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主題發佈會(10月8日)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家衛生健康委“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主題發佈會(10月8日)

2024-10-09 09:4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時間:2024年10月8日

地點:國家衛生健康委2號樓新聞發佈廳

主持人:

米   鋒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嘉賓:

仝小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

張宇輝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

常昭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童朝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

李文英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群眾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今天的發佈會也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八場。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隨著秋風漸緊,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標誌著深秋已至,天氣逐漸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此時晝夜溫差變得更大,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和心腦血管健康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俗話説“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此時陽氣初收,應適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飲食應“養陰潤燥、潤肺益胃”,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當運動,及時接種疫苗,預防疾病的發生。

今天的發佈會我們將重點介紹寒露時節的一些健康養生、疾病防治的知識,我們請來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先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宇輝女士;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常昭瑞女士;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童朝暉先生。

今天,我們還專門請來了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的群眾代表李文英老師,來分享她對健康生活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朋友舉手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香港中評社記者:

“十一”假期剛剛結束,大家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時,不少人歸來後出現了感冒、咳嗽,有的出現了嘔吐、腹瀉等不適,請問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又該如何進行處理?謝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常昭瑞:

謝謝您的提問。“十一”假期後出現感冒、咳嗽、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可能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一是天氣變化,假期期間氣溫變化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尤其是早晚溫差大,容易引發感冒。第二是人群聚集,假期期間,出遊、聚會、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感染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也增加。第三是飲食問題。假期期間可能飲食不規律或不衛生,包括食用不潔食物或者水源,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問題,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第四是生活作息規律被打亂,假期外出旅遊、訪親拜友,身體容易疲勞,導致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針對出現以上的症狀,我們一是要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幫助身體恢復。二是要多喝水,清淡飲食。三是要對症治療,緩解症狀。四是要做好症狀的監測,如果症狀加重或者症狀持續時間長的時候建議就醫,如果診斷為流感、諾如等呼吸道或者腸道等傳染病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減少交叉感染。

謝謝。

中國網記者: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請問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源到底有哪些?不同呼吸道傳染病的潛伏期有何不同?是否都會發病?“一老一小”又該如何科學應對?謝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常昭瑞:

謝謝您的提問。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患者和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和支原體等。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細菌有肺炎鏈球菌以及百日咳的鮑特菌,還有引發猩紅熱的A族β型溶血性鏈球菌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腦膜炎奈瑟菌等,還有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等。引起不同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不同,潛伏期也不同,也就是接觸病原到發病的時間間隔也不同,比如流感的潛伏期一般是1到4天,通常是2天;百日咳是7到10天,公眾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具體病原的潛伏期如果想了解的話也可以查閱相關的文獻。並非接觸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都會發病,這取決於感染病原的種類、傳染力的大小以及個人的免疫狀態、健康狀態,以及暴露程度和防護程度等。

我們之前説過幼童和老年人是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重點人群。在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還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針對疫苗可預防的呼吸道傳染病,要按照免疫程式及時接種疫苗。二是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建議老年人和幼童儘量避免前往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場所,如果確需要前往,要科學佩戴口罩,減少感染的風險。三是加強對老年人和幼童的日常監測,如果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時候,要視情況及時就醫,遵醫囑科學安全用藥,在就醫過程中,患者包括陪同人員都應該要做好防護,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如果在家庭成員中出現了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時候,要儘量避免近距離的接觸家庭內的其他成員,尤其是避免接觸老年人和兒童,也要儘量避免接觸其他人。謝謝。

中新社記者:

秋冬季節,呼吸道傳染病疾病又多了起來,為什麼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會高發?有哪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哪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謝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童朝暉:

秋冬季節因為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而且晝夜溫差也比較大,降水量也會變小,所以在進入秋季冬季以後,呼吸道疾病頻發,特別是過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有的會復發、發病。在這個季節因為天氣變得乾燥,體內缺少水分,所以人體內環境改變,特別是抵抗力下降。大家知道呼吸道是人體第一道防禦系統,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呼吸道是外界環境進入人體的第一個防禦通道。由於天氣乾燥、水分缺失,呼吸系統的纖毛擺動變弱,這樣對外界的病原和其他微生物的抵抗就變差了,因此我們在這個季節就容易得病。冷空氣還會使血管收縮,在整個天氣變冷的過程中,由於有病原微生物侵襲、機體防禦能力下降、血管收縮加重,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預防呼吸道疾病。常見的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第二個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然後是肺炎。現在這個時候,還沒到太冷的時候秋季過敏,比如説花粉過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也會在早期秋季的時候出現,還有其他的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比方説很多人過去有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等,這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寒冷的季節也會加重,有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進入秋冬季也應該注意。

新華社記者:

老百姓都知道,秋季“貼秋膘”也有中醫養陰的原則,請問這個階段肥胖人群還可以正常減肥嗎?中醫有哪些建議?謝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

謝謝您的提問。“秋膘是金,秋膘冬肥”,這是老百姓的一句古話。“秋膘”這裡面既有文化的內涵,同時也有生理現象。因為到了冬天的時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時候趕緊“貼秋膘”,這是老百姓的一種習慣。但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時候的進補方法。現在,特別是剛才您提到肥胖人群在這個時候如果抓“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費了。因為夏天的時候苦夏,所以消耗得非常大,一般人需要在這個時候有秋補。肥胖人群在這個時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飲食,一個是吃得不要太油膩,盡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點山楂或者喝點普洱茶、紅茶這類的,多吃蔬菜、水果。

另外一個,還是要適當地運動,把體內多餘的脂肪消耗掉,我們經常説“腰帶少一寸,健康多一分”。再一個就是用一些非藥物的療法,像刮痧、火罐這些方法促進新陳代謝。在原本秋天、冬天的時候代謝減慢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非藥物的一些療法來加速代謝,所以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這個時候不要去“搶秋膘”,而是要繼續地減肥。

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養成健康意識和健康習慣的重要階段,請問近期在提升兒童青少年健康素養方面有什麼舉措嗎?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謝謝您的提問。正像剛才您提到的那樣,兒童青少年這個階段的健康是我們全生命週期健康的重要基礎。在今年上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專門發佈了“健康素養新66條”,也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家應知應會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識和技能。

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我們也會同教育部門聯合印發了通知,將“健康素養66條”的核心內容納入到學校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8個“融入”: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融入“學生心理健康大講堂”,融入教師培訓,融入校內講座,融入主題班會,融入校園環境,融入家長課堂,融入學生實踐活動。

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也特別強調要把握好幾個工作原則:一是健康教育要有機的融入現有的教學活動,不給學生、老師和家長增加額外的負擔;二是充分考慮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和身心發展特點還有地域特色等等,增強一些針對性,比如東中西部、民族地區、沿海地區等等,有區別,不搞“千篇一律”;三是倡導家庭、學校、社會聯動,共同承擔守護學生健康的責任。

另外,我們也正在組織編寫適用小、中、高年級學生的“健康素養66條”系列健康知識讀物,通過動漫、小人書等形式,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們能夠愛看、能看得懂,最終會應用。通過這些我們希望從小培養他們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謝謝,請繼續提問。

極目新聞記者: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請問高血壓與哪些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又該如何預防與治療?謝謝。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宇輝:

謝謝您的提問。高血壓目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以血壓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正好今天也是第27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全國高血壓主題是“健康體重、理想血壓”,高血壓不但是血壓本身所帶來的危害,更多會引起包括心腦血管以及腎臟等靶器官的損害,以及帶來心血管風險。以導致心臟的改變為例,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心室肥厚,以及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的下降,進而導致心力衰竭。我國心力衰竭的患者60%合併有高血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不但是要關注血壓本身,更多的在治療高血壓的時候也關注整體的靶器官受損和降低整體的心血管風險。

高血壓在確診之後,我們需要全面的檢查,不但是進行血壓水準,也要監測血糖、血脂,以及常規的一些檢查,同時還要進行受累靶器官損傷方面的檢查,以及合併的臨床情況的評估。我們評估血壓水準以進行分級,同時評估靶器官損傷以及合併心血管風險以進行分期,結合這些來進行綜合的治療。高血壓所導致的靶器官損傷在初期如果積極的給予降壓治療,是可以逆轉這些靶器官損傷的,比如説可以逆轉高血壓所導致的心室肥厚。如果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器官不可逆的損傷,給予積極的血壓控制,也會延緩靶器官的損傷。

謝謝。

中國中醫藥報記者:

自古民間就有“秋燥”的説法,請問從中醫角度如何理解“秋燥”?在此秋冬交際之時,我們應該如何養生來預防秋燥?謝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

謝謝您的提問。“秋燥”是因為到了秋天之後,整個氣溫下降,空氣變得非常乾燥,中醫《黃帝內經》裏講“燥勝則幹”,所以到秋天的時候我們經常出現皮膚發幹,眼睛發澀,口乾、咽乾等各種症狀,包括剛才童院長講的過敏性鼻炎也多了。這時候就需要養陰和潤燥。怎麼養陰呢?首先是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這是最基本的。其次向大家介紹一下清代的瘟病學家吳鞠通的一個可以用於緩解“秋燥”的“五汁飲”,本來這是治療瘟病後期“傷陰”用的方子,緩解“秋燥”的時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來比較方便。包含梨、蓮藕、荸薺、鮮蘆根和鮮麥冬,這些都可以放在一塊榨汁,榨汁之後直接喝,也可以兌一點蜂蜜、黃糖等調味。另外還可以水煮放涼之後喝,能夠起到養陰、潤肺、潤燥的功效。如果搞不全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兩種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鮮牛奶、鮮石斛、鮮百合、鮮銀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養陰潤燥的食物,秋天在家裏製作簡易的飲料。

謝謝。

央廣網記者:

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誘因之一,我這個問題想給到李文英李老師,據了解,李老師您以前有過類似的經歷,請問您是如何解決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成功減重的經驗?謝謝。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群眾李文英:

謝謝您的提問。大家好,我是李文英,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是一名退休教師。退休之前我在學校工作,忙碌的工作讓我忽略了減肥運動,白天忙的顧不上吃飯,晚上忙完以後就會犒勞自己大吃一頓,久而久之身高1米54的我體重一度飆到了140斤,出現了上下樓梯氣喘吁吁的胸悶,體檢報告也亮起了紅燈,出現了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醫生給我的健康建議是控制體重,説體重控制下來之後,這些指標也會降下來。

於是,我就開始關注我的體重。為了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我先後嘗試了按摩、節食等方式,甚至還嘗試過輕斷食,效果很不理想,短時間內能夠減下五、六斤,過後不久就會反彈回來,就出現了“越減越肥”。後來通過關注國家和省、市衛健委的微信公眾號,通過了解這些科普文章,我發現減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兒,是通過建立健康的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控制體重、擁有健康身體,這是一個需要堅持一生的“事業”。

後來在醫生的指導下,我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我自己的健康減肥方法。首先在飲食方面,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但要吃,還要營養豐富,我的早餐就是豆漿或者牛奶、水果、蔬菜、麵包,午餐有肉有菜,搭配包子、麵條、米飯等,晚餐就吃點蔬菜、喝點酸奶,晚上7點以後就不再進食了,少吃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食物,每餐保持在七分飽,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這樣有利於減肥、提高新陳代謝。

俗話説,減肥七分靠吃三分靠動,運動在減肥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退休以後就返聘回了學校,每天上下班走路,課間和學生一起做操、遊戲,儘量讓每天消耗的熱量大於吃進去的熱量。現在進入了秋季,天氣不冷不熱,正是進行戶外運動的大好時節,每逢週末我會約上三五好友爬山賞秋、騎行郊遊。

這樣堅持了半年左右,我的體重慢慢降了下來,目前維持在110斤左右。減肥成功之後,我簡直有點“脫胎換骨”的感覺,不但脂肪肝沒有了,血壓也穩定了,每天走起路來特別有勁,精神頭也特別好,自信也回到了我的身上,大家都説我越來越年輕了。

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謝謝李老師的分享,繼續提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寒露節氣,早晚較涼,晝夜溫差變化大,容易引起血壓波動。請問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的成因及危險因素有哪些?我們常聽説高血壓會遺傳,這是真的嗎?高血壓可以治愈嗎?謝謝。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宇輝:

謝謝您的提問。高血壓是一個以血壓增高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對於高血壓的診斷,還是以在不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不同日的三次診室血壓大於等於140/90mmHg,我們就診斷為高血壓。但如果已經是高血壓的患者,目前正在服用降壓藥,在血壓水準即使沒有達到上述的數值,也應該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診斷之後也要從三個方面去評估,一個是血壓的水準,這是作為高血壓的分級,還有高血壓的病因,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高血壓。另外,高血壓有沒有合併靶器官的損傷,以及臨床並發癥和合併症,這是用來對血壓的分期。高血壓有一些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飲食,比如説高鈉低鉀以及高膽固醇、高脂飲食,還是維生素C的缺乏,另外超重和肥胖以及缺少運動也是高血壓的一些危險因素。同時,高血壓也是隨著年齡患病率不斷增加的一類疾病,還有一些社會的心理因素,比如説長期的緊張、焦慮,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導致高血壓。還有包括大氣污染,還有一些高海拔地區,以及一些腫瘤藥物也會引起血壓增高。遺傳因素方面,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但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共同影響高血壓的發生。

得了高血壓如何治療,主要還是依據血壓水準,以及需要進行心血管危險分層來給予綜合的治療。目前來看,對於血壓水準,如果是收縮壓大於等於160mmHg,舒張壓大於等於100mmHg,這時候要立刻開啟降壓治療。如果血壓水準在140-159mmHg,舒張壓在90-99mmHg,我們要進行心血管危險分層,如果在中危以上的,也是需要儘快降壓治療,如果在低危,可以先進行生活方式調整,同時要密切的監測血壓變化。生活方式調整一般是一到三個月,如果在這個期間血壓仍然不達標,還是要儘快啟用降壓治療。目前對於血壓在130-139mmHg,低壓在85-99mmHg是作為正常高值,這部分患者也需要進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評估,如果是高危或者很高危,也需要及早啟用降壓治療。所以高血壓的治療,總體來説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同時也堅持要長期的治療,不能夠自行停藥,長期治療也是長期獲益。

總台中國之聲記者:

剛剛説到寒露時節氣溫變化大,流感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多,嚴重的也會轉化為肺炎。請問流感和支原體肺炎應該如何區分?哪些人群在感染之後更容易加重為重症肺炎,應該如何防治?謝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童朝暉:

謝謝您的提問。每年的冬天來臨,流感增加,同時呼吸道疾病也是整體在增加,比方説肺炎還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會復發。從病原和症狀上來講,流感和支原體肺炎是不同的,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會加重導致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主要是高熱常見,同時比如説嗓子疼、幹咳多見,如果合併有細菌感染或到了肺炎以後也會有痰,這是流感的表現。有時候大家可能有體會,得個流感一發燒渾身酸疼、渾身不舒服。那麼哪些人容易得呢?誰都可以得,青壯年也好、老年人也好、體弱的也好,所以叫人群普遍易感,和年齡沒有明顯關係,這是流感的情況。它的治療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目前也有一些比較有效的藥物。支原體肺炎一般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成人和兒童都會得病,但是兒童會多見一些。支原體肺炎往往症狀會表現得相對輕一些,也會有發熱、幹咳的情況,有的甚至沒有明顯加重的時候,症狀還不明顯,所以它和流感在症狀這塊兒是不一樣。我們從臨床上來看,兒童的發病相對成人會多見,支原體肺炎的治療往往是要用抗生素,也就是抗細菌的藥物,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特殊的不同於常見細菌的一種病原體,我們把它叫非典型病原體,在臨床上的治療和流感不一樣。

流感也好,支原體也好,都屬於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説,沒有明顯的基礎疾病,青壯年往往很容易好轉,也沒有什麼嚴重的結果。它的病程,比如説流感往往是7到10天,支原體是10到14天。流感的高危人群往往是老人、兒童,特別是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比如過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有自身免疫疾病的,腫瘤化療的,還有一些其他基礎疾病,往往在流感季節比其他人容易得流感,這是這個情況。

有時候流感起來,可能呼吸道症狀比較明顯,比方説咳嗽咳痰為主,但如果發現體溫在升高,咳痰在增多,這時候我們要注意,它可能會到肺炎或者是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對一些老年人來講,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一旦出現了流感相關症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讓醫生幫你甄別一下,你是普通的上呼吸道表現為主的流感,還是已經發展到下呼吸道出現肺炎。還有一些我們要注意的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他可能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者長期吃一些免疫抑製劑,這些人比其他人也容易得流感,應該更加注意。

第三個是妊娠期女性,如果説她患有流感相關的肺炎,容易增加早産或者胎兒死亡的風險,這個是要提醒大家注意。

流感來講,預防最重要,大家知道流感疫苗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接種疫苗非常重要,如果符合適應症的人群,應該及時去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剛才説的幾類重點人群,如果説還沒有能夠接種疫苗,而且又和疑似的流感病人密切接觸,建議大家在48小時以內一個是口服抗流感的藥物,第二個是打流感疫苗,這是對這類人群的建議。支原體肺炎近幾年也被大家所熟悉,它往往好發于學齡前兒童和青少年,成人也有。近幾年的發病率也是在升高,它的主要症狀包括持續幹咳,發燒、乏力、胸疼這些臨床表現,這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特別是2歲以下的兒童,支原體肺炎是要注意的。還有一些慢性疾病,比方説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免疫功能低下、心功能衰竭、慢阻肺等等,更是應該及早去就醫。目前還沒有針對支原體的疫苗,所以大家在公共場合要遵守呼吸道禮儀,科學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同時保持居室通風和個人良好衛生習慣。

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

寒露節氣有“寒露腳不露”的説法,俗語也常説“寒從腳生”,請問為什麼這個節氣不能露腳?露腳容易引發哪些疾病?我們應該如何防護呢?謝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

謝謝您的提問。“寒露腳不露”就是寒涼已經顯露了,足部要注意保暖的意思。“寒露腳不露”要提醒以下三類人群重點關注:一是體質偏寒,平時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綜合徵人群;二是經常痛經的女性,痛經時候有肚子涼、腰涼的症狀,要額外注意足部保暖;第三類是老年人群體,老年人本身陽氣就不足,特別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從腳開始,所以一定要保護好腳,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候鳥老人”一到冬天的時候就喜歡到南方去生活。

另外,中醫有很多方法禦寒,比如“胃寒”的人群,吃點涼東西胃就不舒服,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炮姜”。還有全身都比較怕冷的人群,可以在家用艾灸灸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外敷,比如晚上睡覺之前用暖水袋焐焐肚子、腰、腿。另外還可以用麻黃、桂枝、透骨草、生薑這類溫經散寒的中藥,煎煮之後泡腳或者泡澡都很好。

謝謝。

南方日報記者:

有的人血壓高卻沒有任何症狀表現,請問這種情況是否需要服藥?血壓降下來後能不能減藥或停藥?長期服用降壓藥有副作用嗎?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宇輝:

謝謝您的提問。高血壓我們也是常常稱之為“無聲的殺手”,因為高血壓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血壓的長期升高,會帶來靶器官的損傷以及心血管風險的增加。對於高血壓,在治療上,我們還是要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目前也是根據高血壓的分級分型和分期,在醫生的指導下來正規地進行高血壓適合藥物種類和適合劑量的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要堅持治療,不能夠自行減停,因為血壓治療本身不但是要把血壓控制在達標範圍之內,更多的是要關注減少靶器官的損傷和減少整個心血管的風險。另外,長期高血壓治療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這是非常微小的,同時也是可控的,醫生也會根據整體的患者情況,來給患者選擇適合的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藥物的副作用和血壓本身帶來的損害相比風險就很小了,所以我們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一定是要按照醫囑來規律的服用、長期地服用。高血壓除了繼發性的高血壓是可以治愈的,絕大多數的高血壓都是需要終身服藥的,也是在整個血壓管理過程當中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包括診室血壓,家庭自測血壓。同時也要定期規律就診,由醫生來進行綜合評估之後,及時地調整適合的劑量和種類。

另外,對於高血壓本身,除了強調藥物的治療,也是特別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於血壓的控制,包括對飲食方面,目前還是建議低鹽,所以每天的食鹽量要小于5克,鈉小于2克。同時要降低高膽固醇、高脂飲食,一定要戒煙限酒。另外,從飲食上建議適當增加優質蛋白以及膳食纖維,以及新鮮的水果蔬菜和豆類。另外,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也特別建議規律的運動,這裡主要包括進行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的混合訓練。在秋冬季節尤其是冬天即將來臨,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戶外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防寒,因為過度的寒冷,以及加上高強度的劇烈活動,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另外,對於生活方式,還可以增加一些認知行為的療法,以及正念、瑜伽、深度呼吸等等,來減少精神壓力,對於血壓的降低也是有幫助的,同時保證優質的睡眠,還要積極地改善睡眠障礙性疾病。

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秋冬季節很多群眾會選擇接種流感疫苗,請問為什麼在這個時期要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同時預防甲流和乙流嗎?疾控中心有哪些針對性的建議或提示?謝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常昭瑞:

謝謝您的提問。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而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症發生的風險,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到4周以後抗體可達到保護性的水準,我國各地每年流感高峰來臨的時間和持續的時間都不同,建議受種者最好在流感流行季來臨前完成免疫接種。如果在流感流行季來臨前未能完成接種,在整個流行季也可以接種。

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不同譜係在全球交替流行引起。流感疫苗的具體組成成分每年都會根據全球流感監測數據以及WHO的推薦進行調整,以確保對當年預計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良好的防護效果。因此接種當年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甲型和乙型流感。

我們之前也説過,6月齡以上的人群沒有禁忌證的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嬰幼兒、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馬上就進入流感的流行季節了,希望剛才提到的老年人、嬰幼兒、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這些重點防控人群要儘早的接種流感疫苗。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不管是否接種流感疫苗,如果出現了流感的症狀,建議加強個人的防護,儘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眾場所,必要時居家休息,不帶病上班上學。

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秋冬季節是很多慢性病的高發期,請問李老師您有哪方面的慢性疾病?在生活中是如何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謝謝。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群眾李文英:

謝謝您的提問。我在之前血壓不太穩定,在秋冬季節高壓一度飆到了150,後來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飲食調節和運動,把體重減了下來,目前血壓保持的比較穩定,也沒有出現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這得益於我的醫生朋友,他告訴我説“預防大於治療”。

談到養生,大家往往是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但是身邊有好多朋友,因為快節奏的生活忽略了身體健康,等身體出現了問題,住進了醫院才後悔莫及。

“治病”和“防病”僅有一字之差,卻會給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在秋冬季節我會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注意保暖,尤其保護好我們的頸部、手腳、肚臍以及關節。第二是合理飲食,不盲目的進補,少油、少鹽、少糖。第三是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出現大的波動。第四是每天做力所能及的鍛鍊,比如快走或跳廣場舞。

另外,在生活當中,比如散步、聊天、看電視的時候,我會利用這些閒暇時間,搓搓雙耳、揉揉手指、拍拍雙腿、轉轉腳踝,每天早晨我會用手指進行幹梳頭,晚上睡覺前泡泡腳。不斷利用這些簡單易行的“小動作”促進血液迴圈,提升新陳代謝。為了防病,我每年還會對身體進行全面的體檢。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不生病”,我現在走得動、吃得香、睡得好,我願意把我的20字健康生活準則分享給大家,就是“規律生活、合理飲食、科學鍛鍊、心情暢快、按時體檢”。希望每位朋友從現在開始愛自己、愛家人,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謝謝。

澳門月刊記者:

秋季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增加,可能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請問,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應該如何預防疾病復發或加重呢?謝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童朝暉:

謝謝您的提問。秋冬季節或者季節變化的時候,我們原有的一些老年患者有一些基礎疾病,比方説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支氣管擴張等,這都是在秋冬季容易加重或者復發的疾病。同時,在這個季節因為天氣寒冷,正如前面所説的,還會容易發生感染,感染反過來又讓他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二者相互影響。在這個季節提醒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季節變化的時候要注意幾點:

第一就是要保持適宜的室內空氣濕度及空氣品質,一般濕度保持在50%-60%比較合適,儘量避免溫差太大和反覆的寒冷空氣刺激。

第二是減少危險因素的暴露,比方説出門要科學合理戴口罩,少到人多的地方,也就是空氣品質不好的,或者説密閉的、人多的地方,像一些商場等。還有一些有基礎疾病的吸煙患者,我們建議這些患者要儘早戒煙,這樣也有利於減少慢性疾病的發作和加重。

第三是要做好疫苗接種,前面也講了不少,按要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等等,這樣也能避免在秋冬季感染上流感等相關疾病而導致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

第四是要堅持長期規範的藥物治療,因為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長期用藥,很多人看病的時候答應得很好,他用一段時間沒有任何症狀之後就停了,他就自主停藥了。哮喘、慢阻肺的病人,都是要求長期用藥的,這個要提醒大家注意。

另外這些患者要做到自我監測,比如相比平時咳嗽是否加重,喘憋是否加重,如果自己感知到咳嗽加重了、喘加重了、爬樓也費勁了,這時候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疾病的加重可能一個是由於沒有規律堅持用藥,第二個在秋冬季,在慢性病的基礎上出現了下呼吸道的感染,會誘發這些慢性疾病的加重。所以要注意自我的監測,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建議大家一旦出現痰量增加、痰性狀改變、咳嗽頻次增加這些情況,可以及時到醫院去就診、去檢查。因為對這些慢性老年患者來講,他存在慢性疾病、年齡大,還是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幾點。

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謝謝,時間關係,最後再提兩個問題,請繼續提問。

紅星新聞記者:

寒露節氣晝夜溫差大,會給高血壓患者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請問平時應該如何監測和管理好自己的血壓,又應該如何調整日常飲食和鍛鍊習慣,來保持血壓穩定?謝謝。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宇輝:

謝謝您的問題。隨著寒露氣節的到來,天氣轉冷、晝夜溫差較大,確實會給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帶來一些健康風險,因為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同時也會使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節在有劇烈的運動或者血壓控制的不達標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血壓的管理上還是要強調,在秋冬季節,血管有生理性的收縮增加,另外還會加深靶器官的損傷,所以要更加強調對降壓的規範和達標。達標就是要根據患者的血壓水準以及心血管風險進行分層之後來進行降壓目標的確定,一般推薦血壓目標為130/80mmHg以下,也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合併靶器官損傷的情況來確定降壓適宜目標。從生活方式上還是要強調健康飲食、規律的運動,以及結合減輕壓力等方式,來輔助藥物的治療,在這期間一定要強調不能夠自行的減藥或停藥,如果有任何的不適或疑問要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宜的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調整。

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最後一個問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想請問仝小林院士。我們關注到很多中老年群體,他們現在被糖尿病所困擾,秋冬季節到來,他們在這個季節應該如何做好養生保健?謝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

謝謝您的提問。糖尿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容易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加上消瘦,中醫叫“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趕上“秋燥”症狀容易加重。所以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血糖高的時候人體就會“燥”。老百姓稱糖尿病為“甜病”,是指血液裏面的糖分多,尿裏面糖分也多,是甜的。針對這個“甜病”,中醫提倡“苦酸治甜”,就是多吃一些苦味、酸味的東西,因為苦是甜的天然對立,像我們吃一些苦的食物像苦瓜、野菜,喝的苦丁茶、苦咖啡,中藥裏面的黃連、苦參、黃芩等都有降糖作用。另外建議多吃酸的東西,酸性的食物有收斂的作用,可以斂氣、斂陰、斂汗,有些糖尿病患者尿多、汗多、睡不好,可以用“斂”的方法,這種收斂主要用酸味的藥物,比如山楂、烏梅、酸棗仁等。

此外可以採用一些非藥物的療法,比如穴位按摩,像魚際穴就是一個很好的穴位,經常揉一揉,可以養陰、清肺、潤燥。另外用桑葉泡茶,可以清熱、降糖。

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謝謝。謝謝以上幾位嘉賓。今天的發佈會,幾位嘉賓為我們介紹了寒露時節的健康知識,還有一些個人的健康習慣,再次感謝各位。後續我們還將就“時令節氣與健康”召開系列的主題發佈會,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鐘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