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梓潼:圍繞“三大板塊” 建設中醫藥強縣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四川梓潼:圍繞“三大板塊” 建設中醫藥強縣

2024-06-25 15:23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以來,四川省梓潼縣依託“中藥材之鄉”“中醫之鄉”資源優勢,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四川省中醫藥強縣為契機,圍繞能力提升、融合發展和全鏈發展“三大板塊”,多措並舉,持續發力,取得顯著成效。

加強中醫基礎能力建設

一是推動傳承創新。建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郭天祿傳承工作室,依託許州鎮、觀義鎮2個中醫館和金寶村、馬迎村2個中醫閣,培養本土中醫藥骨幹人才25人,其中2人榮獲“2023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3年度中國基層最美好醫生”稱號。推進中醫強基層“百千萬”行動,規範設置中醫館20個、中醫閣21個,選派縣鄉兩級中醫醫師101名下沉到163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駐點幫扶、到村巡診帶教,診療患者5966人次。組織中醫師資隊伍40余人開展業務知識及治未病健康知識線上線下宣講60余次,開展中醫藥督導檢查40余次,分片區組織中醫適宜技術集中培訓350余人次,均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書。二是加強專科建設。緊扣新一週期“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建設標準,積極申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市級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等各級科研課題,全力打造中醫藥事業發展“梓潼樣板”。組織縣中醫院、縣人民醫院完成治未病等3個中醫重點專科立項,組織許州鎮中心衛生院建設縣域中醫醫療次中心,發揮中心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片區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片區中醫藥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增強群眾對中醫藥健康服務的獲得感。三是提升中醫服務量。在縣級醫院設置中醫科、中藥房、理療室和中醫病房,並在西醫科室設立中醫綜合治療室,拓展中醫藥診療服務範圍。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科、中藥房、理療室和煎藥室,配備針灸治療床、電針儀等中醫診療設備,要求村衛生室基本掌握針灸、中藥敷貼等常用中醫藥服務技術,均用中西醫結合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滿足基層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目前,全縣鄉鎮衛生院中醫藥人員佔比達42.86%,中醫藥服務量佔比50%以上。

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

一是加強醫教融合。與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聯合開展康復康養、現代中醫體驗等校地合作,通過開辦中醫研修班(提高班)、開設中草藥栽培專業等方式,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組織編制《梓潼中醫譜》《郭氏名醫臨症經驗集》、兒童版中醫藥校本教材等,將中醫藥知識科普、中醫藥文化傳承與校園教學、兒童興趣愛好有機融合,構建中醫藥文化傳承新模式。截至目前,組織中醫藥文化進校園15場次,參與師生2000余人次。二是加強醫養融合。組織縣二級以上醫院和20個鄉鎮衛生院與石牛、黎雅等10個敬老院聯合實施醫養結合、社區康復、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中醫藥療法,組織10余名中醫藥專家新推出治未病、白加黑、三伏貼等適宜老年人中藥膏方製劑,引導梓潼佳士老年病醫院加強醫療、保健、托老醫養結合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中醫康養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加強醫旅融合。投資2000萬元在七曲山中醫藥康養風景區建設中醫理療與養生體驗館、中醫藥文化展示館、蒲輔周紀念館等八大功能區,拓展“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創建成果。

加快中醫藥産業全鏈發展

一是建設中藥材生産基地。將中醫藥産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規劃,發展藥農自由散種,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種植,制藥公司、流通企業統一收賣藥材的“公司+基地+農戶”運作模式,鼓勵群眾流轉土地,因地制宜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在16個鄉鎮建立中藥材基地和中藥材産銷合作組織29個,帶動藥農每人平均增收1200元。目前,全縣建成百草園為龍頭的中藥材産業基地5萬多畝,年産中藥材3萬餘噸、産值超4億元,産地初加工率達70%以上。二是打造生物醫藥産業集。用好綿陽生物醫藥産業園,支援華西動藥、一康制藥等企業實施精製飲片、中成藥、藥食同源産品研發應用項目,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建成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提取、生物製劑和生物原液研發等生産線,推動生物提取、飲片加工、中成藥制藥等企業發展壯大。目前,生物醫藥産業園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4家,1~4月生物醫藥産業産值6.8億元。三是拓寬中醫藥銷售渠道。引導中草藥材生産經營企業、中藥飲片與制藥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等市場主體合作,提供中藥材産地加工包裝、品質檢測、儲存養護與運輸配送等一體化服務,依託縣智慧城鄉共同配送物流園打造倉儲物流中心,與京東、順豐等電商和物流平臺合作,共同開發銷售網點、冷鏈運輸網店等新線路,暢通流通渠道,推動中醫藥産品銷往深圳、武漢等城市。

本文作者:楊奎 四川省梓潼縣衛生健康局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