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家用凈水器標準 多了還是少了?

  • 發佈時間:2014-09-16 09:41: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今年8月1日,《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內芯》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兩項關於凈水家電的新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隨著新國標的實施,將會對家用凈水器行業帶來哪些實質性的影響?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坦言,這兩項新國標僅為推薦性標準,並非強制性標準,對於目前良莠不齊的家用凈水行業來説,威懾力有限,難以在短期內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到家用凈水器的國家、行業標準已有近30項。家用凈水器的標準到底是多了還是不足?相關標準設定的指標究竟是嚴了還是松了?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新聞緣起——

  市場火爆魚龍混雜

  今年,蘭州自來水苯超標、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靖江水質出現異常……頻頻見諸報端的水污染事件,不斷增添著人們對於飲水安全的焦慮。與之相應的是家用凈水器市場的日漸火爆。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我國已有凈水設備企業3000多家,年産凈水設備3000多萬台,年産值超過300億元,且連續3年每年以30%左右速度增長。

  凈水器行業的快速增長令鄧瑞德感到欣喜。身為中國品質檢驗協會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的他對行業的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由於行業準入門檻低、産量大,加之企業小、品牌少、組(拼)裝的多,目前存在凈水器産品品質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

  “要改變這些現象,首先企業要提高品質意識;二是要加強和規範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和實施工作;三是需要加強行業監管力度。”鄧瑞德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到家用凈水器的國家、行業標準已有近30項。但守著如此之多的標準,市場上的家用凈水器卻不能讓消費者十分放心踏實地購買和使用。

  ——核心關注——

  各類標準五花八門

  走進家電賣場,售價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凈水器琳瑯滿目。“活性炭、超濾膜、反滲透膜……”這些專業的字眼看得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

  同樣讓人眼花繚亂的還有凈水器所涉及的各類標準。家用凈水産品起源於八十年代初的美國,九十年代初進入我國。1998年起,原國家衛生部對凈水産品生産推行行政審批制度,並每年安排了衛生品質監督檢查。該項檢查僅針對出水水質,不涉及凈水産品的電器安全、壓力、材料、廢水率等指標。

  多年來,衛生部、環保部、住建部、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等多個部門分別組織制訂過多項涉及凈水産品的標準。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對這些標準進行了梳理和盤點,列出的名錄清單近3頁A4紙。仔細審讀現有的標準後,鄧瑞德認為,各部門出臺的標準針對的問題不同,各自有其必要性和局限性,相對分散,此外,有些標準年代久遠,應重新加以修訂。“目前還沒有一個整體的對凈水産品進行規範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內芯》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兩項關於凈水家電的標準,雖然屬於國家標準,但這兩項新國標不具備強制性,仍屬於推薦性標準,短期內對於家用凈水行業也難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一批新規將於11月實施

  據了解,7月1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批准發佈的12個與家電相關的行業標準中,有6個和凈水器相關,包括《家用和類似用途凈水機維修維護服務規範》《家用和類似用途連續式凈水機安裝規範》《家用和類似用途龍頭式凈水器》《家用和類似用途前置過濾器》《家用和類似用途反滲透凈水機、納濾凈水機專用加壓泵》《家用和類似用途軟水機性能、安裝服務行業標準》。這些標准將於今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專家觀點——

  標準內容過於粗放

  從城鎮污水處理行業起家,轉而投身家用凈水市場的北京碧水源凈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輝,對家用凈水器標準目前存在的不足有著深切的體會。“和凈水器沾邊的標準不少,但真正能指導企業生産實踐的不多。”

  在他看來,相比前兩年,家用凈水器標準有了長足的進步,出臺了一系列國家、行業標準,但總體而言還是不能滿足凈水産業發展的需要。主要問題集中在標準分類不夠細緻,具體指標的規定不夠詳盡。“家用凈水器有超濾膜、反滲透膜、納濾膜、陶瓷膜等多種技術,針對不同的技術類型的凈水機應有專門的標準,目前僅有一般性的標準。”

  出水水質應有更嚴標準

  自來水經凈水器處理後出來的水質到底如何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指標之一。目前針對凈水器出水水質的要求,主要套用的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兩項國家強制標準的規定。

  梁輝認為,凈水器出水水質檢測套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是不合適的。“按照國家規定,自來水本身是要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經過凈水器處理後的水質標準,應該不同於自來水水質標準。”

  不僅是出水水質,凈水器生産工藝和材料相關的標準也是梁輝十分關切的內容。“水是一種溶劑,經過不同介質就會發生反應,因此對包括活性炭、反滲透膜等在內的過濾材料的來源、分子構成、可能會析出的成分都應該有細緻的研究,並做出嚴格的規定。”

  鄧瑞德則指出,與電冰箱、電飯鍋、微波爐等家電産品不一樣,凈水器實際上是個“半成品”産品,需要專業人員安裝、保養和維護,定期還需要更換過濾芯部件。因此,在制定相關標準時,應充分考慮銷售、安裝、保養、維護和售後服務的要求。考慮到監管的需要,還應儘快制定有關試驗方法、檢驗檢查方法、品質認證等方面的標準。同時,還應該加強凈水器的安裝和售後服務人員的培訓,並逐步做到持證上崗。

  標準更新趕不上技術發展

  翻閱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梳理的標準清單,其中年紀最大的一項行業標準制訂于1989年,制訂于上世紀90年代的標準也不鮮見。

  據鄧瑞德回憶,早在2007年,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開始著手凈水器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佈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內芯》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兩項國家標準,並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由於種種原因,這兩項標準從啟動制訂到落地實施,歷經了數年的時間。

  對此,梁輝表示,凈水器標準更新速度太慢,追趕不上凈水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制訂一個標準要好幾年的時間,但膜處理技術日新月異。比如我們最新研製的超級納濾膜凈水機,目前就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我們迫切希望這一標準能早日出臺。”

  ■相關連結

  凈水器濾芯有幾種?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凈水器大多采用活性炭過濾、微孔陶瓷、膜分離過濾等方式來凈水。

  活性炭過濾型是採用活性炭吸附再加消毒的方法,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且吸附能力隨著處理水量、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需要及時更換濾芯。

  陶瓷濾芯凈化的原理與活性炭類似,不過相對過濾效果好,壽命長,但也不能完全去除細菌。

  膜分離過濾主要有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幾種形式,可過濾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離子等。

  鄧瑞德建議,消費者選購凈水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自身需求購買不同功能的凈水器。例如,北方地區水中的鈣、美離子含量較高,容易結垢,可選擇帶離子交換樹脂濾芯的凈水器;水中含氯、味道較重的地區可選擇活性炭較多的凈水器;污染嚴重、需要直飲的家庭,可選購裝有反滲透膜的凈水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