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醫藥文化 激活中醫藥新質生産力
■羅建國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貢獻,為構建全球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為世界文明進步發揮積極作用。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載體,是促進中外人文交流的亮麗“名片”。中醫藥文化內涵豐富和具有重要的新時代價值,能激活中醫藥新質生産力。
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生命觀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認為醫者,健康所繫、生命所托;把人的生命價值看作是醫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把挽救病人生命,看作是醫者的最寶貴財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命觀,稟從熱愛生命、關注生命、珍惜生命的人道主義,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甘願守護億萬民眾的生命健康。生命觀是中醫藥最大的新質生産力。因為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靠生命創造的;一切美好幸福生活,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
二、天人合一、形與神俱的整體觀
中醫藥的整體觀強調從宏觀、自然與社會等多維度研究人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天人合一”體現中醫藥文化重視人與宇宙、自然、社會的關係,認為天地萬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和相應相通的一個整體。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作、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産生影響。在自然體系中,人要主動求得自身的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變化,自覺地採取各種適應自然變化的養生措施,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盡終其天年。“形與神俱”反映在中藥醫文化中生理活動和精神活動的和諧統一,形恃神而立、神須形以存,形神合一體現以神統形的形體和精神相融合的整體。把人的五臟與五體、九竅、五志、五液、五味等聯繫起來,在此基礎上又根據臟腑的表裏關係通過經絡聯繫起來,構成一個整體共同協調地完成人的生命活動和維持人的健康。生命活動受社會影響,人與社會也是相互關聯融合的整體。
三、調整陰陽、維持和諧的平衡觀
中醫用陰陽來説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機,指導養生保健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醫認為人體陰陽之間是相互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轉化、調和,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則健康。《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説明陰陽平衡則人氣血充沛、精力旺盛、形神相保、情志平和、順應環境、脈象和諧,人體生命活動健康有序。《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在內、外因素作用下,人的功能失去動態平衡,出現一方偏衰或偏亢,就會使人的生理功能紊亂而得病。治療疾病就是使失去動態平衡的功能恢復到和諧、平衡的狀態。人無論是飲食起居、精神調攝、自我鍛鍊、藥物作用都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人的衰老,或為陰虛,或為陽虛、或陰陽俱虛。陰虛則陽亢,陽盛則陰虛,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故防治衰老,貴在調和陰陽,維持和諧。而保護健康的根本就是陰陽平衡。
四、三因制宜、精準治療的辨證觀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核心特色,是中醫進行臨床診斷和疾病治療的主要思維模式。張仲景《傷寒論》雲:"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精闢概括了中醫的辨證論治觀。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方式來全面、整體了解病情的診斷全過程,有別於西醫主要採用設備檢查的診斷方法,結合因人(年齡、性別、體質、文化)、因時(時令氣候)、因地(地域環境)的“三因”制宜原則,對病人通過四診所採集的症狀、體徵等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和整體判斷確定病人為某種證候。然後“論治”,就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治則、治法,遣方用藥。具體治療時,採取標本兼治、扶正驅邪、調整陰陽等,既可“同病異治”,也可“異病同治”,緊貼患者具體情況,絕不生搬硬套,墨守成規,真正實現當代西醫的精準治療,提供個性化和更有效的變革性治療,是新質生産力。
五、調治手段、用藥取向的天然觀
中醫藥認為自然規律是療疾養生的重要依據,注重自然療法,根據四季、氣候來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針灸、推拿、拔罐、刮痧和盤龍灸等中醫療法;藥膳、藥酒的食療;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養生;心理養生、怡情養生等情志調治;這一系列人性化的中醫調治手段是天然綠色。
中醫藥特別重視用藥講究天然。《説文解字》“藥,治病草也”,中藥又被稱為中草藥、草本藥。中醫根據季節和産地精選各種動、植、礦物等天然藥進行加工炮製後用。源於天然的中藥材有各自特殊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自然屬性,依據君、臣、佐、使的組方理論來配方,注重發揮天然藥的自然造化之力,從整體上扶正祛邪、調和陰陽、改善體質。現用的艾條、外貼膏藥、小夾板等耗材為天然之物。這都是天然生態綠色低碳。
六、“治未病”、調養結合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強調人要注重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核心體現在“預防為主”的新時代我國衛生方針政策,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金元朱震亨説:“與其治療于有病之後,不如攝養于先病之前。”要通過情志調攝、勞逸適度、調飲食、慎房事、適寒溫、藥膳調養等養生方式以培育正氣,提高抗邪能力,從而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治未病”是中醫學在五千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全面預防觀,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前衛的預防理念,是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最有效手段。
七、簡便廉驗、應用廣泛的為民觀
中醫診斷主要由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資訊資料,不必依賴複雜的儀器檢查。中醫治療有藥物,還有針灸、拔罐、刮痧等幾十種非藥物療法,這些方法簡單不需用貴重器具。中醫的診療手段和診療程式簡單方便好用。中醫治病療效好,無副作用,人人喜愛。中醫療法收費低廉。中醫藥“簡便驗廉”特色優勢真真實現為人民服務,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問題。中醫藥應用廣泛,中醫藥發揮在治未病的主導作用、疾病康復的核心作用、治療重大疾病的協同作用,在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的重要作用。廣泛應用於養生保健、美容養顏、心理調護、養老、健康旅遊、中醫藥健康産品和文化産品開發。中醫藥能全方位服務全人類全生命週期。俄羅斯友人説得好:“中醫藥,全人類都需要!”。
八、起居有常、食療養生的生活觀
中醫藥是一門貼近日常、高度生活化的科學,是最適合融入生活的醫學。《黃帝內經》雲:“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段話高度概括了中醫藥文化全面融入到人的衣食住行、起居養生日常生活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孫思邈《千金要方》:"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強調食療治病,食療能維護身體健康、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中醫生活化是中醫藥發展的一個新舉措,中醫藥融入人們日夜星辰、四季輪迴與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天,嵌入到衣食住行玩生活的每一點,改變人們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創造更健康的生活,更好的生命品質。中醫生活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體驗,能推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傳播、創新發展和國際交流。
上述八觀全面系統闡述了中醫藥文化。弘揚中醫藥文化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健康中國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和國際傳播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彰顯了中醫藥新質生産力。
本文作者:羅建國係湖南省婁底市首批名中醫,三級主任醫師,湖南婁底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