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盤點2015科技圈:分久宜合 合久宜分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09:1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湯婧

  中國網財經12月31日訊 臨近年末,常會有一些企業和人事分分合合的新聞,已經不足為奇。但未曾想到今年的收尾之作卻這麼“驚心動魄”。

  12月18日,當TCL集團宣佈與樂視聯姻的時候,業內無不震驚,鬥法多年的網際網路電視代表和傳統電視企業代表最終牽手走到了一起,很難説樂視的“顛覆”之夢到底算不算實現了,但卻印證了那句話:論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元末明初的小説家羅貫中在千餘年後總結了三國時期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然而當下只看2015年,“必合”、“必分”未免太過絕對,筆者通過盤點2015年的新聞大事件發現,無論是網際網路圈還是家電圈,“分久宜合,合久宜分”才更加貼切這一年的重點。

  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合”

  2013年的年末,一場關於打車市場最火爆的補貼大戰打響,恰逢騰訊大力推廣微信支付,滴滴打車的支付補貼行為立刻出現在了市面上,風口的補貼、背靠騰訊的大力輸血,讓叫車出門成為全民的選擇。

  另一邊,作為滴滴的競爭對手,快的打車快速做出反應,這家誕生在杭州的公司果斷地選擇了站隊阿裏,而阿裏旗下的支付寶在這時也急需找到抵抗微信支付的方法,快的成為其最好的出口,減免大戰爆發。

  瘋狂的補貼成為2014年整年最熱門的話題,在最瘋狂的月份裏,兩家公司均因補貼行為而導致月開支高達數億人民幣。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在滴滴與快的為爭奪計程車市場發動的“燒錢大戰”中,雙方共補貼超過24億元資金。

  於此同時,瘋狂的補貼下也誕生了一大批刷單族,兩家公司同時面臨對手和刷單行為的夾攻;相關數據顯示,刷單行為讓兩個平臺每月浪費的費用高達數千萬。

  不過,補貼行為讓兩家公司快速在傳統的計程車市場上切下蛋糕,佔領了整個中國市場;但是由於政策的調整,從計程車到專車服務的延伸成為一時間最熱門的話題,高頻切低頻、用計程車的業務帶動專車的業務,滴滴和快的都動用了一切資源投入專車市場。下半年,雙方又將重點放在“專車”上。

  但,專車市場面臨更大的監管的壓力,大量社會車輛的出現引起政府的關注;就在此時,新的競爭開始大量出現,易到用車、AA用車、神州專車、Uber,都于同一時間在市場上參與競爭。

  在外部競爭壓力、政策不成熟等各種條件的影響下,加上長時間補貼導致的資本壓力,最終兩家公司的最主要股東--騰訊和阿裏達成協定,讓兩家企業最終走到一起。

  滴滴快遞與呂傳偉“分”

  從目前來看,滴滴在整合之後佔據主導,快的正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從人員上看,快的的創始人團隊已套現離開,此前的CEO呂傳偉也在江湖上消失。

  在品牌方面,滴滴打車轉型為滴滴出行,集合了快車、順風車、專車、計程車等幾大業務線,而快的打車、一號專車則被弱化,從産品更新上看,快的打車的安卓客戶端最近版本更新據現在已經有3個月了,可見從産品和品牌上,快的被慢慢弱化。

  58與趕集“合”

  在經過10年競爭之後,兩家分類資訊平臺終於走在一起。兩家公司此前的業務處於高度競爭狀態,58同城趕在對手之前于2013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並且引入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獲得騰訊的支援。

  在業務拓展上,58同城顯得更加激進,並購中華英才網、安居客,以及投資大量O2O企業如e代駕、呱呱洗車、美到家、土巴兔等,將其整合進58到家業務體系;另一邊,在合併之前,趕集一直髮力招聘和二手車業務,並對外傳遞將於2015年赴美上市的資訊。但需要注意的是,資本市場能否同時容納兩家業務相同的企業值得商榷,畢竟此前優酷、馬鈴薯就是很好的案例。

  此外,由於雙方都在重金押注O2O,很多業務無論競爭也好,投資也好都在暗自進行,同樣因為競爭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從4月份宣佈合併距今,雙方的業務進行了大量的整合,從此前內部透露的新公司的架構體系上,集團由姚勁波、楊浩涌管理,下面分設多個事業部,其中58將原有幾大業務線注入新公司,新增了58白領招聘及中華英才網的業務,而趕集新增幾個板塊--快招事業部、新業務事業部、好車事業部,仍由趕集高層負責。

  58趕集與楊浩涌“分”

  有媒體評價,在眾多巨頭合併案中,58同城和趕集網是最和諧的一對。不過,甜蜜期僅僅七個月,楊浩涌就離開,令人唏噓。

  日前,58同城宣佈將拆分二手車交易平臺——瓜子二手車(以下簡稱“瓜子”),其控股的部分股權將轉售予楊浩涌。楊浩涌以現金出資的方式持有該部分股權,同時正式辭去58趕集集團聯席CEO職務。

  縱觀行業內的幾次大合併:滴滴和快的、美團和大眾點評都會面臨“老大”強勢登場、“老二”弱勢沉寂的局面。畢竟,商場如戰場,任何決策戰略和執行行動必須高度統一,容不得半點雜音。“一山難容二虎”的現象在商業環境中更加明顯。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巨頭的合併,其中一個創始人離去是大概率事件,即便公司整合較為順利,但是由於其中一個創始人的地位會出現降低,因為個人價值取向原因往往會離去。而這對於公司發展並不是一件壞事。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

  一家是創立了5年的生活服務團購網站,一家是創立了10多年的吃喝玩樂平臺。團購讓大眾點評從盈利走向了虧損,也讓雙方的發展都陷入了瓶頸。

  資本上,雙方都已經完成了大額的融資,但是團購的低毛利,以及人員、市場等費用陡增讓美團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新一輪融資的難度增加,而大眾點評這邊也面臨發展的抉擇,去團購化的同時如何能盈利是個問題。

  多重因素促進下,雙方在十一假期的最後一天宣佈合併,以5:5的比例注入新公司,各自創始人王興和張濤任聯繫董事長兼CEO,此外雙方公司將保持獨立運營。

  大眾點評與張濤“分”

  11月份,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宣佈了新人事任命之後,大眾點評CEO張濤與公司揮淚告別。張濤抱著其他幾位創始人痛哭的畫面頗為讓人唏噓。消息稱,這場名為“致敬老男孩,青春不散場”的活動,實為大眾點評的散夥飯。與此同時,另兩名點評“元老”大推廣事業群負責人李璟和首席服務官王雨也將退休。

  據稱,張濤在內部信中稱,將“從管理一線,轉向長期戰略規劃”,更傾向於在公司戰略上發揮作用,郵件也並沒有提到直接向張濤彙報的高管。這一消息一齣,外界紛紛傳出大眾係將被“踢出局”或者喪失獨立性已經沒有懸念。

  作為一個偏向穩健、低調的創業者,張濤貿然退出應有著某種難言之隱,也就是説,某種程度上張濤應該會對於自身穩定的團隊謀好後路,所以在退出後是否會有相應的交換條件也未可知,王興雖然作風侵略如火,擅長一劍封喉,頗具狼性,但行事冷靜理智以大局為先,必然會考量好大眾點評的獨立性與非獨立性對於新美大的未來發展哪種模式更有利。

  攜程與去哪兒“合”

  在去哪兒大股東百度的撮合下,雙方還是走到了一起。

  雙方過去在業務上大量競爭,其中以酒店機票等標品業務上的競爭尤其明顯,去哪兒上市至今無法盈利,年虧損達27億人民幣,反觀攜程因為去哪兒在市場的投入,被迫加入補貼大戰,在去年四季度出現破天荒的虧損,這被外界認為雙方競爭已然白熱化。

  雙方走到談判桌已經多次,歷時長達2年之久,但是雙方背後的在股東層面相對分散,多是二級市場流通的投資者,於是百度充當了説客。

  攜程宣佈與百度達成一項股權置換交易,交易完成後,百度將擁有攜程普通股可代表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攜程將擁有約45%的去哪兒總投票權。百度將去哪兒的控制權轉讓給了攜程,使得自己成為攜程最大的機構股東。

  去哪兒與莊辰超“分”

  在兩家合併的消息公佈後,有媒體分析稱,不出意外,隨著攜程和去哪兒的合併,去哪兒CEO莊辰超將在不久後離開這家他一手創立的公司。這算不上一個落敗者的撤離,甚至一切都是在他的計算之中。

  在他看來,自從百度2011年以60%的股份成為去哪兒大股東之後,他就考慮過將來有一天會離開:這幾年,去哪兒和百度的融合併不好,矛盾重重。作為大股東,百度在流量上對去哪兒幫助並不大,且旗下百度地圖等業務也和去哪兒有諸多衝突。

  事實上,就在前幾天融360剛剛完成了d輪10億人民幣的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已經成長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一家獨角獸公司。這是莊辰超作為幕後創始人的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即使在去哪兒期間,他也在這家公司投注了巨大精力,以至於早在2013年左右,去哪兒內部就屢屢傳出莊辰超要離開的消息,融360就是原因之一。

  通信圈“以為三國殺,原來是一家”

  分分合合的景象並非指出現在網際網路圈子,通信圈亦然。

  年內,多次傳出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合併的傳言,雖然官方都沒有證實,但三大通信運營商的集體換帥暴露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的關係。

  和今年5月4日“三桶油”同一天完成換帥頗有幾分相似,8月24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一把手”在同一天完成了新舊交替,有退休、有調任還有對調。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定,工信部副部長尚冰任中國移動董事長、黨組書記,奚國華不再任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王曉初任中國聯通董事長、黨組書記,不再擔任中國電信有關職務;常小兵任中國電信董事長、黨組書記,不再擔任中國聯通有關職務。12月,因涉嫌違紀被查。

  有媒體曾經發表感慨稱:“以為三國殺,原來是一家”。

  家電圈裏的“分分合合”

  同樣,家電圈也在熱熱鬧鬧的上演著“分合”大戲,除了TCL與樂視的聯姻之外,圍繞OLED這一新興顯示技術,各家企業也在做著分分合合的選擇。

  這一年,一直與三星PK OLED的LG不再孤獨,國內“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雙重身份的創維宣佈力挺OLED,隨著LG為代表的電視企業在大屏OLED領域日益強大,三星與大屏OLED電視“分手”。

  但近來有媒體報道稱,在對手LG的組合拳猛攻下,三星多少有些焦慮了,終於“被迫”重啟大尺寸OLED面板投資,與OLED再次“牽手”。

  除了創維與三星,海信也跟OLED上演“分合”好戲,從“絕對不做OLED”到“只要消費者喜歡OLED,海信也會全力推廣”,海信與OLED分分合合,難以琢磨。

  除了圍繞産品演繹“分分合合”以外,通過人事變動上演高層與企業“分合”好戲的當屬康佳。侯松容、陳躍華、吳斯遠、劉鳳喜(在)、劉丹,多數人可能已經難以厘清康佳掌門人迭代的關係,萬里波等副總裁及業務高管的離開都似乎成了這場戲中的配角戲份。

  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今年5月28日,深康佳董事會換屆選舉,大股東與小股東的代表比例為3:4,首次打破了康佳董事會一直由大股東主導的局面,大股東華僑城集團與中小股東由此展開董事會席位之爭。彼時,中小股東奪得深康佳7席董事會席位中的4席,並任命劉丹擔任公司總裁職務。

  然而,時至9月,深康佳部分中小股東代表在9月10日的投票中明確倒向大股東華僑城,隨著劉丹、張民等4人辭職,此場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博弈似以後者出局而收場,代表華僑城的前任總裁重新掌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