續出售,目前還沒有接到通知,公司未來將主營化工業務。
根據聯創股份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全年實現歸屬凈利潤2000萬-3000萬元,主要為業績承諾補償收益以及剝離網際網路子公司的股權轉讓收益。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