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力 “活體鮮貯”煥發“參”機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數字化助力 “活體鮮貯”煥發“參”機

2024-07-23 16:54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主辦的首屆野山參“活體鮮貯”新模式創建暨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在遼寧丹東舉辦。專家表示,用低碳、數字化手段賦能傳統産業,科學用好用活“活體鮮貯”新模式新技術,全産業鏈追溯保障野山參的品質與品質,挖潛千億級野山參産業,打造優質品牌,助力實現野山參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活體鮮貯”賦能野山參産業發展

“活體鮮貯”是指在生態庫中運用數字化倉儲管理模式,實現多年生農林産品全産業鏈生産過程品質控制管理,達到保真保鮮、提質增值的特殊倉儲方式。

野山參是多年生長的貴細藥材。國醫大師孫光榮介紹,號稱“百草之王”的野山參大補元氣,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

根據國家標準,播種後,自然生長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參才能稱為“野山參”。野山參對於生長環境要求高,其營養成分與生長年限、生存環境息息相關。

秀水靈山育珍品。位於遼寧寬甸的天橋溝野山參基地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優質野山參生長創造了適宜的環境。在這裡,密布的電子眼時刻看護著參苗,記錄著它們的生長情況;每年還會有專業機構進行盤點評估,掌握野山參的長勢和數量……這裡生長的就是按照團體標準《野山參活體鮮貯生態庫建設與運營管理規範》打造的“活體鮮貯”試點産品——天橋溝“活體鮮貯”野山參。

參仙源參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成波帶領公司從2006年開始流轉天橋溝60余平方公里的林地種參,發展至今,天橋溝野山參基地種植野山參約5萬畝,野山參存苗量近2億株。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兼中藥材倉儲分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材流通産業發展委員會理事長王春錄介紹,通過“活體鮮貯”模式,可實現多年生農林産品(如野山參等)全産業鏈生産過程品質控制管理。目前,天橋溝“活體鮮貯”野山參可保障5000家直營店的産品供應,通過數字圍欄、北斗定位、實時監控、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程追溯。“此外,‘活體鮮貯’模式,還可將生長過程中的野山參商品化、資産化,實現提前交易,盤活資本。”

于成波表示,野山參“活體鮮貯”是野山參銷售模式的創新,這既有利於種植企業的品牌建設,又有利於消費者利益的保護,更有利於野山參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會長、國際倉儲與物流聯盟秘書長沈紹基指出,野山參“活體鮮貯”是流通業態的一種創新,可在確保野山參鮮活品質的同時,實現消費與投資高度融合,為振興鄉村經濟注入新動能,為野山參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數字化助力流通“破圈突圍”

于成波告訴記者,野山參種植經營投入高、週期長,雖然存量價值大,但現實收入和變現能力並不強。面臨這一發展難題時,他正好遇到了“活體鮮貯”這把“解鎖”的“鑰匙”。

據了解,我國目前推行林長制保護森林資源,禁止商業性採伐,人們不能隨意進山作業。于成波介紹,企業在全封閉環境下種植野山參,堅持做到不干擾、不用藥、不施肥,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現場監控管理。“每一隻鳥飛過我們的參地,相關情況都一目了然,而這些現代化的工具並沒有破壞森林參地的生態,反而維護和保障了野山參的道地性。”

“近幾年,我們運用‘活體鮮貯’數字化管理技術管理野山參,創新倉儲物流模式服務市場和消費者,較好地塑造出了天橋溝‘活體鮮貯’野山參的品牌信譽,使産品保質增值。”于成波説。

沈紹基表示,野山參“活體鮮貯”是中藥材物流鏈向中藥材供應鏈、産業鏈延展的新探索。在他看來,野山參“活體鮮貯”,實現的是多年生長的特殊藥材的全産業鏈的數字化。對已經成熟的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是“活體鮮貯”的前提與根本,也正因為有了數字化技術的保障,才能保護、開發、提升野山參的綜合價值。

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電子商務專家馮維明表示,“活體鮮貯”用低碳、數字化手段賦能傳統産業,實現流量經濟向信用經濟轉變,使傳統産業彎道超車,通過“全程、全面、統一、可持續”的全産業鏈産品品質追溯體系,建立消費信用信心及食用安全保障。

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居表示,野山參“活體鮮貯”既可以通過全産業鏈追溯保障野山參的品質與品質,也可以通過數字化助力野山參流通“破圈突圍”,助力我國中醫藥企業更好地走向世界。

挖潛“活體鮮貯”解鎖更多可能

據了解,中醫素有“藥食同源”之説。藥膳“寓醫于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人參銀耳百合蓮子羹、參苓粥、清蒸人參雞等藥食同源産品,正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孫光榮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提到,藥食同源保健食品是大健康産業中的朝陽産業,也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等國家戰略重點支援的産業。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的落實,中醫藥保健品作為“治未病”的品類,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世海指出,要把握“人參被納入保健食品”這一機遇,堅持道地藥材的高標準傳承,通過“活體鮮貯”新技術的應用,拓寬人參等中藥材産業發展的進階之路。

楊世海表示,要將天橋溝“活體鮮貯”野山參的已有經驗,複製推廣到更廣大有品質、有實力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和企業,共同執行“活體鮮貯”團體標準,助力實現更多中藥材“活體鮮貯”的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未來,藥食同源疊加‘活體鮮貯’,將會解鎖更多可能。”

此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余海洋建議,加強對藥食同源保健食品的科學、系統研究,對藥食同源保健食品進行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完善藥食同源保健食品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