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組方配藥思路 賦能新質生産力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是支撐科技發展的源頭活水和重要戰略高地,具有教育、科技、人才三重屬性的高等學校就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平臺。
山東中醫藥大學結合學校中醫藥智庫優勢,依託高水準科研平臺、高效能管理團隊、高品質科研成果的特色,率先成立中醫藥新質生産力研究中心,運用中醫組方配藥的思路,推動傳統中醫藥産業與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融合,催生中醫藥新産業,探索中醫藥發展新模式,培育中醫藥産業新動能。
開好“引經藥”找準新質生産力發展定位
中醫藥傳統産業在新質生産力發展上如何發力?中醫藥新質生産力研究中心依託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揮引經藥引藥至病所作用,為中醫藥新質生産力研究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確保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中醫藥作為傳統産業,怎樣跟進全國經濟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升級轉換的重要關口,盯緊從傳統産業主導,向新興産業引領邁進的重要關口,融入新質生産力引領的産業升級和重塑中去,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深入探討中醫藥新質生産力內涵,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生産力內涵入手,找準中醫藥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定位;做大做強中醫藥傳統産業,做專做優中醫藥新興産業,做精做亮中醫藥特色産業,為中醫藥新質生産力提供思想引領。
開好“補益藥”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
中醫藥新質生産力如何支撐?2023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促進中醫藥交叉融合創新,學校新成立中醫藥創新研究院、藥物研究院、針灸研究院、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等一批科研機構,投資建設實驗室12.47萬平方米,構築中醫藥高水準科研平臺,發揮補益藥增強活力作用,將中醫藥傳統理論與現代生物科技相結合,推動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
開好“理氣藥”優化各生産要素資源配置
中醫藥新質生産力各生産要素如何優化配置?新的勞動者、新的勞動資料和生産工具、新的勞動對象、新的科學技術等新生産要素的新組合對新質生産力的形成發揮決定性作用,在各種生産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為優化生産要素配置,研究中心整合學校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實驗室管理處、研究生處、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優質管理資源,構建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的高效能管理團隊,發揮理氣藥暢通氣機作用,圍繞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推動有組織科研,建設立足科研團隊支撐學科發展、推動科研平臺建設,構建三位一體建設佈局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學校圍繞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出中醫藥拔尖人才計劃,結合內培外引,加速培養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在山東省高校中率先立項建設19支科研創新團隊和42支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出臺《首批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試行)》《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等管理辦法,實施團隊首席專家負責制、團隊聘用制、團隊考核制和代表性成果評價等系列改革舉措,有組織科研能力持續加強。
開好“通絡藥”推動中醫藥成果轉移轉化
中醫藥新質生産力如何賦能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要靠中醫藥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推動,但暢通科研成果與産業間轉化通道,做好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更加重要。學校成立省中醫藥健康産業技術研究院,整合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和山東省眼病防治研究院醫療資源,發揮通絡藥通經活絡,激發成果轉化潛力,推動中醫藥創新鏈、産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融合。
為了探索建立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醫療單位、企業的創新生態系統,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核準,學校成立山東省中醫藥健康産業技術研究院,專職服務中醫藥科技成果安全高效轉化,助力中醫藥健康産業快速高質發展;學校發揮中醫藥傳承創新優勢,賦能校地校企産業合作發展,與濟南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入開展中醫藥康養、智造、生態、文化、科創五大工程15個項目,進一步深化學校與濟南市在科技研發、人才培養、文化挖掘、産業孵化等方面的合作;賦能新藥和醫療設備産業開發,與濟南市人民政府、澳門科技大學、廣東南粵(集團)共建魯澳中醫藥産業研究院,合作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醫學研究院,科研創新軟硬體條件逐漸成熟,推動中醫藥産業升級發展不斷提升。