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習慣可以養肝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這些習慣可以養肝

2024-08-14 17:00

來源:央視科教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聞到煙味就跑、喝酒“坐小孩那桌”……這些習慣可以養肝→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再生”的內臟器官,哪怕被切掉70%也能再生如初。

護好肝臟,是保持全身健康的重要抓手。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習慣,已經在幫你養肝了,只不過你可能還沒意識到。

7個無意識的養肝行為


堅持運動等習慣往往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時間一長,就難以堅持下去。其實有一些小習慣、無意識的行為,不經意間,在幫你保護肝臟。

1聞到煙味就跑

有些人特別討厭煙味,聞到就會迅速躲開,比如,走路時碰到前面的人抽煙,快走兩步走在抽煙者前面,這無形中保護了身體多個器官。

一支煙在燃燒過程中,至少有4000種化學物質生成,其中69種致癌。這些有害物質會影響肝臟脂質代謝,增加“壞”膽固醇,甚至增加肝癌風險。

2精神不受力

從傳統醫學角度看,肝藏血,主情志,在氣血運作和精神情志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容易長結節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點——情緒壓抑。

偶爾焦慮、生氣在所難免,我們要做的是避免負面情緒累積,調整情緒可以試試:

深呼吸、冥想、瑜伽;

聽音樂、唱歌、洗熱水澡、按摩;

養只寵物;

多曬太陽;

多做擴胸運動、拉伸、跑步等;

拋棄一次完美的想法,先用七成時間做到60分,再用剩餘時間慢慢雕琢。

3喝不了酒

有的人就是不愛喝酒,要麼感覺很辣,要麼感覺有一股怪味道。雖然可能被嘲笑“坐小孩那桌”,但對肝臟來説是一種保護。

因為乙醇進入人體需經肝臟代謝,代謝産物乙醛和蛋白質結合後産生的物質,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引發炎症反應。時間一長,甚至引發肝癌。

4到點就困死

有些人天生不擅長熬夜,到點就困得不行,這個習慣對肝臟也很友好。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武楠表示,肝臟通常在晚上11時開始進行代謝和修復工作。中醫也講究睡“子午覺”,即子時(晚上11時~次日淩晨1時)進入睡眠,可使全身氣血歸聚肝膽經,避免內分泌失調。

5每天上秤

有些人每天醒來先測體重,重視體重管理,這個習慣也值得點讚。

體重超標的人,很多都胖在了肚子上,尤其是肝臟、腸道等內臟。肚子隆起,不僅增加脂肪肝風險,若不及時干預,還會拉升肝癌風險。

6愛乾淨

有些人愛乾淨,如果食物長毛了或者放久了,就會果斷扔掉,這個習慣也在保護肝臟。

因為玉米、大豆、花生等食物容易受黃麴霉菌污染,産生具有致癌性的黃麴霉毒素,且無法通過煮、炒、炸等方式破壞,長期攝入易導致肝癌。

7大魚大肉嘗幾口就算了

這類人往往吃不下太多大魚大肉,多是淺嘗輒止,反倒是蔬菜可以吃很多,雖然看起來錯過了不少美味,但肝臟、胰腺等器官都在獲益。

脂肪需要經過肝臟代謝,攝入太多高脂食物易引發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還可能引起慢性炎症。

肝不好,常釋放4個信號

肝臟有500多種生理功能,一旦受損,代謝、解毒、免疫等功能都受影響。生活中,多留意肝臟的4個異常信號。

1皮膚異常

肝臟異常會導致膽道受阻,膽紅素無法順利排泄,易引起黃疸,常表現為眼睛、皮膚、尿液發黃。

2食欲不振

肝臟是分泌膽汁的器官,一旦受損往往導致消化不好,可出現厭食油膩、噁心、嘔吐等現象。

3易疲勞

長期食欲缺乏、消化吸收受阻,易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頭昏耳鳴等跡象。

4齣血

肝臟負責合成人體最重要的4種凝血因子,一旦異常,容易出現牙齦、鼻子出血等症狀。

不同人群的護肝重點

肝臟受損,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針對不同人群容易出現的問題,專家給出如下建議:

01兒童青少年 →防肥胖

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問題愈發突出,使得這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越來越高。

肝功能受損會導致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出現異常,拖累發育,破壞免疫力。生活中督促孩子合理控制體重,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預防脂肪肝發生。

02成年人 →規律作息

成年人工作忙、壓力大,往往讓肝臟“負重前行”。

儘量將入睡時間調整至晚上11時前,給肝臟充足的時間完成代謝、解毒等工作。

積極鍛鍊,每週進行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

儘量少吃高脂食物,適當攝入雞蛋、豆腐、牛奶等高蛋白低熱量食物,糙米、燕麥、蕎麥等雜糧,菠菜、西藍花等綠色蔬菜,黑豆、黑芝麻、黑米等有助養肝補腎的黑色食物。

儘量少喝或不喝酒,及時減重。

03老年人 →注重檢查

部分老年人因控制慢病需長期服用多種藥物,切忌擅自增加藥量或使用護肝藥,謹防藥物性肝損傷。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平時保持心情愉悅,不生悶氣、不過度思慮,每天可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鍛鍊,增強體質。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