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6日訊 隨著超長版三伏天的開啟,面對嚴峻“烤”驗,基本靠空調WiFi冷飲來續命了。
不過,消暑的正確打開方式遠不止於此。比如,也可以喝茶啊!
最近,由駿德茶業出品的“三樅知味”系列清涼上市啦!
該系列稱得上是顏值與實力的雙料擔當,一齣道,就是C位!接下來,就讓它帶我們去乘風破浪吧!
天産珍稀,“樅”未曾有
黃崗山,2158米,華東屋脊,東南第一峰。正山小種,400多年,世界紅茶之鼻祖。
山的高度,茶的高度,在桐木村交匯。
這裡,山岩磊磊,林木森森,溪流潺潺,一切接近原始狀態。時雨時霧,時晴時陰,不可複製的小氣候。
在茶山連綿的桐木村,老樅茶樹,可謂是“天産珍稀”。一季下來,産量還不及全村總産量的十分之一!
野豬窖,山高谷深,爛石沃泥;鐵樹凹,竹林環繞,竹茶共生;黃泥窟,草木蔥郁,落葉堆積。每一處,皆是人跡罕至,堪稱“絕版”山場。
茶樹,野放散生其間,苔痕滿身,猶如遺世獨立的隱士,在山靜日常的歲月中生長出倔強不羈的性格。
因為倔強,所以珍貴。每一葉,皆有來歷。“樅”未曾有。
匠心獨運,“樅”心智造
“兩個巴掌做出來的東西,有些科技是無法取代的。”
採摘不易,製作更是不易。
從鮮葉到茶葉,經歷了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皆由正山小種“非遺”傳承人梁駿德層層把關,皆是匠心獨運。
匠心融入,成就極致之味。或味若青苔,或味如木質,或味似粽葉,一場味覺的盛宴。
不止于採摘製作,連包裝設計、文化發掘與內涵闡釋也是精雕細琢,前前後後,歷時180多天的精心打磨,才“千呼萬喚始出來”,與各位粉絲見面。
於是,品“三樅知味”,由口入心,無不活色生香,氣韻生動。“樅”心智造,每一葉都是專注的匠心,每一口都是執著的堅守。
行業標桿,“樅”無到有
老樅,是茶樹樹齡之老,如德高望重的老者,閱盡滄桑。
採自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樹齡達百年,方為“老樅紅茶”。2007年,駿德茶業首次明晰且完整地定義了老樅紅茶,並於2008年成為首家在市場上推廣老樅紅茶的企業。自此,它便成為高端紅茶的業界共識。
“三樅知味”,是繼“老樅紅茶”之後的又一力作。三重滋味,三重風格,分別代表了由低漸高的三種等級。粽葉、木質、青苔,由淡漸濃,由淺漸深,層次分明,層層遞進,讓紅茶“樅味”可以清晰地被感知,被銘記。更重要的是,讓每個愛茶人能藉由茶,清清楚楚地感受“樅味”的魅力,明明白白地收穫“樅味”的價值。
當然,它也代表了三重境界。第一重,粽葉味,清香純凈,此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第二重,木質味,溫暖厚實,此是“情思朗爽滿天地”。第三重,青苔味,清新怡神,此是“塵心洗盡興難盡”。
從“老樅紅茶”到“三樅知味”,“樅”無到有,皆是標桿。一經問世,立成經典。
(冷竹 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